水利專家揭關鍵原因 直批鄭州洪水「人為製造」

2021年07月22日時政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7月22日訊】中國河南省會鄭州市遭受暴雨襲擊後全城淹水,居民死傷慘重。官方將災害原因歸咎於所謂「極值暴雨」。然而有水利專家接受外媒採訪時卻指出,這次的暴雨並非「極值」,鄭州的城市發展規劃本身存在缺陷,加上城市排水系統標準太低和小水庫洩洪等因素,導致災難發生。
河南省近日遭遇罕見特大暴雨,多個城市出現內澇。其中,河南省會鄭州市在7月20日發生的嚴重水災更導致市中居民死傷慘重,引發海內外高度關注。
中共官媒大肆宣傳,指稱鄭州這次遭遇的暴雨是所謂千年一遇的「極值暴雨」,是因為雨量太大超過了城市排水系統的負荷,才造成了全城嚴重水淹的情況。
然而,旅居德國的水利專家王維洛博士21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卻直言,其實鄭州20日發生的暴雨「絕對不是中國暴雨的極值」。他指出,中國最大暴雨出現在1963年,發生在邯鄲、邢台和保定;第二次則發生在1975年的河南駐馬店地區,那才是中國暴雨的歷史極值。
當被問到鄭州日前的災情原因是較偏向天災還是人禍時,王維洛直言,「這次水災是鄭州市在自己發展的過程中製造的」。
據王維洛的解釋,當局在設計建造鄭州市時,將這座本身地勢就比較低的城市打造成了一個水鄉,包括河流、濕地,一環一環的相互圍繞。他說:「鄭州的三環就是一條河,再加上南水北調的中線幹渠,當上游的洪水下來的時候,當然全部都往鄭州市中心灌。」
他接著分析指出,按照鄭州市政府公布的城市規劃,到2020年,該市一般地區的排水系統排雨水的能力,僅要求達到「三年一遇」暴雨的標準,而在重點地區也只是「五年一遇」 的標準,這個標準是很低的。實際上,鄭州是個半濕潤半乾旱的地區,平均每年600毫米的降雨,這個降雨量實際上並不少。
王維洛在談到鄭州的所謂「海綿城市」建設時則表示,這次鄭州三天降了600多毫米,這是降在你自己土地上的雨水,「這還不太要緊」,然而鄭州地勢比較低,一旦河南西部的水傾洩下來,「你再有什麼海綿城市,他也是不能(抵禦)的」。
這次鄭州的常莊水庫,因為降雨發生了防汛的嚴峻情況,被迫從7月20日上午開始洩洪。針對水庫洩洪對鄭州造成的影響問題,王維洛指出:水庫要想發揮防洪的作用,要求它的庫容要特別大。但常莊水庫是很小的水庫,下點雨它就滿了,就可能發生危險。而這個時候中共政府就不管下面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怎麼樣,為了確保大壩的安全就要緊急放水,從而形成了「人造的洪水」。
(記者何雅婷報導/責任編輯:林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