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5月07日訊】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下滑,中共現在是頻繁地開會,頻繁地對外信心喊話,但是市場的反應,卻依然像是一潭毫無生機的死水,激不起一朵浪花,資本和資本家們,也似乎都在忙著跑路和「躺平」。那麼,中共現在拋出的各種經濟急救包,都給出了什麼承諾,又為什麼沒有吸引力呢?
我們先來看兩則財經短訊。
美聯儲批准22年來最大幅度的加息
首先是,5月4日,美聯儲罕見批准了聯邦基金利率上調0.5個百分點,這是22年來最大幅度的單次加息。同時,美聯儲還將從下個月起,縮減其9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美聯儲這種雙管齊下的方式,為的是加速減緩處於40年高位的通脹率。從數據來看,美國3月份的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同比上漲了6.6%,繼續刷新1982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是美聯儲2%目標的3倍多。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透露,考慮到當前的經濟狀況,可能有必要在6月和7月進一步加息,每次加息0.5個百分點。歐盟正式提出第六波對俄制裁草案
再一個消息是,歐盟已經正式提出了第六波的對俄制裁草案,其中最受矚目的內容,就是要在6個月之內,完全停止進口俄羅斯的原油。另外,這一波制裁中,還會涉及到俄羅斯軍方的高層人員、克裡姆林宮發言人的家人,有消息說,包括俄國東正教的牧首「基裡爾(Patriarch Kirill)」也在名單之內,制裁案應該會在未來幾天商定後生效。讓人關注的是,這之前,德國已經表示,支持歐盟對俄羅斯石油的進口禁令,德國相信,自己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能夠經受住石油短缺和價格上漲的考驗。在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前,德國已經將俄羅斯石油的進口份額,從35%降到了12%,並且正在努力尋找替代能源供應。
經濟形勢嚴峻 中共當局焦頭爛額
現在,我們就來看中國的消息。從今年3月以來,由於中國各地疫情此起彼伏,防疫措施不斷收緊,近期公布的各項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形勢正在急速惡化。比如,近期發布的財新採購經理指數(PMI)顯示,4月的中國製造業PMI跌到了46.0,比3月時下降了2.1個百分點;4月的服務業PMI,更是跌到了36.2,比3月時下降了5.8個百分點。而且,這兩者,都是連續第二個月創下了2020年3月以來的新低。
房地產業的情況更是糟糕。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百強房企4月份實現的銷售操盤金額,同比下降了58.6%,和3月份相比,降幅又進一步擴大;從1月到4月的整體業績規模,同比降低了50.2%,和一季度相比,降幅也是進一步擴大。另外,30個重點監測城市的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了18%,同比跌幅,上升到了58%。一線城市的成交面積,同比下降了47%;二、三線城市更加慘淡,同比跌幅上升到60%。長三角地區的市場,幾乎是全面熄火。
同時,疲弱的消費,在進入5月份之後,更是慘淡。根據中共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的測算,今年「五一」假期五天,中國國內旅遊,出遊的人次是1.6億,同比減少30%,只恢復到了疫情前同期的67%;國內旅遊收入,是646.8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43%,也只恢復到疫情前同期的44.0%。這說明,不僅出遊人次在大幅減少,人均消費,減少得更多。
不過,許多網友質疑中共這個數據又在造假,不相信出遊人次只下降了30%,因為這之前,中共因為疫情原因,已經要求各地「五一」期間就地過節,暫停跨省旅遊。所以,有網友就奇怪,政府這旅遊數據,是不是連下樓丟趟垃圾都算上了!
大家看到,由於中國經濟的下滑近乎失控,焦頭爛額的中共高層,近期也一直在頻繁地召開財經會。
在5月4日的晚間,中共的「一行兩會」,就是央行和銀保監會、證監會發布消息,提到近期分別召開了專題會議,內容涉及了房地產、股市、基礎設施投資、平台企業整改等。
比如,三個部門,都提到了要保持房地產融資的平穩有序。央行具體提到,要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銀保監會提到,要落實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支持首套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可以看到,中共迫切想要提振房地產市場,但中國經濟的下行趨勢,是一環扣一環,單一的行業刺激措施,也很難真正提振市場。
而且,為了提振股市,「一行兩會」還特別選擇在5月4日的晚間,發布這些所謂的政策利好消息,因為5月5日,正好是A股「五一」假期後的第一個交易日。但是,效果如何呢?在5日A股收盤時,雖然有兩大指數翻紅,但是,上證綜指和深證成指,僅僅是分別上漲了0.68%和0.23%,創業板指數,還下跌了1.33%。Wind數據還顯示,北向資金當天淨賣出23.62億元人民幣。
這只能說明,中國民眾對市場的信心已經徹底崩潰,中共現在光是靠著憑空喊話,卻拿不出什麼切實有效的措施,已經無法穩定市場預期。尤其是,中共嚴苛的行業監管和動態清零的防疫政策,已經把企業家的預期和信心打到了谷底。
雖然中共中央政治局,在4月29日的會議上提到,要依法規範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發揮資本作為重要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並且有消息說,中共計劃安撫包括騰訊、美團等在內的大型科技企業,看來是要放鬆對各類資本的打壓,避免資本選擇「躺平」,增強資本對經濟發展的信心。但是,中共為了救經濟,現在才來對資本和資本家進行信心喊話,能實現預期效果嗎?恐怕為時已晚。
據香港《南華早報》5月4日的報導,根據香港交易所在3日公布的資料,中國創投界的指標人物沈南鵬,在4月27日和29日,兩度脫手中國外賣龍頭美團的持股,一共套現將近8億美元(約折合62億3,000萬港幣),持股比例,也從3.98%降到了3.19%。
沈南鵬是創投公司紅杉資本中國基金(Sequoia Capital China)的創辦人兼執行合夥人,也是美團的非執行董事。我們看看沈南鵬這一番操作的時間點,在4月29日時,因為市場盛傳北京方面有意放寬對科技業的監管,當時的美團股價還上漲了15.5%,但是,沈南鵬卻藉著這個機會來賣掉美團持股,這說明,他對美團的未來並不十分看好。在去年時,因為北京當局對科技業的鐵腕打壓,美團的股價下跌了41%。
正如「德國之聲」的評論所說的,市場經濟是信心經濟,也是信譽經濟。不管是消費者還是投資家,信心沒了,對前景不看好,對政府不信任,任憑你政府如何鼓動,出台多少刺激政策,也許短期內可能有效,但是長期看,還是難以打消市場的懷疑。
大家看到,在過去幾年,中共當局通過腐敗和偷漏稅的指控,把一些私人企業家打的是非常慘,甚至是沒收他們的財產和企業,讓資本和企業家是戰戰兢兢。去年,中共當局還用反壟斷和規範化的名義,嚴厲整治網絡平台經濟和教培行業,結果是,確實讓中國的非國有資本徹底臣服了,但是也寒了資本家的心,這些人能夠選擇的消極反抗方式,就是「躺平」或者跑路。而中共,大棒打的是很歡,但沒了資本的驅動,中國經濟也失去了動力。
隨著這種「國進民退」,許多行業大佬也開始噤聲,從馬雲、馬化騰,再到張一鳴、宿華等,都越來越沉默。比如,微博上就有人提到,張一鳴清空了過去所發的所有微博內容,美團創辦人王興,則清空了1.7萬多條,而馬雲,也已經好久沒有對外發言了。
這些人中,年紀最大的是阿裡巴巴的創辦人馬雲,今年58歲,張一鳴、宿華等人更是年輕,都才40歲左右。財信傳媒的董事長謝金河就評論說,這些人,都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但他們都在被迫選擇退出自己的事業,為的是能夠明哲保身,「躺平」保命。
在過去幾十年,正是由於民營企業的活力和企業家精神得到了極大的釋放,從而帶動中國經濟,在全球呈現出了蓬勃生機,但是如今,從中企CEO紛紛「急流勇退」的狀況,可以看出,中國過去的創業環境已經不復存在了,這種情況,也讓外國投資者心生恐懼。
《經濟學人》雜誌指出,對中國來說,2022年是危機四伏的一年,中國至少做錯了三件事,除了清零防疫,以及對待俄羅斯的立場曖昧之外,還有就是對科技業的強力監管。報導中說,「曾經閃閃發光的中國科技業被送進了急診室」,最大的十家科技公司,在中共政府祭出了一系列管制之後,市值蒸發了1.7萬億美元。阿裡巴巴及騰訊的老闆,都被迫扮演卑躬屈膝的角色,事業拓展也遭到限制。雖然中共,現在又試圖扭轉方針,但是全球投資人仍不敢掉以輕心,也導致中國前十大科技公司的股票被大幅拋售。
目前,投資者已經成了驚弓之鳥,比如前幾天,多家媒體都在報導,一位杭州的馬某,被杭州市國家安全局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這個杭州馬某的表述,立刻引發了網絡上的討論,大家都在猜測是不是馬雲真的出事了。結果是港股在5月3日上午,出現了恐慌性殺跌,以阿裡巴巴為首的科技股是直線跳水,一度跌幅超過9%,並且帶動了京東和小米,也下跌超過8%和6%。不過,陸媒後來又解釋說,杭州國家安全局抓的是「馬某某」,不是「馬某」,這報導中的一字之差,沒人清楚是不是刻意而為,但是股票卻是實實在在地蒸發了幾十億。
除了大型民營企業之外,中小微企業的處境更為悲慘。在4月底的時候,網上就流傳了一篇文章,叫做《4,400萬中小企業和上億個體戶在求救》。文章說,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的數據,2020年,中國註銷、吊銷市場主體超過1,000萬家,2021年,上升到1,300多萬家,2022年,這個數據可能會更大。作者最後說,回想起美團王興曾經說的一句話,2019年可能是過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但也許會是未來10年最好的一年。看來,王興的話很可能一語中的。
目前,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中共正在被迫做出方向上的調整,未來將會進一步放鬆對房地產市場、資本市場和對中國互聯網大公司的管控。但是,就像我們一直分析的,中共目前的宏觀調控手段,不管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都沒能起到刺激經濟的作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支撐市場經濟發展的最關鍵因素——市場信心完全崩潰。再加上,中共政策的朝令夕改,也讓中共政府的信譽徹底破產,所以,不管現在中共是如何地進行信心喊話,都無法扭轉市場的悲觀情緒。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松筠
編輯: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李松筠
訂閱財商天下:https://bit.ly/2XuEbjP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