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對習近平民企座談會的三點解讀

2025年02月20日時政評論
2月17日,中共召開了民營企業座談會,習近平會上大談「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雲雲。此舉,外界大多解讀為中國經濟衰退、中美關稅戰再起背景下,當局要提振民企信心。這層用意當然有,但並非僅此而已。本文另作三點解讀。

其一,欲顯示習近平施政正確、地位穩固

2018年11月,習近平上台六年後第一次親自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當時,中美關稅戰初起,中國經濟下行,社會上也流傳「民企退場論」 ,中共壓力極大;習近平親自上陣,稱「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提出了6個方面政策舉措。習其實比較被動。
這次座談會規格高,三名政治局常委汪洋(政協主席)、王滬寧(負責中央書記處)、韓正(第一副總理)參加。但是,主管經濟的李克強卻缺席。這表明當時國務院總理還有一點實權,習未能完全控制李。
2025年2月的民企座談會,則由王滬寧主持,習是出席、「發表重要講話」。講話的調子又高又空,完全沒有提及支持民企的具體政策措施。最重要的一點,這次國務院總理李強也來出席。與7年前相比,習近平這次顯得大權獨攬,高高在上。

其二,宣示經濟大佬們已都被「整服」了

各界都關注到馬雲出席了這次座談會。其實,馬雲之參加,並不是說當局在向馬雲、向民營企業界討好、示好,相反,是在宣示當局已經徹底「整服」了這幫經濟大佬。2015年股災,被稱為「經濟政變」。次年,習近平就提出建立新型政商關係,一些經濟大鱷死的死、抓的抓,跑的跑。馬雲不甘心,「退而不休」,2020年外灘金融峰會炮轟中共金融監管,馬上就被整治,螞蟻金服上市前夕被突然叫停。此後幾年,風向驟變,一幫互聯網大佬退居幕後。
據說,這些人的政治影響力都被清空了。《人民日報》的評論說得很直白,沒有馬雲的時代,只有時代中的馬雲;還針對馬雲搞互聯網社區團購,說「世界科技的星辰大海很廣闊,不要老盯著大媽的白菜了」。在種種壓力壓力下,經濟大佬們都跟著中共的指揮棒轉了,去搞什麼「轉型升級」、「科技創新」。
馬雲這次能與會,在某種意義上,是獎賞阿裡巴巴的人工智能有成績。例如,阿裡雲通義千問旗艦版模型Qwen2.5-Max在近期發布的全球大模型盲測榜單中排名第七,成為非推理類的中國大模型冠軍。又如,蘋果中國AI布局,最終牽手阿裡。阿裡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在迪拜舉辦的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會上證實,蘋果已選擇阿裡巴巴作為其在中國市場的本地化合作夥伴,旨在優化其手機服務。
即便如此,官媒在報道這次座談會時,也沒提及馬雲。事實上,習近平的講話,如「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胸懷報國志、一心謀發展、守法善經營、先富促共富」等等,與其說是激勵,不如說更多的是敲打。

其三,向美國示威

這些年中國科技企業有所成長,被中共用作向美國叫板的資本。舉例而言,在中共的暗中操控下,中國的AI大模型DeepSeek突然爆火,對美國股市造成重大衝擊,導致幾家科技公司股價一時蒸發合計超過萬億美元,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一股虛驕之火,使中共最高層腦袋再次發燒,以為「彎道超車」、「換道超車」取得重大突破,可以跟美國扳一扳手腕了。而這次座談會的「主力軍」,是科技領域的民營企業家,包括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汽車、芯片、網絡安全等等,都是中美較量的重點領域。從某種角度講,這次座談會是習近平在點將,在向美國示威。
另一方面,川普再主白宮,大招迭出,要重塑美國和改造國際秩序,震撼美國和世界。中共研判,川普的改造力度太大,會造成美國和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彈,川普能不能控制住局勢還在兩可之間。因此,中共的策略,跟美國先打起來,邊打邊看,打了再談,邊打邊談,適機調整。例如,中共以強硬姿態,與美國開打關稅戰,目的就是乘機給美國添亂,自己好渾水摸魚。

結語

從這次召開的民企座談會的情況看,「戰狼」還是中共當局的基本形象。雖然機關算盡,卻誤判了形勢。這裡僅提三點。第一,蔡奇詭異缺席民企座談會,顯示中共最高層黑幕重重,習近平的真實地位仍令外界存疑。第二,DeepSeek的爆火,令更多國家更加關注信息安全,紛紛封殺DeepSeek。第三,中美整體科技實力的差距,不是靠幾個公司、幾個產品就能抹殺的,這反而會刺激美國的技術禁運更加嚴格。總之,這次民企座談會,更多暴露了中共當局的愚蠢和僵死。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