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5月20日訊】小滿,小得盈滿,「映水黃梅多半老,鄰家蠶熟麥秋天」。這個節氣和我們兩件生計大事息息相關,在民俗中也能看到悠久的歷史源流。
在立夏之後到來的節氣是小滿,這是夏天的第二個節氣,在黃曆是為四月中氣。落在公曆五月二十或二十一或二十二日,這三天之間。當年中太陽(視運動[1] )公轉到達黃道六十度時,即進入小滿節氣。
為什麼叫「小滿」
為什麼四月中氣叫「小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實際就是反映農作物成長情況。在冬小麥的地區,麥穗結實,從小滿開始就漸漸進入收穫期;二月開始種植的水稻此時已進入乳熟期,穀粒開始灌漿,因此將此節稱為「小滿」。水稻此時已進入乳熟期,穀粒開始灌漿。 (Pixabay)
初夏小滿,陰陽調和,農作物小盈滿,展望收穫期,生機得以保障,人心中充滿對這一年的喜悅與期待。從易理來說「滿招損」,對應到人生的路程,不也是這樣?!人的生命處在將滿而未滿之時,青春昂揚,一切奮發向上,最是充滿希望的時期,是人生最好的時期。
小滿物候
小滿時節天氣和暖,暑氣尚未蒸騰,春茶初成,飲茶處,處處有,新麥做成新麵待嘗新,「枇杷黃後楊梅紫,正是農家小滿天」。初夏的青春甜美氣息,引人流連。這節氣中,地裡有一種植物秀出,就是苦菜。《逸周書‧時訓解》提到「小滿之日,苦菜秀」。李時珍《本草》說苦菜是苦蕒(音同買),也稱苦苣,它的特質就是「苦」。從五行養生之理來說,「吃苦」入心能補夏,這是上天給人準備的夏天好禮。
一種苦苣菜。 (Pixabay)
傳統中華文化中講天時地利人和,不逆天時、不違地利,事事物物的效果得以相加相乘。二十四節氣中的物候特色,也給人印證著這個天人合一的道理。
《禮記‧月令》記載黃曆四月[2]要事,在民生上,小麥進入收穫期(「麥秋」),小麥可嘗新,還有清明以來採製的百藥要儲存起來備用。在獄政上,官府要斷案,把一些程度不重的小罪決斷了,赦免罪行輕微的犯人,寬待重刑犯人,等到秋決。這個時節,因為這時田裡的農事正繁忙,公家不要役使老百姓大興土木來擾民,也不要砍伐大樹破壞,因為河川汛期即將來臨,水土保持很重要。
還有後妃要獻繭,感謝天神賜福。因為一年中重要的養蠶取繭已經完成了,可以開始紡織製衣了。這也是小滿民俗中祭祀蠶神的歷史源由。
節氣與諺語
有一俗諺說「小滿雨水也相趕」。其中有深意,就說小滿到,也是中原梅雨季的開始。這提醒人們,要預先疏通排水溝渠、清理垃圾,以降低梅雨季的損失。節氣與祭拜的民俗
明代姚士磷《見只編》卷中記載:「祈穀父,禳蠶母,助之導利農桑。」剛好描述了小滿節氣中祭祀的兩位神祇——神農五穀大帝和蠶神。祭祀五穀大帝 利用民生
神農氏像,出《Portraits de Chinois celebres》(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18世紀繪製,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黃曆四月二十六日,是神農大帝誕辰。神農大帝,即神農氏,姓姜,以火德為王,所以稱為炎帝。炎帝和黃帝同為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據說神農氏生來就具備神通,是修道之人。神農氏在位時,以德施政,感化百姓,使民風淳樸,天下歸心。
《周書》記載:神農氏時,天降五穀,神農得到後,教百姓耕種,從而開創了農業社會的生活。同時,他發明了耕田犁地的工具耒耜,教百姓耕種,引領百姓邁入了農耕文明時代,開展中華文明。
神農嚐百草時,分辨出了三百六十五種草藥,分成上、中、下品,為百姓治病,解決疾苦,成為中藥鼻祖。《神農本草經》流傳至今。
神農氏為生民創造了穩定的農業生活的條件,他留下的發明為中華民族的文明奠基,因此被尊稱為「神農大帝」「藥王」「五穀大帝」等等。他的時代與「小滿」相映,他的誕辰就在小滿節氣裡,好像上天巧妙的安排。
皇後親蠶與祭拜蠶神
黃帝的妻子嫘祖教導百姓「養蠶取絲」,傳給後宮的後妃親自養蠶的作法。周代的後妃要獻繭,感謝天神賜福。衛宏《漢舊儀下‧中宮及號位》記載,漢室皇後在東郊苑中蠶室親自養蠶,蠶繭收成時,就以羊豬的大禮祭祀二位蠶神——菀窳婦人和寓氏公主。民間祭拜的蠶女又名蠶神,也叫馬頭娘(馬頭孃),相傳是馬首人身的少女。蠶女的傳說在《太古蠶馬記》、《搜神記》有記載,據說她是帝嚳高辛氏時代蜀中的蠶女。她的父母有負於一匹馬,她被馬皮捲上桑樹,化而為蠶,被人奉為蠶神。
小滿,小得盈滿。這個節氣和我們生活大計的食與衣息息相關。每一個節氣中,上天把適用的東西都規劃準備好了,我們人類只要順天而為,順時而作,就會得到好東西。我們要作的,就是在自身的道德操守的修養上用心下功夫就足夠了,修得德越大得到的賜福也就越多。
註釋:
[1]地球繞日而行,然而人從地球上看太陽,像是太陽繞著地球轉。從地球看太陽一年當中運行的軌道就是黃道。以春分點為黃道零度,太陽行黃道15度就是一個節氣。黃道360度共劃分為24節氣。
[2] 《禮記‧月令》記載黃曆四月:「是月也,聚畜百藥。靡草死,麥秋至。斷薄刑,決小罪,出輕系。蠶事畢,後妃獻繭。」@*
─點閱【中華文化300問】系列─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