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軍力對比 矛盾難解 勝負難分

2021年08月15日軍事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1年08月15日訊】中印邊境暫時降溫,但根源問題未解。雙方在邊境多處存在嚴重爭議,衝突的風險不易消除。中共軍隊可能從未把印度軍隊放在眼裡,最多僅列為次要假想敵,印度則把中共軍隊視為最大對手。中共若對戰印度,並無獲勝把握,又擔心腹背受敵;印度同樣不願冒險。

特殊的歷史和地理環境

按照軍事網站「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的排行,中共綜合軍力列世界第3位;印度列第4位。
1962年,中共大躍進失敗,人為造成的大飢荒餓死數千萬人,毛極力要挽回黨內威望,趁美蘇因古巴導彈危機對峙之際,忽然發動對印戰爭。中共軍隊出動三萬餘人突襲,印度倉促應戰、很快被突破防線,隨後印度反擊又被中共軍隊迂迴切斷後路,再次潰敗。印度參戰兵力約2.2萬人。
古巴導彈危機結束後,中共立刻單方面宣布停火,主動後撤至原控制線。除擔心國際局勢外,中共軍隊應該也遇到了補給困難。此戰後,雙方結下仇怨。如今,高原作戰的運補問題依然存在,雙方有了更多重裝備,空中力量不斷加強,也增添了導彈部署,卻很難在高原達成有效的戰略目標。
假設雙方開戰,很可能陷入山地拉鋸戰、消耗戰,在高原推進或後退數公裡,都難稱勝利,嚴寒狀態下也難以保持。

總體概述

印度現役軍人約145萬,位列世界第2;中共軍隊現役約219萬人。中印人口都有十幾億,兵員充足。印度軍隊徵兵應該比中共軍隊相對容易,士兵更能吃苦。
中國大陸2020年GDP號稱15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2;中共公布軍費約1,800億美元,實際可能2,500億美元。印度軍費預算超過736億,列世界第3位;2020年GDP近32,249億美元,列世界第5位。
中國農業產品需大量進口,大多數工業原料也需進口。印度製造業水平尚不夠發達,主要工業原料需進口,農產品基本自給。
中共軍隊主要武器模仿了前蘇聯/俄羅斯,部分模仿了美歐。印度主要武器依賴俄羅斯,並推動本地化生產,部分從西方、美國採購。
印度軍隊接受俄羅斯、美國訓練,與巴基斯坦大小戰事不斷,印巴曾發生4次大規模戰爭。中共1962年與印度開戰後,1979年對越南開戰。
印度三軍統帥為民選總統,印度軍隊基本實現了專業化管理。中共軍隊仍然是黨衛軍。
雙方若衝突應以陸軍為主,空軍也會參與,海軍大規模接戰的可能性較小,動用核武器的可能性也較小。
中印軍力對比 矛盾難解 勝負難分
2012年1月23日,印度陸軍的T72坦克在新德裡閱兵式彩排期間。(Raveendran/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印軍力對比 矛盾難解 勝負難分
2015年9月3日,中共的99A型坦克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閱兵式上。(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陸軍對比

印度陸軍最龐大,現役超過123萬人,數量世界第一,超過了中共陸軍的92萬人。印度有山地部隊約20萬人,中共西藏軍區山地部隊約3萬人,其它軍區基本沒有山地部隊。中共若徵調更多軍隊,恐難適應高原高寒環境作戰。

一、陸戰武器

印度陸軍有坦克超過4,730輛,主要是俄制的T-90、T-72坦克,印度已引進生產、自主開發。
中共有坦克3,205輛,大部分是96式坦克,少部分為99式坦克。中共坦克數量不及印度,雙方有多少坦克能調往高原難以估計,印度應有更多適於高原作戰的坦克。
印度各類裝甲車輛約10,000輛;中共有更多裝甲車,約35,000輛;高原也將限制裝甲車輛作戰。
印度有拖曳式火炮4,040門,自行火炮100門、火箭發射器374具;中共自行火炮1,970門、拖曳火炮1,234門、火箭發射器2,250套。雙方真正能投入高原的應該是部分輕型火炮。
雙方在高原能使用的重武器應該都有限,更多應是單兵武器的對戰,包括自動槍枝、迫擊炮、肩扛反坦克導彈、火箭彈和無人機等。

二、直升機

印度有阿帕奇攻擊直升機22架,Mix系列攻擊直升機15架,自產攻擊直升機18架。
中共有更多直升機,包括直-10中型攻擊直升機約150架,直-19輕型攻擊直升機約150架,都是俄羅斯或歐洲仿製品。
雙方能在高原山地投入多少直升機難以確認,前蘇聯曾在阿富汗吃過大虧,低速的直升機在高原山地尋找目標不易,卻難防範單兵式防空導彈。

三、地對地導彈

印度與俄羅斯開發、生產了超音速布拉莫斯導彈,至少配屬500枚,射程超過450公裡;印度也自行開發、生產了短程戰術導彈,主要應對中共和巴基斯坦。
中共有至少600枚短程導彈,主要部署在台海,有多少能調往中印邊境不得而知;中程導彈主要瞄準美國艦隊,是否會用於攻擊印度不得而知,尋找有價值目標不易。
中印在邊境高原若大規模衝突,重武器只能有限度使用,單兵大規模集結、突襲也不容易,局部地區勝負的關鍵應該是情報的及時準確性、機動能力、高原適應能力和運補能力。
中印軍力對比 矛盾難解 勝負難分
2019年10月17日,在吉林省長春的開放日期間,中共空軍仿製Su-30的一架殲-16戰鬥機做翻滾表演。(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印軍力對比 矛盾難解 勝負難分
2021年2月3日,一架印度空軍的Su-30MKI 戰鬥機在班加羅爾的印度航展上表演翻滾。(Jewel Samad/AFP via Getty Images)

空中力量對比

中印空軍的較量,主要是俄製戰機與仿俄製戰機的對決。

一、主力戰機

印度從俄羅斯進口了Su-30多用途戰鬥機272架,Mig-29多用途戰鬥機66架,法國的幻象-2000多用途戰鬥機45架;最新訂購了法國的飆風戰鬥機36架,接收至少26架;自行開發的光輝戰鬥機訂購123架,至少接收22架。早期的107架Mig-21即將退役。
中共仿製Su-27的殲-11B,包括俄羅斯原產或散件組裝的Su-27(殲-11A),總計應生產了超過400架;Su-27(殲-11A)約104架應該已經到壽停飛。中共從俄羅斯進口了Su-30約70架,仿製的殲-16可能生產了150架;還有24架進口的Su-35多用途戰鬥機。中共還有更多殲-10戰鬥機。
中共戰機總體數量超過印度,但不可能全部調往中印邊境,印度則可以投入大部分先進戰機。印度有更多靠近邊境的機場,中共的機場相對較遠。雙方爭奪制空權的空戰應十分激烈,很可能最早陷入消耗戰。
雙方俄製戰機的對決中,印度的Su-30至少有俄羅斯原裝發動機的優勢,此外將比較訓練水平和高原適應能力。消耗戰後期,能夠迅速得到戰機補充的一方,應該最終掌控局勢。
中共的殲-10輕型戰鬥機航程有限,應無法對戰Su-30等,可能對戰印度的米格戰機。中共的殲-20戰機公開報導配屬了2個大隊,實際並未量產,不知是否敢於投入作戰,一旦被Su-30擊落,中共的第五代隱形戰機可能就露餡了。

二、攻擊機和轟炸機

印度有英法合制的美洲豹攻擊機120架,專門用於對地打擊;並從以色列採購了176架偵察無人機,以及美國的MQ-9死神無人機。
中共有轟-6轟炸機104架,但難以應對戰鬥機和防空導彈。中共還有一款老式的殲轟-7,能否登上高原是未知數。中共也有自行開發的無人機,實際功能不詳。
中印軍力對比 矛盾難解 勝負難分
2017年8月22日,在莫斯科郊外展示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印度進口了120套,中共僅進口了少量,目前在模仿中。(Alexander Nemenov/AFP via Getty Images)

三、防空系統

印度從俄羅斯進口了S-400防空導彈,射程400公裡,配屬5個旅,每個旅24套發射器,總計120套,數量大幅超過中共購買的數量。
印度與以色列合作的Barak-8中程防空導彈,射程120公裡,配屬5個旅,每個旅40套發射器,總計200套。印度還有更多自產的短程防空導彈,還從美國採購了單兵刺針導彈。
中共從俄羅斯進口的S-300、S-400防空導彈系統僅配屬了幾個營,相應的紅旗系列仿製品數量不詳,除防衛北京和沿海地區外,能調往中印邊界的有限。
印度有更完備的防空系統,中共投入的部分戰機,不但要對付印度空軍,還面臨印度防空導彈的威脅,爭奪制空權的難度更大。
S-400還可以攔截導彈,印度的導彈攔截能力也超過了中共。
中印軍力對比 矛盾難解 勝負難分
印度航母維克拉瑪蒂號。(STR/AFP via Getty Images)

海軍對比

印度從俄羅斯購買了航母1艘,可搭載26架米格-29戰鬥機和10架直升機,自製航母正在海試。
印度有10艘中型驅逐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滿載排水量7400噸,配備32枚巴克拉防空導彈,射程100公裡;16枚布拉莫斯反艦導彈,射程500公裡。3艘德裡級驅逐艦,排水量6,200噸,功能類似。前蘇聯的拉傑普特級驅逐艦4艘,排水量近5,000噸。最新的維沙卡帕特南級驅逐艦(Visakhapatnam-class)新建4艘,3艘已下水。
印度的中小型巡防艦,什瓦利克級3艘,排水量6,200噸,裝備了32枚巴拉克防空導彈、24枚前蘇聯的防空導彈, 8枚俱樂部(或布拉莫斯)反艦導彈;4,000噸左右的導彈巡防艦10艘,小型護衛艦23艘、巡邏艦29艘。
印度從前蘇聯、俄羅斯購買過基洛級改進型潛艇8艘;從德國採購並獲得技術生產了209型潛艇4艘;最新引進了法國和西班牙開發的鮋魚級潛艇技術,服役2艘,在建4艘。印度租用了1艘俄羅斯12,770噸的核動力攻擊型潛艇。
中共海軍投入最多,現有2艘航母,3艘055驅逐艦、1艘075 兩棲攻擊艦、17艘052D驅逐艦,還有更多中小型戰艦。中共主力戰艦還不足以對付美國海軍,無法組建大型艦隊遠征印度洋,不但補給困難,也難以應對印度的拉莫斯反艦導彈。
印度海軍以防衛為主,應該也不會遠征南海,雙方海軍大規模交戰的可能性較低。中共的數艘核動力攻擊潛艇可能深入印度洋,將考驗印度海軍的反潛能力。

核武器對比

印度可能有150~200個核彈頭,烈火4型導彈射程超過4,000公裡,烈火5型射程達到了8,000公裡。印度建造的阿裡漢級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排水量6,600噸,已服役1艘、海試1艘,在建2艘;可搭載4枚K-4導彈,射程3,500公裡,或12枚K-15導彈,射程750公裡。
印度的核武器應主要針對中共和巴基斯坦。中共擁有300~350枚核彈頭和更多彈道導彈,主要針對美國,應不會輕易陷入與印度的核戰爭。印度的核武器是威懾性的,以防止中共的核訛詐,也不會輕易開啟核戰。
中印軍力對比 矛盾難解 勝負難分
6月13日,印度軍隊的車隊裝載著增援部隊和補給品,穿過與中國接壤的佐吉拉山口,該山口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二大危險山口,海拔3,529米。(Yawar Nazir/Getty Images)

結語

中共軍隊可能一直輕視印度軍隊,但印度軍隊的規模、裝備、訓練水平已經大幅改觀。雙方都嚴陣以待,中共軍隊複製1962年式的大規模突襲幾無可能。
若中印在邊境高原作戰,印度有更多山地部隊優勢。
中共空軍戰機更多,卻無法傾巢出動,難以建立空中優勢,也難應付印度的防空系統。中共的導彈調動並非易事,攻擊目標也難確定,不見得勝過印度的地對地導彈。
雙方若開戰,會陷入長久的山地拉鋸戰,中共山地補給線更加漫長,雙方的補給線將成為互相打擊的主要目標之一。雙方在山地戰中都難以全面取勝,即使占據更多山地,也無多大價值。中印之間的戰爭,雙方都難以取得戰略性勝利,短期內的區域性戰果可能也難保持,高寒零下40度時無法進攻、防守,只能撤兵。
印度可投入主要軍力應對中共,中共卻可能面臨腹背受敵。印度估計會獲得美國、西方的援助,包括俄羅斯;中共卻無法擺脫孤立局面,一場持久戰並無益處。避免衝突,是中印雙方的最佳選擇。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