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農:白宮被迫進入中美冷戰

2021年11月22日時政評論
中共點燃了中美冷戰,目前其鼓吹的「新時代」的主要特點就是針對美國的擴軍備戰。而拜登及其白宮團隊不願意承認美中之間進入了新冷戰。但是,最近的拜習視頻會談卻表明,面對中共在冷戰行動方面的「賊喊捉賊」和倒打一耙,白宮不得不開始採用冷戰應對戰略來對付中共,以避免今後的中美冷戰狀態因爆發直接軍事衝突而引發熱戰。

一、冷戰的三個層次和冷戰外交

世界上的第一次冷戰始於上個世紀二戰之後,當時蘇聯在東歐地區通過操縱選舉、顛覆合法政府(比如推翻民選的不親蘇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把莫斯科訓練好的各國共產黨人派回本國控制政府等等手法,不斷擴大其勢力範圍。1947年美國的杜魯門總統接受了幕僚的建議,採取行動遏制、圍堵蘇聯的擴張,他的目的是防止東西方之間爆發戰爭。這些行動意味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和蘇聯集團開始了政治對抗,這就是那場冷戰的開端。
斯大林雖然沒有在歐洲點燃戰爭,卻夥同中共啟動了北朝鮮侵略大韓民國的朝鮮戰爭。這場戰爭雖然最後並未改變朝鮮半島南北分治的格局,卻標誌著冷戰狀態下在歐洲之外的亞洲邊緣地帶,雙方的熱戰成為冷戰較量的一個試驗場。二戰時期美、蘇、中國是盟國,但在朝鮮戰場上昔日的盟國刀兵相見,成了死敵。
從朝鮮戰爭開始,冷戰逐步展現出三個層面:第一,冷戰雙方通過核導彈形成長期、持續的相互核威懾;第二,在冷戰前線,雙方的軍隊長期集結對峙,但因為核武器的存在,雙方保持克制,避免熱戰;第三,在靠近或遠離敵對大國的邊緣地帶,紅色大國經常用各種藉口和手法挑起熱戰,既為了擴大勢力範圍,也為了把對方的軍力拖在那些戰場上,減輕前線地帶的軍事壓力,越南戰爭就是如此。後來尼克松插手中蘇對抗,開始中美和好,也是為了給蘇聯增加中共這個敵人,迫使蘇聯在歐洲和亞洲面臨兩個前線,兩處分兵。
冷戰從來都是用行動來展示的,沒有哪一國會為開啟或參與冷戰發布宣言。所以,判斷冷戰開啟和冷戰升級,不必也不需要看雙方的相關言論,只要觀察現實中的擴軍備戰、擴大海外勢力範圍以及在前線地帶的備戰等等活動,就可以很清楚地發現,是否存在冷戰的苗頭、冷戰對抗的開端或冷戰升級的跡象。
冷戰對抗中的雙方或其中一方,為了避免彼此爆發熱戰或核大戰,會採取一系列外交活動,目的是軟化雙邊關係,建立一套雙方認可的衝突防範協議,或者達成某種形式的共同聲明,相互約束。美蘇冷戰期間,雙方都有大量的外交活動來軟化雙邊關係。外交活動只是冷戰雙方互相展示笑臉的一面;而冷戰雙方冰冷的一面就是,彼此同時加緊擴軍備戰。冷戰外交與常規外交的最根本區別在於,冷戰外交的核心主題非常單純,即如何防範雙方的直接軍事衝突。
美蘇冷戰結束後,世界各國以為,人類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冷戰被封存進歷史檔案了,兩大陣營的對抗從此消失了,地球進入了以發展為主題的和平年代。但是,今天用谷歌搜索冷戰一詞,除了會跳出來關於美蘇冷戰的詞條,同時還有另一個詞條–「第二次冷戰」,這是指中美冷戰。

二、從川普到拜登:中美冷戰消失了?

中美冷戰是中共點燃的,中共點燃中美冷戰的多項行動,都先後在其外宣媒體《多維新聞》上公開刊登過,並非祕密。然而,美國的民主黨喉舌媒體都不報道這些消息。
在中文世界裡,我大概是最早注意到中美冷戰爆發的。去年2月28日我在自由亞洲電台的網站上發表了《中國海軍劍指珍珠港,意欲何為?》;去年4月10日又在同一處發表了《中美對陣中途島》。這兩篇文章介紹了中共海軍艦隊對美國海軍的首次大規模挑釁和威脅行動。5月4日我在該網站上又發表了《中共繼承斯大林式冷戰?》,首次提出中美冷戰可能爆發;去年6月15日在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SBS網站上我發表了《中美新冷戰正式開始了嗎?》,分析了中美冷戰因何發生。去年6月29日我在自由亞洲電台的網站上發表了《中美冷戰進入快車道》,說明了中共宣布用北斗衛星系統對美國實現了精準核打擊的導航支持,代表著中美冷戰已經開啟。去年7月5日我又在《大紀元》網站上發表了《兩大紅色政權的冷戰表演》,對比了中蘇兩國發動冷戰手法的異同;今年6月4日還在上述澳大利亞網站上發表了《中國的南太平洋戰略布局》,揭露中共的南向軍事戰略和在南太平洋多個島國謀劃建立軍事基地的部署。這些文章都匯集在《清漣居》網站上,方便讀者查閱。
從去年中共宣布用北斗衛星系統對美國實現了精準核打擊的導航支持之後,川普總統立即採取了針對中共的全面反制措施。但是,白宮換人之後,拜登似乎在逃避中美冷戰的現實,用彼此是「競爭關係」來模糊化中美冷戰狀態的存在。儘管美國軍方(特別是戰略司令部和海軍)去年年底前後曾密集發布各種警告,說明中共有意核威脅美國,但中美冷戰似乎在拜登公開的對華政策背景材料裡消失了。
如果用上述冷戰的三個層面來衡量,中美冷戰事實上是無可否認的。第一,中共公開展示出對美國的多兵種、多投射工具的遠程核威脅;第二,中共不但宣布要儘快占領台灣,而且在台灣海峽部署兵力,開始了連續、大規模的對台空中偵察和騷擾;第三,中共也試圖控制南海的國際水域,在南太平洋租用多處具有戰略要地意義的島嶼,以建立軍事基地,沿著澳大利亞北方、東北到東方,實施對澳洲的戰略包圍,為建立南太平洋勢力範圍做準備。
拜登不願意麵對中美冷戰這個現實,除了種種現實政治需要之外,也與民主黨的許多政治人物以及很多支持他們的知識分子的意識形態立場有關。他們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反戰運動中都是活躍分子,在那個時期形成的反戰觀念,或許也是今天他們討厭冷戰的原因之一。

三、習近平的「新時代」是針對美國的擴軍備戰時代

從鄧小平到胡錦濤,中共在國際關係方面一直都實行所謂的「韜光養晦」政策。這個基本方針是海灣戰爭時期由鄧小平提出來的原則性意見,主要的意思是對外不要張牙舞爪。1995年時任外交部長錢其琛把這樣的對外戰略概括為「冷靜觀察、沉著應付、穩住陣腳、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簡稱為「韜光養晦,有所作為」,一直沿用到胡錦濤卸任。但習近平最近兩年把這個戰略取消了,中共在國際關係方面的戰略從「韜光養晦」變成了鋒芒畢露、張牙舞爪,矛頭所向直指美國。
中共的戰略目的是,把美軍從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擠走;威脅台灣就是為了奪取第一島鏈,因為奪取了台灣,才能威脅日本和駐日美軍;而中共現在大量部署的飛彈不僅瞄準沖繩的美軍基地,也瞄準第二島鏈關島的美軍基地,而且中共公開在這樣宣傳。中共不只是軍事上試圖把美軍從第一和第二島鏈擠走,它在經濟上也想控制整個西太平洋海區,滿足其經濟方面的資源需求;它試圖通過對外施加各種影響和壓力,用稱霸之爭,為支撐國內經濟提供機會。
2021年1月1日起中共開始執行修訂後的國防法,修改後的國防法特別添加了這樣的條文,「安全和發展利益遭受威脅時」,要進行全國戰爭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這說明,中共已經把經濟需要(即官方所說的「發展利益」)列為實行戰爭總動員的理由,這是個非常危險的信號。這種戰爭藉口讓我們聯想到大日本帝國侵占滿洲、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時用過的戰略。
過去兩年來,為了實施這樣的對外戰略,中共點燃了中美冷戰。中共最近開始鼓吹所謂的走向「新時代」。這個「新時代」新在哪裡?其實,無論是國內政治方面,還是經濟方面,中共都沒有讓民眾看得到希望的地方;這「新時代」其實只新在一個方向上,那就是對外出擊,目標美國。中共外宣官媒《多維新聞》在報道中共最近的歷史決議時表示,這次歷史決議「更多地還是向前看,也就是因應於當前中共所面臨的內外挑戰,進一步凝聚共識,團結力量辦大事」;至於辦什麼大事,這份官媒半含蓄地講,就是要「深刻影響世界歷史進程」。
對這種戰略思維,如果熟悉大日本帝國當年挑起對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的歷史,就會發現,中共此刻的思路與大日本帝國當年的思路非常相似,就連不少做法也是抄大日本帝國的「作業」。這條路線表明,中國人不必再幻想鄧江胡時代的日子了,今後不但會有緊日子,恐怕還有可怕的對外挑起戰爭的日子,中國出現戰時經濟,不是不能想像的未來。

四、中共在中美冷戰中「賊喊捉賊」

中共慣於在國際關係方面倒打一耙,顛倒黑白。從去年以來,中共批評美國時最常用的一個詞就是「冷戰思維」。這個詞是中共最近幾年來經常在外交場合指責美國對華方針的。
最近,在拜登與習近平的視頻會談中,中共再一次玩起了「賊喊捉賊」的把戲。首先,它完全逃避自己點燃中美冷戰的事實,假裝什麼也沒做。在核大國之間處於緊張狀態時,中共用小孩子那種「耍賴」講法,本身就是低能的表現。蘇聯在美蘇冷戰期間從來不做這種低級動作,因為這種動作讓對方藐視;中共卻敢做不敢當,當面抵賴它點燃中美冷戰的事實。
其次,中共還倒打一耙,把中美冷戰狀態之下美國的應對,指責為「玩火」。其中的含義是,它宣布海軍艦隊到中途島演習,「劍指珍珠港」,不是玩火;它宣布南海的國際海域要霸占下來蓋軍事基地,再封鎖起來,也不是玩火;它宣布用北斗衛星系統對美國實現了精準核打擊的導航支持,同樣不是玩火;它研發了可攜帶核彈頭的高超音速武器,仍然不是玩火。但美國作出回應,就是你「玩火」。這是流氓慣用的手法,當年蘇聯在美蘇冷戰中不屑於這樣做。中共真實的意思是,「只許我點火,不許你滅火」。
再次,習近平在會談中表示,「希望美方把不打『新冷戰』表態落到實處」。如果新冷戰根本不存在,為什麼會希望美國不打新冷戰呢?那不是無中生有嗎?如果新冷戰事實上已經存在,那麼,要美國不要把打新冷戰的表態落到實處,意思就是,你講講就算了,不要真做。這等於是公開要求美國像中共一樣,口是心非,說一套做一套。一個大國向冷戰對手提出這種要求,既滑稽又可笑。

五、白宮被迫採用冷戰應對戰略

中共的胡作非為和肆意威脅,讓不願意承認冷戰狀態的拜登不得不開始採用冷戰應對戰略。如果總結一下世界上的第一次冷戰—美蘇冷戰,我們就可以看出,冷戰應對戰略包括三個基本方面。
其一,雙方對彼此處於冷戰狀態的認知,不一定是宣布進入冷戰狀態,而是表現為雙方是否公開視對方為冷戰對手。而彼此對冷戰狀態的認知,更大程度上是用行動表達出來的。
其二,雙方是否認為,彼此可能發生衝突;同時,是否有一方、或者雙方,已經有了衝突防範意識,並且把雙邊關係中最重要的部分確定為衝突防範。
其三,如果有一方確認,未來可能發生軍事衝突,那首要之務便是,避免冷戰狀態因爆發直接軍事衝突而引發熱戰。由於雙方都是核大國,如果直接發生熱戰,其可能的後果是引發核戰,導致雙方都毀滅於核衝突。
從這次拜習會談的內容來看,美中雙方是否認為彼此可能發生衝突呢?雙方是否有衝突防範意識,並且把雙邊關係中最重要的部分確定為衝突防範呢?在這方面,美方的信號明確得不能再明確了。美方在會談中反覆強調,要設立防止衝突發生的護欄;這個說法的意思是明確警告中共,如果你不顧美國的反覆警告和善意的衝突防範建議,後果將非常嚴重。
實際上,在這次會談中,美方採用的正是冷戰應對式互動。如果雙方不是處在不斷升級的冷戰狀態,以致於局勢變得越來越危險,而且可能失控,美國就不需要把防止衝突作為會談的首要任務,而且占用了會談的大部分時間。為了避免雙方爆發衝突,必須要進行一系列外交活動,根本目的是軟化雙邊關係,並且最好是建立一套雙方認可的衝突防範協議或者某種形式的共同聲明。美蘇冷戰期間,雙方都有大量的外交活動和雙邊協議來防範衝突。
當然,外交活動只是冷戰雙方互相展示笑臉的一面,光憑笑臉外交是不可能終止冷戰狀態的;冷戰雙方的另外一面就是,各自通過加緊擴軍備戰來提升軍力,讓對方不可能在萬一爆發的軍事衝突中傷害到自己。擴軍備戰的目的並非主動進攻對方,而是有效的自衛。
如果用冷戰框架來看待此刻和今後的美中關係,可以說,這次美中會談裡,美方完全是按照冷戰雙方的互動規律來安排討論的;而且,會談的結果是把美中關係釘死在冷戰框架中了。雙方雖然口頭上在講空話、漂亮話,誰也不提新冷戰,但實際上卻處處防著對方動手,同時又各自擴軍備戰,這就是地地道道的新冷戰模式。中共是冷戰新手,美國這個冷戰老手面對中共那一套磨刀霍霍、「賊喊捉賊」、倒打一耙的手法,不得不採用了冷戰應對戰略。
美中關係從此正式進入了冷戰狀態;在這種狀態下,除非有一方實力不支,否則就沒有「退出」機制;而經貿關係只能附屬於冷戰格局,但絕不可能左右冷戰格局。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