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七十二回是「廣成子三謁碧遊宮」,他去見通天教主,這裡面牽扯相當深刻的「因果」關係,是交織在一起的。
其實在任何一個環節上,我們說迴避一下,可能很多事情就不一樣了,但,不是那麼回事!因為當廣成子去了碧遊宮之後,就促成了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和老子直接面對面了。
廣成子是元始天尊的大弟子,十二金門當中的首位。廣成子在處理事情上,我感覺有欠缺之處,從他收了殷郊就有「欠缺」……
也就是:在這一次一定境界中,這些仙界更替轉換的緣由所在,都是相輔相成的,那裡面就包括元始天尊自己的成分(因為元始天尊直接插手處理這些事)——廣成子作為弟子的話,他也搆不著,因為那是師父安排的。所以是「一環套一環」往上疊著走。裡面蘊含了一些生命的道理。
詩曰:
三叩玄關禮大仙,貝宮珠闕自天然。
翔鸞對舞瑤階下,馴鹿呦遊碧檻前。
無限干戈從此肇,若多誅戮自今先。
周家旺氣承新命,又有西方正覺緣。
「無限干戈從此肇」——是廣成子惹起來的(干戈),結果就造成截教滿盤的殺戮,最後把截教滅了。
應該通天教主的境界不輸給元始天尊跟老子,但後來,元始天尊跟老子一起向通天教主動手,在他境界以下的生命,全都被清洗了。
這詩前四句,講出了碧遊宮和元始天尊的功底;後四句,講出了這一場大淨化、大清洗。元始天尊某些弟子後來都歸了佛家。其他像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的座騎,都是從通天教主大弟子那兒轉來的。
火靈聖母逆天 追殺洪錦夫妻與姜子牙
話說龍吉公主被火靈聖母一劍砍傷胸膛,大叫一聲,撥轉馬望西北逃走。火靈聖母追趕有六七十裡方回。這一陣,洪錦折兵一萬有餘。胡升大喜,迎接火靈聖母進關。只見龍吉公主乃蕊宮仙子,今墮凡塵也不免遭此一劍之厄。夫妻帶傷而逃,至六七十裡,方纔收集敗殘人馬立住營寨。忙取丹藥敷搽,一時即愈。忙作文書申姜元帥,求援兵。
且說差官非一日至子牙大營。子牙正坐,忽報:「洪錦遣官,轅門等令。」
子牙命:「令來。」
差官進營叩頭,呈上文書。子牙展開,書曰:
「奉命東征佳夢關副將洪錦頓首百拜!奉書謹啟大元戎麾下:末將以樗櫟之才,謬叨重任,日夜祗懼,恐有不克負荷,有傷元帥之明。自分兵抵關之日,屢獲全勝,因獲逆命守關裨將胡雷,擅用妖術,被末將妻用法斬之,豈意彼師火靈聖母欲圖報仇,自恃道術,末將初會戰時,不知深淺,誤中他火龍兵衝來,勢不可解,大折一陣,乞元帥速發援兵,以解倒懸,非比尋常可以緩視之也!謹此上書,不勝翹望之至!」
龍吉公主,其實當初她是滅火的。所以這是滿有趣的!她本來是可以滅火,結果打了她一個措手不及,從而被火靈聖母給傷了。我以為這裡都包括了「一還一報」的成分在其中。
話說子牙看罷,大驚:「這事非我自去不可!」隨吩咐李靖:「暫署大營事務,候我親去走一遭。爾等不可違吾節制,亦不可與汜水關會兵,緊守營寨,毋得妄動,以挫軍威。違者定按軍法!等我回來,再取此關。」李靖領令。
子牙隨帶韋護、哪吒,調三千人馬,離了汜水關,一路上滾滾征塵,重重殺氣。非止一日,來到佳夢關安營,不見洪錦的行營。子牙陞帳坐下。半晌,洪錦打聽子牙兵來,夫妻方移營至轅門聽令。子牙把洪錦令入中軍。夫妻上帳請罪,備言失機折軍之事。
子牙曰:「身為大將,受命遠征,須當見機而作,如何造次進兵,致有此一場大敗!」
洪錦啟曰:「起先俱得全功,不意一道姑名曰『火靈聖母』,有一塊金霞,方圓有十餘丈罩住他,末將看不見他,他反看得見我;又有三千火龍兵,似一座火焰山一擁而來,勢不可當,軍士見者先走,故此失機。」
子牙聽罷,心下甚是疑惑:「此又是左道之術。」正思量破敵之計。
且說火靈聖母在關內連日打探洪錦,不見抵關,只見這一日,報馬報入城來。
報:「姜子牙親提兵至此。」
火靈聖母曰:「今日姜尚自來,也不負我下山一場。我必親會他,方纔甘心。」別了胡升,忙上金眼駝,暗帶火龍兵出關,至大營前,坐名要子牙答話。
報馬報入中軍:「稟元帥:火靈聖母坐名請元帥答話。」
子牙便帶了眾將佐,點砲出營。
火靈聖母大呼,曰:「來者可是姜子牙麼?」
子牙答曰:「道友,不才便是!道友你既在道門,便知天命。今紂惡貫盈天,人共怒,天下諸侯大會孟津,觀政於商,你何得助紂為虐?逆天行事!獨不思得罪於天耶!況吾非一己之私,奉玉虛符命,以恭行天之罰,道友又何必逆天,強為之哉!不若聽吾之言,倒戈納降,吾亦體上天好生之仁,決不肯糜爛其民也!」
修行的人,不在人中的得失看問題,不在七情六慾中、不在利益中,只在天意中。不能順其天意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逆天意而為之,就有麻煩。
火靈聖母笑曰:「你不過仗那一番惑世誣民之談,愚昧下民。料你不過一釣叟,貪功網利,鼓弄愚民,以為己功,怎敢言應天、順人之舉!且你有多大道行?自恃其能哉!」催開金眼駝,仗劍來取。
火靈聖母埋汰姜子牙是個「釣叟」。這話一講出來,就是一個利益之人。你別看她是個修行人,但,她在利益中。
子牙手中劍火速來迎。左有哪吒,登開風火輪,使開火尖鎗,劈胸就刺。韋護持降魔杵,棹步飛騰。三人戰住聖母。
正是:大蟒逞威噴紫霧,蛟龍奮勇吐光輝。
火靈聖母那裡經得起三人惡戰,鎗杵環攻,抽身回走,用劍挑開淡黃袱,金霞冠放出金光,約有十餘丈遠近。子牙看不見火靈聖母,聖母提劍把子牙前胸一劍,子牙又無鎧甲抵攩,竟砍開皮肉,血濺衣襟,撥轉四不像望西逃走。
火靈聖母大呼,曰:「姜子牙!今番難逃此厄也!」
三千火龍兵一齊在火光中吶喊,只見大轅門金蛇亂攪,圍子內個個遭殃。火焰沖於霄漢,赤光燒盡旌旗。一會家,副將不能顧主將。
正是:刀砍屍骸滿地,火燒人嗅難聞。
廣成子奉玉虛命 救子牙殺火靈聖母
且言火靈聖母趕子牙,又趕至無躲無閃之處,前走的一似猛弩離弦,後趕的好似飛雲掣電。子牙一來年紀高大,劍傷又疼,被火靈聖母把金眼駝趕到至緊至急之處,不得相離。子牙正在危迫之間,又被火靈聖母取出一個混元鎚望子牙背上打來,正中子牙後心,翻觔斗跌下四不像去了。
火靈聖母下了金眼駝,來取子牙首級。只聽得一人作歌而來。
歌曰:
一徑松竹籬扉,兩葉煙霞窗戶。
三卷黃庭,四季花開處。
新詩信手書,丹爐自己糊。
垂綸菱浦,散步溪山處。
坐向蒲團,調動離龍虎。
功夫披塵,遠世途。
狂呼嘯傲,兔和烏。
這樣的詩歌出來,就代表唸詩的人他的境界。這就像我們說的:「不是寫稿寫出來的。」當他作歌而來的時候,就是他當時的境界(他當時生命所在的位置)。能聽懂的,你跟他差不多,聽不懂的,就聽不懂。
為什麼十二金門往往都以作歌的概念出現?
他們在參與、協助他們師父的整個過程中,就是他們境界昇華、展現的過程,和生命歸位的過程。(應該是)
話說火靈聖母方去取子牙首級,只見廣成子作歌而至。火靈聖母認得是廣成子,大呼曰:「廣成子!你不該來!」
廣成子曰:「吾奉玉虛符命,在此等你多時矣!」
這句話一說,就在理了。也就是說:洪錦遇到麻煩是理所應當的;胡雷被龍吉公主殺了,也是命裡註定、理所應當。所有這些都沒逃出元始天尊的手心。元始天尊就知道最終他(們)要到這兒來。
到這兒,幹嘛不早出手?不行!得讓姜子牙遭這一難。
所以遇見麻煩,你別覺得是麻煩,有些事兒,那命裡註定就是這麼走過來的。《封神演義》一再講天命、天命。姜子牙遇到麻煩,同樣是天命。
廣成子的這一句話就把洪錦前面所有的故事,包括胡升的反反覆覆都給道盡了。所以,你別看那是問題,不是問題。最大問題就是:你能否順其天象?
所以,身在其中的人,你自個兒別找麻煩、別出麼蛾子、別張嘴。舉個例子 :你看什麼時候楊戩在那兒瞎插嘴?沒有!
火靈聖母大怒,仗劍砍來。這一個輕移道步,那一個急轉麻鞋,劍來劍架,劍鋒斜刺一團花。劍去劍迎,腦後千團寒霧滾。火靈聖母把金霞冠現出金光來,他不知廣成子內穿著「掃霞衣」,將金霞冠的金光一掃全無。
火靈聖母大怒,曰:「敢破吾法寶,怎肯干休!」氣嘑嘑的仗劍來砍,惡恨恨的火焰飛騰,復來戰廣成子。廣成子已是犯戒之仙,他如今還存什麼念頭!忙取番天印祭在空中。
「廣成子已是犯戒之仙」,什麼意思?——動殺戒——他(廣成子)就是來幹這事兒,來殺神仙,是來幹這活兒的。這是天命。
原來一直想不清「犯殺戒」是為什麼?其實就是:隨著他們的師父下到凡間,把這事辦了。
正是:聖母若逢番天印,道行千年付水流。
話說廣成子將番天印祭起在空中,落將下來,火靈聖母那裡躲得及?正中頂門,可憐!打的腦漿迸出——一靈也往封神臺去了。
廣成子收了番天印,將火靈聖母的「金霞冠」也收了,忙下山坡,澗中取了水,葫蘆中取了丹藥,扶起子牙,把頭放在膝上,把丹藥灌入子牙口中,下了十二重樓。
有一個時辰,子牙睜開二目,見廣成子,子牙曰:「若非道兄相救,姜尚必無再生之理。」
廣成子曰:「吾奉師命,在此等候多時。你該有此厄。」
把子牙扶上四不像,廣成子曰:「子牙前途保重!」
子牙深謝廣成子:「難為道兄救吾殘喘,銘刻難忘!」
廣成子曰:「我如今去碧遊宮繳金霞冠去。」
碧遊宮,就是他(廣成子)的師叔通天教主所在。
廣成子去了碧遊宮,就招出了更多的麻煩。
申公豹再攔子牙 懼留孫綑至麒麟崖
子牙別了廣成子,回佳夢關來。正行之際,忽然一陣風來,甚是利害,只見摧林拔樹,攪海翻江。子牙曰:「好怪!此風如同虎至一般!」話未了時,果然見申公豹跨虎而來。子牙曰:「狹路相逢這惡人,如何是好?也罷!我躲了他罷!」
子牙把四不像一兜,欲隱於茂林之中,不意申公豹先看見了子牙,申公豹大呼,曰:「姜子牙!你不必躲,我已看見你了!」
這裡面就有故事。它是一環套一環的!
惹起故事的是胡雷,胡雷的哥哥胡升說咱們獻了官就完了,胡雷不幹,結果被龍吉公主殺了,殺完之後就惹起了這些故事。可以說是因果關係,但是,它裡面同時又包含著一種必然性。因為申公豹出現了!
凡是跟申公豹搭上話的全都出事了。唯一一個跟申公豹說上話沒出事的就是南極仙翁,而且南極仙翁是罵他的,罵他是孽障。反過來,土行孫、殷郊、殷洪都是被申公豹給說反的。所以申公豹是一個Test(測試)。他對所有的神仙是一個考驗:當他去說服你的時候,你是否被他說服、被他誘惑?!
我這麼講,是因為這裡面有一個互為因果的故事:
姜子牙遇到的麻煩幾乎都是申公豹找來的,而申公豹找來的麻煩,反過來又是姜子牙在整個過程中,他必須過的關、難。而那些被申公豹找來的那些人,在過程中本來可以沒有他們的事情,他們卻經不住申公豹的遊說,被他說動了。
說動了,他們就出手去做了這件事情。而那些神仙,特別是截教,都知道通天教主立的規矩,那申公豹可以把他們說服到不顧自己師父的規矩,從而出手,給自己帶來了麻煩!
也就是講,申公豹的出手,與其說給姜子牙帶來了麻煩,使他的師兄弟們開了殺戒,你也可以說:使得整個仙界出現了大淨化,從新排位。申公豹還立了大功呢!
難言對、錯,但是,申公豹自己生命品質又給定格在那兒了——他就是這麼個生命(極其邪惡的),逆天意而為之的。而這一份的逆天意,卻是一種淘汰的過程,使得元始天尊的弟子在這個過程中得以淨化,去掉自己的業。所以這完全都是相輔相成的。
子牙只得強打精神,上前稽首。子牙曰:「賢弟那裡來?」
申公豹笑曰:「特來會你姜子牙。你今日也還同南極仙翁在一處不好!如今一般,也有單自一個。 撞著我,料你今日不能脫吾之手!」
當年姜子牙從元始天尊那兒拿到封神榜,下山時碰上了申公豹,十多年過去了,申公豹還記得這茬事。當然,天上方一日,地下已千年,但是表現出來的是申公豹的妒嫉、狹隘、凶狠、邪惡。所以他一上來就說:「那天你跟南極仙翁在一起,我整不了你,今天就你一個,我不整死你噢!」
子牙曰:「兄弟,我與你無仇,你何事這等惱我?」
申公豹曰:「你不記得在崑崙,你倚南極仙翁之勢,全無好眼相看,先叫你,你只是不睬;後又同南極仙翁辱我,又叫白鶴童兒銜我的頭去,指望害我。這是殺人冤讎,還說沒有!你今日金臺拜將,要伐罪弔民,只怕你不能兵進五關,先當死於此地也!」把寶劍照子牙砍來。
申公豹用自己狹隘的心態去揣測,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現實的環境中,很多事情不是絕大多數人想的那樣,而絕大多數人大多都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去思考。申公豹是仙,但是他表現出來的是惡的,他一切從惡的角度去思考。
惡是什麼?是保護自己。當初是南極仙翁要殺申公豹,但是南極仙翁先得問姜子牙是否同意,因為南極仙翁知道這是他們兩人的過節。那從大的道理來講,南極仙翁是可以出手的,因為當時姜子牙捧著封神榜,申公豹要搶封神榜!那不成!
姜子牙悟性不夠,拿著封神榜去跟申公豹打賭,說:「你腦袋真的拿回來安上,我就把封神榜給你。」那就是姜子牙最大的麻煩。
明明是南極仙翁要殺申公豹,姜子牙說:「師兄得慈悲,不能殺師弟。」結果反過來這師弟說:「是你姜子牙要殺我。」全然不管為什麼白鶴童子把他腦袋叼走,卻又叼回來——並沒有另外一種力量去阻止(叼回來)。
這時候,在姜子牙拜帥之後將要進五關的時候,申公豹又找上他來了。這是半程——前半程姜子牙他守西岐,後半程開始東進——申公豹又找他麻煩——好像申公豹找姜子牙三下,這是第二下。
子牙手中劍架住,曰:「兄弟,你真乃薄惡之人。我與你同一師尊門下,抵足四十年,何無一點情意!及至我上崑崙,你將幻術愚我,那時南極仙翁叫白鶴童兒難你,是我再三解釋,你倒不思量報本,反以為仇,你真是無情無義之人也!」
所以這是「一還一報」,姜子牙自己講情義!他就是輸在這句話上:
(當初在崑崙山上)申公豹叫姜子牙,等叫到第三聲,申公豹說:「你成宰相了,你不理我了!這四十年,一點情意都沒有。」這句話「將了」姜子牙,他回頭了。現在,姜子牙用這句話:「抵足四十年,何無一點情意!」又還回去了!
所以姜子牙為什麼修不成?大家就明白了:命裡註定的。他沒招,根本逃不出去。
申公豹大怒:「你二人商議害我,今又巧語花言,希圖饒你。」說未了,又是一劍。
你看:「姜子牙、南極仙翁他們兩人要害你申公豹,當時就害死你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但是,申公豹生命所帶的就是恨,一個身陷在羨慕、妒嫉、恨的人,不會在任何正常的道義上去思考,他只會宣洩自己的憤怒——他是神仙,他也是如此!我覺得這對今天所有的朋友是個借鑑、是個思考。
子牙大怒:「申公豹!吾讓你,非是怕你,恐後人言我姜子牙不存仁義,也與你一般。你如何欺我太甚!」將手中劍來戰申公豹。
大抵子牙傷痕纔愈,如何敵得過申公豹!只見子牙前心牽扯後心疼痛,撥轉四不像,望東就走。申公豹虎踏風雲,趕來甚緊。
正是子牙:方纔脫卻天羅難,又撞冤家地網來。
話言申公豹趕上子牙,打一「開天珠」來,正中子牙後心。子牙坐不住四不像,滾下鞍鞽。申公豹方下虎來欲害子牙,不防山坡下坐著夾龍山飛龍洞懼留孫道人,他也是奉玉虛之命在此等侯申公豹的,乃大呼,曰:「申公豹少待無禮!我在此!我在此!」連叫兩聲。
這意味著現在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命裡註定的。
廣成子的出現,是命裡註定,他在那兒等著——火靈聖母追姜子牙至;懼留孫的出現,同樣是命裡註定。所以換個角度講,申公豹想加害姜子牙,也是姜子牙命裡註定。
無論元始天尊如何在乎姜子牙,但是姜子牙遇的難,他必須遇到。元始天尊知道申公豹去難為他,也不能提前把申公豹給做了。廢了申公豹,「東進」就做不成了。所以一定要有惡的因素在其中。
希望朋友們理解,因為在真正生命的相互關聯中,正、負是並生的,不是想像中把什麼事情幹「好」了,然後我再做其它事情,不是!很多都是並生的,你不能去掉一方。去掉一方,那方也沒了。你去了手心,手背也沒了(沒有依託了),所以你想去掉手心,只留手背,不可能!
人間沒有完美存在,都是陰、陽相對應在一起的——其實這裡講的是這麼個道理。
申公豹的存在,會使得姜子牙成功。而姜子牙在人間真正的名望,是在他的磨難中積累。與此同時,也是其他那些人修行所必須經歷的故事。不是在人的利益角度說「把申公豹殺了」就完了——能殺,也不能殺;能殺,這時候也殺不了。就像土行孫似的。當時姜子牙要殺掉土行孫,懼留孫把他留下——得把他那段婚姻給做完囉!
所以這麼去理解,人就不會在得失中遇到懊喪、懊悔、沒希望、不知如何是好——會起著平衡內心的作用。而如果是真正的修行人,他就不在其中,他知道一來一去不過如此。姜子牙做不到對申公豹「無所謂」,而元始天尊可以做到,所以祂不會出手殺掉申公豹。如果出手殺掉申公豹,全都「廢了」——沒有申公豹,祂們做不成,包括懼留孫都修不成。
所以,在「生命角度」看問題,是完美的。生命角度看問題是在時間之上(時間是流動的),能把時間把握在自己手裡面,所以你自己會走出一個完美的循環過程。在利益上看問題,就會斷掉自己的未來,因為你要「在這兒解決掉」。殺掉申公豹比什麼都好使——那不就都解決了嗎?一解決,全完了。
申公豹回頭看見懼留孫,吃了一驚。他知道懼留孫利害,自思:「不好!」便欲抽身上虎而走。
懼留孫笑曰:「不要走!」手中急祭綑仙繩,將申公豹綑了。
懼留孫吩咐黃巾力士曰:「與我拿至麒麟崖去,等吾來發落。」
黃巾力士領法旨去訖。
「黃巾力士」,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講了。所有的寶貝都配著自己的黃巾力士。
且說懼留孫下山,挽扶子牙,靠石倚松,少坐片時,又取粒丹藥服之,方纔復舊。
子牙曰:「多感道兄救我!傷痕未好,又打了一珠,也是吾七死三災之厄耳!」
子牙辭了懼留孫,上了四不像,回佳夢關。不表。
申公豹發誓 不知出口有願
且說懼留孫縱金光法往玉虛宮來,行至麒麟崖,見黃巾力士等候。懼留孫行至宮門前,少時,見一對長旛,一對提爐,兩行羽扇分開。怎見得元始天尊出玉虛宮光景?
不是白鶴童子出來,是元始天尊自己出了玉虛宮。涵義是:懼留孫所做的一切,是元始天尊交代做的,所以元始天尊完全知道。
有詩為證:
鴻蒙初判有聲名,煉得先天聚五行。
頂上三花朝北闕,胸中五氣透南溟。
群仙隊裡稱元始,玄妙門庭話本生。
漫道香花隨輦轂,滄桑萬劫壽同庚。
這詩是形容元始天尊。我覺得不好說明。我們就大概理解那個意思:
宇宙世界剛剛成形的時候,他(元始天尊)並生了。我以為,他是在無形之外(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他造的)。三花、五氣,這是講述他的境界……我能理解的是「超越五行之外」。
「頂上三花朝北闕」指元始天尊的高度。「南溟」一般是指南海,海洋的意思,其實是指最深處的地方。應該是一種上、下(層)的描繪,用了道家修行人特殊的詞彙: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這是我的理解。我個人覺得不太好說(解釋)。
元始,是道家的稱呼;天尊,是佛家的。「玄妙門庭話本生」是指元始天尊他的境界。他的境界已經超越佛家跟道家的分門、分派;境界高到足以跨越佛、道兩家。
一劫,二十億年。萬劫,是指他元始天尊生命之久遠,指他的不生不死。「庚」在這裡講的是時間——壽同庚——他與時間同在。也就是:他沒有時間(定數限制)。
其實這裡「滄桑萬劫壽同庚」講述的是「七的定數」。所以說「庚子年」經常出事。
滿有趣的:今年是庚子年。
庚,位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第七個。「七」作為人、生命的「定數」,所以元始天尊他就萬劫不死(壽同庚)——他沒有生、沒有死……
話說懼留孫見掌教師尊出玉虛宮來,俯伏道旁,口稱:「老師萬壽!」
元始天尊曰:「好了!你們也撥開雲霧,不久返本還元。」
這就講述姜子牙金臺一拜將,所有的「定數」不再改變了。這事過去了。
因為懼留孫是元始天尊十二金門當中的一個,所以這裡是說給他弟子的:「你們也撥開了雲霧,你們的麻煩結束,不久返本還元。」——你們在「黃河陣」丟掉的一切,你們將重新回復,而這回復的一切,遠遠勝過你們當初所擁有的。
因為在破「黃河陣」時,已經廢掉他們所有的功夫嘛!他們只有一個「縱地金光法」——其實是廢掉他們的境界。
懼留孫曰:「奉老師法旨,將申公豹拿至麒麟崖,聽候發落。」
元始聽說,來至麒麟崖,見申公豹捉在那裡。
元始曰:「業障!姜尚與你何仇?你邀三山五嶽人去伐西岐!今日天數皆完,你還在中途害他,若不是我預為之計,幾乎被你害了。如今封神一切事體要他與我代理,應合佐周。你如今只要害他,使武王不能前進。」命黃巾力士:「揭起麒麟崖,將這業障壓在此間,待姜尚封過神再放他!」
雖然作為姜子牙,他有七死三災——三十六路人馬討伐他,缺一路都少不了——但是,作為申公豹,他就不應該這麼做!但是他做了!是因為命裡註定。
命裡註定,這不是廢話,意思是:每個人趕上什麼事情,都是在一個更大的循環中所固定、命裡註定的,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定數」。
這裡在形容元始天尊的年齡「滄桑萬劫壽同庚」,用的是「七的定數」。反襯過來:「沉默是金,智者無語。」多說無益!
真正懂得生命的人都不說話,來的一切、遇到的一切,都是與他相關的。人中說的利益得失,那是人中講的,修行的人根本不在其中。來的事情沒有好或不好,所有來的事情都是好的。自己的師尊就教誨過:遇到的什麼事情都是好事(不是原話)。這是生命境界中,你昇華過程中「一切的臺階」。
師尊的教誨,我以為那是自己的師尊慈悲,照顧弟子悟性差,說:「你把它當成好事。」因為悟性差,他脫不了人的想法,所以只能當成是好事,這事才能「好辦點兒」,當成不好的事,不是不好辦嗎?他悟性太差嘛!師父慈悲,這麼勸自己的弟子,希望能夠在修煉上有所成功。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就知道,人不在人中、人不在得失中、不在「因為、所以」中,就像元始天尊「壽同庚」,那就是永生了。這麼講吧!元始天尊就是時間本身(有這種涵義)。因為在這個層面上跟他有關,這層境界中都跟他直接相關。
可是那後面,還有一些事還得過,還得去破「萬仙陣」,為什麼叫「天數皆完」?
天數皆完,就是:定下來了,改不了了,動不了了。
姜子牙拜帥前,是可以改的,在他七死三災還沒有發生之前是可以改、可以動的。但是,因為姜子牙在人中拜帥了(天數皆完),就改不了了。十絕陣,燃燈道人一開始看的,絕對是對的(因定數在),但是在破陣過程中「改了」——沒有定數了!
有朋友說:「那有啥意思?」
現在大瘟疫出來了,神出手了,那(天數皆完)「天滅中共」改不了了,沒機會了。我說的是這個意思。
二零一九年,我說:「萬劫不復,在劫難逃。」到二零二零年又說:「天滅中共,在劫難逃。」——到點,就完了。你問我怎麼想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只能說:不知道!我找不著別的詞去形容。
二零一九年的「萬劫不復」是機會,香港人在二零二零年的時候喊出「天滅中共」,大批的香港人得救了。我相信,稍為有點生命認知的人能夠理解:萬劫不復,是生;在劫難逃,是滅。
萬事定了(商紂滅,周武興),姜子牙拜帥拜完就定了。
看官:元始天尊豈不知道要此人收聚「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位正神,故假此難他,恐他又起波瀾耳!
其實這是元始天尊在整治申公豹。有申公豹,才有封神榜上三百六十五個正神。
封神榜上的三百六十五個「正神」是反話,是「三界之內」的三百六十五個神,其實是「地神」來的。
封神臺上第一層,東、南、西、北、中各站立二十五、二十五、二十五人……第二層,三百六十五面大紅旗,其實是這個(三界的「五行」之理)……
如果朋友能理解我說的意思,其實很多事兒都通了。現在發生的事,沒有你不知道的,真的……你可以使自己的境界不在得、失中。身居茅廬,決勝於千裡之外,其實不在人的境界中。
所以書裡給說破了:沒有申公豹,這事就弄不成。所以申公豹在這其中是最主要的角色,他扮演一個極其惡的角色,以相生相剋的道理從而淨化了與人相關的神仙界,同時又把那三百六十五個神找齊了。所以都在元始天尊的掌控中,實際是元始天尊具體自己操作這件事情。
黃巾力士來拿申公豹,要壓在崖下。申公豹口稱:「冤枉!」
元始曰:「你明明的要害姜尚,何言冤枉?也罷!我如今把你壓了,你說我偏向姜尚。你如再阻姜尚,你發一個誓來。」
元始天尊知道申公豹他會喊冤,為什麼知道?因為這個生命就是狡辯的生命,造的就是這麼塊東西,他一定會狡辯,跟他師父他也狡辯。他一狡辯,元始天尊就說:「你給我發個誓來。」(就成為了「藉口」)
在整個《封神演義》中只有三個人發過誓,殷郊、殷洪、申公豹——全給廢了!都是他們跟師父發誓的。換句話說:「讓他發誓,他早晚必廢。」
人弄不成也一定要弄成的時候,才去發誓。有著貪婪、有著利益、有著極其不純淨的心在其中。他的師父逼他發誓,這實際是元始天尊知道「一切都不改了」,他申公豹沒機會了,但他也註定要去幹什麼,所以藉他的口,廢掉他,又完成這件事情。
有朋友說:「元始天尊太不慈悲了,對自己弟子這樣!?」
申公豹就是幹這個來的!很多朋友看得懂的話,非常有借鑑之處。申公豹沒找外人,全是他的師兄弟。
申公豹發一個誓願,只當口頭言語,不知出口有願。
公豹曰:「弟子如再要使仙家阻擋姜尚,弟子將身子塞了北海眼!」
所以申公豹歹毒,用誓約作為欺騙的藉口。今天的共產黨人全是這,用誠信作為欺騙的藉口,包括他們要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都是這。沒有人相信這話是真的,習近平自己也不信,向他發誓的也不信,誰都不信,但都發誓——就是惡的生命。
元始曰:「是了!放他去罷!」
申公豹脫了此厄而去,懼留孫也拜辭去了。
廣成子謁通天教主 繳回金霞冠
七十二回「廣成子三謁碧遊」。這七十二回、七十二變、七十二候,「七十二」確實成為轉折點——書中都是這麼排的。七十二回,核心人物是申公豹。申公豹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可是牽扯了兩邊(闡教、截教),這邊牽扯到自己的師父,那邊牽扯到自己的師叔(就是通天教主)。而申公豹卻反過來把師叔的這一門都給毀了,原因是羨慕、妒忌、恨。是因為他們不夠水平。
也就是說:元始天尊的門下起正、負兩方面的作用。
可能從某種程度上,元始天尊承擔著一個「修正者」角色,主持這一次在一定層面的仙界重新修正的一份責任。在這份責任當中,要出現一個考驗者。其實申公豹就相當於一個考驗者,他起著正、負的作用。
申公豹他去遊說通天教主的人,使得通天教主的人義膽充心。其實所謂的「義膽」,都是羨慕、妒忌、恨。他的內心完全是從「人之初性本惡」的念頭去講的。
姜子牙一再說:「我一直給你說情,一直給你說情。」姜子牙這話說得也不咋地,把南極仙翁給賣了,就變得南極仙翁要殺申公豹……
姜子牙就是一個出賣者。你就能體會出:話出來,就傷人。
你什麼樣的話只要一說出來,在這個境界OK,在下一個境界就一定是惡的。那你姜子牙那麼說,可不就變成南極仙翁執意要殺掉申公豹!我覺得這個道理很簡單,擱誰都可以那麼想到。
所以這裡面有趣的就是:元始天尊主持了這件事情,而在他的門人裡面,出現了一個申公豹,這申公豹,卻成為了兩邊眾多弟子的關鍵因素。他對自己的門下,起著一個正面淨化修行的過程。而通天教主這一門,也都是被申公豹找來的,都毀在裡頭。所以他申公豹扮演正、反兩面。
闡教的師兄弟,誰也不能去找申公豹的麻煩。誰都沒跟他說話。只有懼留孫跟他說話,是元始天尊讓他去的,所以懼留孫把他給綑了。
在一開始的時候,南極仙翁跟申公豹打過照面,而南極仙翁是給了姜子牙機會。這一門中所有跟申公豹說話的,從姜子牙開始,全出事!我覺得,朋友們!這是值得借鑑的。
而通天教主的人毀在其中,都是因為違背他們師父的約束,都有了「欺師滅族」之嫌。他們自己的愛、恨、情、仇,他們自己理解的東西,超過了他們師父對他們的約束:「不要離開洞門、自己的家。」
但是他們為了這一門派的榮譽(這是他們的藉口),不接受闡教這一派(元始天尊這一派)的欺辱,他們出來為自己的門派來爭得門面,從而出事。通天教主裡面所有的人都是以這個為藉口,維護本門派的尊嚴,所以逆天意。這也是值得今天凡是在宗教信仰、修煉有所認識的朋友思考。只是一份思考。
如果你說《封神演義》是「開玩笑」!但它能說出三花聚頂,它能列出五氣朝元,你今天問問,在北京城裡那些練武術的,你問問中南海替習近平在那兒呼風喚雨的人,他懂不懂?他能懂多少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封神演義》可以寫出來。
如果是妖怪的話,說不明白的。我不開玩笑。原因就是他沒有三花聚頂,他沒有五氣朝元,他怎麼能說出來?所以這是我覺得很有趣的。
且說廣成子打死了火靈聖母,逕往碧遊宮來。這個原是截教教主所居之地。廣成子來至宮前。
為什麼是廣成子去碧遊宮,去送金霞冠?
老子跟元始天尊他們都是通天教主的師哥。廣成子把對方(火靈聖母)打死了,他乾脆把這東西(金霞冠)送到自己的師父元始天尊那兒算嘍……「我不知道該怎麼跟師叔交代」——低頭就完了嘛!我以為師父不會責怪他。
我們沒見過作為晚輩的,你把師叔的弟子給打死了,然後拿著他們的寶貝去找師叔去了?!
我覺得,有點欠缺。
在《封神演義》中被沒收的寶貝,就是「金跤剪」。老子出手把金跤剪給收了,收完,老子給拿走了,沒用。那「混元金斗」也是老子給收了,然後讓黃金力士給送到玉虛宮,給了元始天尊了。
另外一個就是燃燈道人。燃燈道人把趙公明的二十四顆定海珠給收走了。二十四顆定海珠有說是趙公明偷來的,原來是佛家的東西,我記得咱們講過。二十四顆定海珠是不是通天教主給了趙公明?好像沒有。所以燃燈道人拿過來之後據為己有,他也沒送回到碧遊宮去。
這些都是一些問題,這個問題就放在這兒,就說明他們自己在境界中出現的衝突,有他們處理問題的局限性。
好所在!怎見得?有賦為證。
賦曰:
煙霞凝瑞靄,日月吐祥光。
老柏青青與山嵐,似秋水長天一色。
野卉緋緋同朝霞,如碧桃丹杏齊芳。
彩色盤旋,盡是道德光華飛紫霧。
香菸縹緲,皆從先天無極吐清芬。
「香菸縹緲」,講述氛圍、境界。「先天無極」,是指與我們看到的這個營造的三界「同在」。
仙桃仙果,顆顆恍若金丹。
綠楊綠柳,條條渾如玉線。
這裡講的桃也好,果也好,花也好,楊柳也好,其實不是我們人間看到的這些……我們人間有柳樹,到那兒也有柳樹,可是人間這個柳樹跟那個柳樹兩回事。
一層一層的法,營造一層一層的世界,同樣東西是這麼對應的。反過來,你能夠體會到人的珍貴(編註:珍貴處在於人界與神界可對應上)。
時聞黃鶴鳴皋,每見青鸞翔舞。
紅塵絕跡,無非是仙子仙童來往。
玉戶常關,不許那凡夫俗女閒窺。
通天教主他的境界那麼高,他周圍的一切跟我們人周圍好的一個氛圍是等同的。他那兒有桃,你這兒有桃,但是呢?他們桃兒輩長得不太一樣,原因就是桃也有境界。其實可以用這個詞「桃也有境界」。
反過來就說明一個最關鍵的問題:人是神造的,對吧!「人生於寅、禽生於寅、獸生於寅」,這大地的一切在產生的過程中都是上、下對應(同在),就像我們說的「一方水土一方人」,我現在能理解到這個非常關鍵,因為就在詮釋著一個人為什麼進入宗教、信仰。
對應的就是這樣一層一層的身體;一層一層的生命。你自己順著這道理能上去。
誰幫著你上去?師父。
你的師父幫你上去。那你就得聽師父的。所以,當你聽師父的過程中出了岔子——「我琢磨琢磨……師父是這麼說?」——你這一琢磨,就出岔子。這條路本來是直的,一出岔子,拐彎的!其實是這樣。
我個人覺得挺簡單——師父讓你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為什麼。你問「為什麼」,其實是「自我」。師父告訴你為什麼,你也沒聽懂。就像這兒說的「仙桃仙果,顆顆恍若金丹」。師父說桃跟果是金丹,你說師父開玩笑吧!我剛才咬了三口桃,挺酸的!
這瞎了!這肯定瞎了。你家裡的桃有酸的,你師父那個桃卻 不一樣,你說:「一樣,我眼前就是桃。」我以為很多人在宗教中,他理解不好,最後變成「退化」,是這問題。他以為懂了,他一點都沒懂。因為他不夠那個境界,他根本就沒懂。
他說:「我手裡拿桃,我怎沒懂?師父剛才講的就是桃!」
你這個桃跟那個桃,兩回事。師父講的那個桃,那是在仙界,你這個桃是在這兒。這個桃已經、已經退化到不知道跌落到多深的一個環境中!
從這個故事就看到我們自己,當人們托生成人的時候「極其珍貴」,因為這一個層面是神認可的層面,但「極其麻煩」,容易被焊死在這兒。當你以為自己懂的時候,就焊死在這兒,出事兒了!都是自己「理解、以為」是什麼。就跟姜子牙一樣,過不去,然後就出事。
「紅塵絕跡」、「玉戶常關」,其實是你跨越不了,你手裡拿那個桃,跟通天教主那個桃,兩回事——切斷——你想把這桃拿進去,拿不進去。
正是:無上至尊行樂地,其中妙境少人知。
話說廣成子來至碧遊宮外,站立多時。裡邊開講道德玉文。
碧遊宮裡邊,通天教主在講法。
比較有趣的:為什麼叫「道德玉文」?
通天教主在裡面講道德,在講經、講法,在教誨著他的弟子,在給他裡面聽經的這些弟子們開講壇。
元始天尊不開講壇了,不再講法了,所以讓他弟子上外面去,等著開殺戒。而通天教主開講壇,是因為他要把他的弟子圈裡頭,不要下紅塵去惹事——那邊幹他們的活,你們別去。
而講「道德玉文」,反過來,是因為他的弟子在道德本身上欠火侯。其實有這種對應。
少時,有一童子出來。廣成子曰:「那童子,煩你通報一聲,宮外有廣成子求見老爺。」
童兒進宮,至九龍沉香輦下,稟曰:「啟老爺:外有廣成子來至宮外,不敢擅入,請法旨定奪。」
通天教主曰:「著他進來。」
廣成子進至裡邊,倒身下拜:「弟子願師叔萬壽無疆!」
通天教主曰:「廣成子,你今日至此,有何事見我?」
廣成子將金霞冠獻上:「弟子啟師叔:今有姜尚東征,兵至佳夢關,此是武王應天、順人,弔民伐罪,紂惡貫盈,理當剿滅。不意師叔教下門人火靈聖母仗此金霞冠,前來阻逆大兵,擅行殺害生靈,糜爛士卒。頭一陣,劍傷洪錦併龍吉公主;第二陣,又傷姜尚幾乎喪命。弟子奉師尊之命下山再三勸慰,彼仍恃寶行兇,欲傷弟子,弟子不得已用番天印,不意打中頂門,已絕生命。弟子特將金霞冠繳上碧遊宮,請師叔法旨。」
很有趣!通天教主為什麼不知道這事,還要問他(廣成子)?書裡面沒有解釋通天教主「明知故問」?我個人覺得就是:通天教主本身也自在麻煩中,所以就不知道。按道理,他應該知道。
被打死的火靈聖母是通天教主的徒孫那一輩,通天教主和他們差著輩——多寶道人(編註:通天教主門下四大弟子之一 )是火靈聖母的師父。我就沒明白,那寶貝(金霞冠)是通天教主給的寶貝?
……所以怎麼說都是「廣成子沒必要來」!
廣成子是元始天尊十二門徒當中的大弟子,他應該把金霞冠轉給自己的師父就行,沒必要上那兒。當然,除非是他的師父元始天尊囑咐他來的,因為,他講了「弟子奉師尊之命下山……」除非元始天尊跟廣成子說:「你把這個東西(金霞冠)給你師叔。」如果元始天尊沒交待的話,這事兒就是廣成子惹的麻煩。
那當然,也可能你會說:「濤哥你想多了。」
也可能是我想多了……
我能理解的:「你為什麼要找麻煩?」修煉人就是減少麻煩,對不對?所以我才說:這個麻煩是因為那頭元始天尊讓他廣成子來的,如果是這頭他自己拿著東西去給師叔,就把這一輩弟子給拴上了!麻煩就上來了。
所以也就是講:廣成子一出現,引出了「萬仙陣」!也對,因為就得這麼來。
裡面透顯出的故事:看誰能守住命、守住天意,這第一個;第二個,誰能管住自己。
修煉人就一定要管住自己,管住自己的這張嘴。管住自己,意思就是「不要按自己以為的東西」做事情,這是最關鍵的。你很少見到二郎神這麼做,二郎神很少惹事。當然他輩分低。輩分低是另外一回事。
通天教主曰:「吾三教共議封神,其中有忠臣義士上榜者;有不成仙道而成神道者,各有深淺厚薄,彼此緣分,故神有尊卑,死有先後,吾教下也有許多。此是天數,非同小可,況有彌封,只至死後方知端的。
這段就講出了「封神榜上」是誰了。「忠臣義士」上榜者,這是人。對於他們來講,其實是個很好的歸屬。「有不成仙道而成神道者」——修不成仙的,被擋——修不成的,就擱在這兒(封神榜上)。
「彼此緣分」其實就是來處。他修不成,可每個生命(深、淺、厚、薄)各有歸處。所以不能在人的這一面去討理由。人的這層是最低的,當你去討理由的時候其實是犯了上了,跟你自己生命都對立了。
「智者無語」的原因就在這兒了!「沉默是金」——語言除了麻煩就是麻煩。連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都比語言高多了;都比我們說的話高多了。
通天教主知道他自己的門下也有很多(上榜者)。這就是天定!沒辦法。對於任何一個生命本人來講他不知道(上封神榜),只有死了才知道因由。慘就慘在這裡!所以才說要能忍住。
大家要小心!時間是個神。就像我們剛才講的,姜子牙金臺一拜將,一切「定好了」,扭臉上面就找了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出面了。這個時候,出現的變化是:元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准提道人、接引道人他們之間出現了對壘。也就是說:淨化的層面升高了。
這話說得都不尊重,因為無論怎麼樣,用人嘴不能去描繪元始天尊這一層。我們就當小說聽,因為這是小說,他寫到這兒囉!
所以在七十二回這兒是個坎。《封神演義》連回數都有意思。大家記得在姜子牙金臺拜將時:拜將臺第一層,東、西、南、北、中,各站二十五人,對吧!「二十五」我跟大家解釋了,是金、木、水、火、土(乘以)東、西、南、北、中。
第二層,站三百六十五人,是(對應)三百六十五天;封的神是三百六十五位。但是控制著一切的是七十二候,是第三層——頂天了——那「八九之功」就是頂天了。
那到七十二回的時候,就頂天了,下面這事兒都定下來。結果,誰該出面了?
通天教主跟元始天尊這一層出面。
我希望朋友能理解,我個人覺得這個有點高。大家要能理解這意思的話,你就看到《封神演義》講出一層一層:時間是個神,定數是絕對的。一、三、五、七、九,相當絕對,佛家裡有四、八、十二,太絕對了。是營造人們能知道這天、地、宇宙的一切。
就像「庚子年」,六十年一圈。庚,是天乾的第七個,子,是十二地支當中的第一個。那地支又對應黃道十二宮。轉一圈,六十,一個甲子。
所以,誰要革命、要幹嘛,都沒用的——甚至是一種淘汰的過程。
就像元始天尊說:申公豹,你發誓。那傻小子!趕快發誓……然後呢?因為終歸他辦了錯事,把這些神仙都毀了,他必須承擔。但他就這麼個生命,他的使命就是來毀的、毀了他自己。
他修了幾千年!這個生命,為什麼是這樣的?
人不配知道!
所以,為什麼真正修行的人對人世間出現的一切,他很平靜的。他知道那東西太薄了。
你要知道,通天教主這一些都明白。最後,他還捲進去了!一層、一層捲進去……
廣成子!你與姜尚說,他有打神鞭,如有我教下門人阻他者,任憑他打。前日我有諭貼在宮外,諸弟子各宜緊守,他若不聽教訓的,是自取咎,與姜尚無干。廣成子去罷!」
所以通天教主講得很坦白、很直接:「我已經立下規矩,如果面對規矩,他們不聽我師父的,那廣成子你打神鞭打就打死了。」這裡面既表白了通天教主的公正(這是公正,因為廣成子是晚輩,而且通天教主秉承了三教共意識時定的規矩),同時,通天教主也表白:他的門下弟子太多不聽他的。
他的弟子如果聽他的,他不用寫那個諭。我們沒聽說玉虛宮貼這些諭吧?我們沒聽到元始天尊的弟子被自己的師尊這麼教誨——有一個:申公豹;被告誡過的人就是姜子牙!所以這兩人都修不成。其他沒有。
所以你聽到通天教主這麼說,同樣也表明他知道他的弟子修不成。他知道他弟子有麻煩,包括他自己的原因在其中。所以不容易、不容易。
龜靈聖母現本形 乃是個大烏龜
廣成子出了碧遊宮,正行,只見諸大弟子在旁聽見掌教師尊吩咐:「凡吾教下弟子不遵訓誨,任憑他打。」眾弟子心下甚是不服,俱在宮外等他。就是這問題。師父訓斥、告訴你了,師父講的,你做弟子的有什麼不服氣?
所以這種因果,就是生命的本質決定一切。就像我們通常說的:人壞了,全都完了。任何一個境界「壞了」就是不符合這一層面。他就麻煩。
旁邊有最不忿的是金靈聖母。當時聖母對眾言曰:「火靈聖母是多寶道人門下,廣成子打死了他,就是打我等一樣。他還來繳金霞冠!明明是欺衊吾教!我等師尊又不察其事,反吩咐任他打,是明明欺吾等無人物也!」
說這話,就完了——除了羨慕、妒嫉、恨,還是羨慕、妒嫉、恨。
火靈聖母是多寶道人的門下(是通天教主的徒孫),廣成子和通天教主差著輩,廣成子也沒交待是元始天尊讓他來的,所以他真的不該來。人家的寶貝雖是寶貝,那你給自己的師父就完了。
那反過來:是因為這個門派的弟子整個都是羨慕、妒嫉、恨!連自己的師父說的話他們都提出質疑,剛剛邊上的弟子就提出質疑。可是,之前他們的師父正在給他們講法:「道德玉文」。其實,這是指(碧遊宮弟子)不能恪守這一個層面生命所應該遵守的東西,他們不去約束自己。
金靈聖母的這番話非常挑撥離間。那金靈聖母對自己的師父是這態度,說師父是糊塗蟲,沒看明白,得跟師父講清楚。我以為很多宗教裡去亂解釋神講的話,就有這成分在其中。這是我個人理解的。
有些人說:濤哥!你看看這個、那個。我說:「別看!咱也看不懂……」其實我能理解的就這個。
彼時惱了龜靈聖母,大呼曰:「豈有此理!他打死火靈聖母,還來繳金霞冠!待吾去拿了廣成子,以洩吾等之恨!」
龜靈聖母仗劍趕來,大呼:「廣成子不要走!我來了!」
廣成子站住,見他來的勢局不同,廣成子陪笑迎來,問曰:「道兄有何吩咐?」
龜靈聖母曰:「你把吾教門人打死,還到此處來賣精神,分明是欺衊吾教,顯你等豪強,情殊可恨!不要走!吾與火靈聖母報仇!」仗劍砍來。
龜靈聖母的境界沒到那份兒上。假如說:廣成子懂規矩,那火靈聖母不懂規矩。廣成子進來碧遊宮也跪下說:「對不起師叔,我打死火靈聖母了,我沒辦法,這寶貝是師叔的,可不是我的,我誰也不敢給,我只能給師叔。」這是懂事的,懂順其天意。但,你得讓人「聽明白」(麻煩就在這兒)。
廣成子將手中劍架住,言曰:「道友差矣!你的師尊共立封神榜,豈是我等欺他?是他自取也!是天數該然,與我何咎?道友言替他報仇,真是不諳事體!」
龜靈聖母大怒,曰:「還敢以言語支吾!」不由分說,又是一劍。
廣成子正色言曰:「我以禮諭你,你還是如此,終不然我怕你不成?縱是吾師長,也只好讓你兩劍。」
我不知道廣成子為什麼叫龜靈聖母「師長」?第一個,可能是龜靈聖母比他大;第二個,終歸這是通天教主(師叔)的地盤,同為師兄弟——他是另外一支的,不同支派。
龜靈聖母又是一劍。廣成子大怒,麵皮通紅,仗寶劍相還。兩家未及數合,廣成子祭番天印打來。
廣成子他不應該祭寶貝。到底為什麼他這麼做?那是自己的師叔的家啊!?你用番天印去打!無論多不在理,兩人用劍就這樣你來我往,打得精疲力盡,你也別用寶貝。
大家聽懂我說的意思?這裡面,有原因的。廣成子惹來的麻煩,我們只能說「命該如此」。所以很多人在過程中去講理由、講究竟,我覺得沒必要。因為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
龜靈聖母見此印打下來,招架不住,忙現原身,乃是個大烏龜。昔倉頡造字而有龜文羽翼之形,就是那時節得道的修成人形,原是一個母烏龜,故此稱為「聖母」。
所有被稱為「聖母」的,可能都是動物來的。龜靈聖母之所以這麼做;金靈聖母這麼去挑撥,就是:生命的本來「沒有善」。只有人的生命本來是「人之初性本善」,其它動物,不是。
倉頡造字,是跟這些東西配著來的。「人生於寅、禽生於寅、獸生於寅」——禽、獸為人而存在。很多東西,它既有靈氣,同時又對應了「服務人」的概念,所以文字當時落在了龜背上。
「龜靈聖母……昔倉頡造字而有龜文羽翼之形,就是那時節得道的修成人形。」換句話說:龜能修成人形的原由,跟倉頡給人造字相關。同樣,透顯出:人的珍貴。
通天教主革龜靈聖母出碧遊宮
彼時金靈聖母、多寶道人見龜靈聖母現了原身,各人面上俱覺慚愧之極,甚是追悔。裡面關鍵的問題就是:所有動物,都忌諱自己被打出原形!他們無論多大本事,都是以人身為珍貴。獲得人身,對於他們來講,是至關重要的。現出了原形,是非常丟面子的。
反過來,今天我們透過這樣的故事,從中能體會出來:每一個人的珍貴。
只見虯首仙、烏雲仙、金光仙、金牙仙大呼:「廣成子!你欺吾教,不是這等!」數人發怒,一齊仗劍趕來。
那就丟面子了!剛才他們都在通天教主碧遊宮裡面聽師父講法,一看大師姊給打成這樣了——露原形——多丟人呢!所以就不幹了。
廣成子自思:「吾在他家裡,身入重地。自古道:單絲不成線,反為不美。」廣成子又見他們重重圍來。「不若還奔碧遊宮,見他師尊,自然解釋。」乃不等通報,逕自投臺下來。
這就是咱說的:廣成子不該用那寶貝。他又知道:在人家那裡,哪能用那寶貝呢!當他用那寶貝的時候,他就應該知道會出麻煩。他是能戰勝對方,但是會有麻煩。
通天教主曰:「廣成子,你又來有甚話說?」
廣成子跪而啟曰:「師叔吩咐,弟子領命下山,不知師叔門人龜靈聖母同許多門人來為火靈聖母復仇。弟子無門可入,特來見師叔金容,求為開釋!」
「開釋」的意思就是說:得讓我下山。
這就表明了這裡面是有原由的。外面自己弟子跟他幹起來了,那通天教主這麼大的法力又何嘗不知道?!
通天教主命水火童兒把龜靈聖母叫來。少時,龜靈聖母至法臺下行禮,口稱:「弟子在。」
通天教主曰:「你為何去趕廣成子?」
龜靈聖母曰:「廣成子將吾教下門人打死,反上宮來獻金霞冠,分明是欺衊吾教!」
通天教主曰:「吾為掌教之主,反不如你等?此是她不守我諭言,自取其禍,大抵俱是天數,我豈不知?廣成子把金霞冠繳來,正是尊吾法旨,不敢擅用吾寶。爾等仍是狼心野性,不守我清規,大是可惡!將龜靈聖母革出宮外,不許入宮聽講!」
問題都出來了。
通天教主知道,他也解釋了廣成子為什麼把金霞冠交來——「遵吾法旨」。就是說:當初在立封神榜的時候就有類似的規矩,如果出了這種事情,做弟子的應該怎麼做。
所以通天教主懂得廣成子這麼做是對的,但是,祂的弟子都不聽祂的。
那為什麼祂的弟子多話?
不是「人」來的。
一切的原因,出自生命的根本——通天教主門下沒有「人之初,性本善」的根本,所以就不讓龜靈聖母聽法了。聽講道德律經當然好,但是生命本性改不了。龜靈聖母雖修得了人身,卻不能像人那樣「性本善」。
遂將龜靈聖母革出。兩旁惱了許多弟子,私相怨曰:「今為廣成子,反把自家門弟子輕辱,師尊如何這樣偏心?」大家具不忿,盡出門來。
通天教主犯了錯誤,就是他的門下太多是動物。
只見通天教主吩咐廣成子:「你快去罷!」
廣成子拜謝了教主,方纔出了碧遊宮,只見後面一起截教門人趕來,只叫:「拿住了廣成子以洩吾眾人之恨!」
廣成子聽得著慌:「這一番來得不善!欲逕往前行,不好欲與他抵敵,寡不敵眾。不若還進碧遊宮,纔免得此厄。」
看官:廣成子你原不該來!這正應了「三謁碧遊宮」。
正是:沿潭撒下鉤和線,從今釣出是非來。
寫書的人定格廣成子他「不該來!」
本書一開始第一回:「漫江撤下鉤和線,從此釣出是非來。」
第七十二回,當碰了通天教主和元始天尊:「沿潭撤下鉤和線,從今釣出是非來。」——展開了第二段(故事)。
我以為我剛才跟大家說的是對的:以第七十二回為界,七十二回往前是「三界」。
所以,真正修正的層面,相當高。
話說廣成子這一番慌慌張張跑至碧遊宮臺下,來見通天教主。不知吉凶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待續)
【濤哥侃封神】第七十二回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上)
【濤哥侃封神】第七十二回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下)
點閱【濤哥侃封神】系列文章。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