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6月18日訊】大家知道,中國經濟目前是岌岌可危,而目前,隨著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嘗試重新開發,以及財政刺激措施初見成效,看上去,5月份的經濟數據有所反彈,但是,總體經濟形勢仍然很糟,尤其是青年人口失業率和大城市失業率繼續攀升,而與此同時,中共的政策選項卻是越來越少。
另外,在中共出台的一攬子經濟措施中,穩定房地產市場和促進汽車等大宗消費,是其中的兩項重點,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相應的刺激政策,那麼,具體情況究竟如何呢?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些話題。
5月餐飲消費又降2成 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
中共統計局的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4月份同比下降2.9%轉為同比增長0.7%,主要是因為各地開始復工復產,帶動了以汽車製造業為代表的裝備製造業的復甦,以及工業出口的快速回升。因此,製造業增加值,從4月同比下降4.6%,轉為5月同比增長0.1%。從出口來看,中國5月份的出口額同比增長16.9%,遠高於4月份3.9%的同比增速,表現好於預期,但這可能是因為在封城期間積壓了大量的訂單,並非是海外市場對中國商品的需求改變了。比如,《華爾街日報》就引述經濟學家的分析,認為中國出口的強勁勢頭很可能不會持續,一方面,是因為歐美的高通脹和持續上升的利率對經濟增長造成侵蝕;另一方面,歐美消費者的支出方向發生了改變,他們減少了商品支出,增加了外出就餐和其它服務項目的支出。
從投資來看,5月增速進一步放緩。今年前5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2%,而前4個月的同比增速是6.8%。分領域來看,1~5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6.7% ,製造業投資增長10.6%,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4.0%。和1~4月相比,除了基礎設施投資外,製造業和房地產的投資增速都是在下滑。
滙豐(HSBC)的數據顯示,5月份的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了7.3%,是4月份2.8%增幅的兩倍多。但是,地方政府正在迅速用完年度「專項」債券的發行額度。而且,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認為,由於土地出讓市場疲軟,地方政府融資困難,今年下半年恐怕會出現「財政懸崖」。
從消費來看,5月份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了6.7%。雖然商品零售總額的降幅比4月份收窄,同比下降了5.0%;但是餐飲收入基本是和4月持平,同比下降了21.1%。
也就是說,中國的經濟形勢並沒有根本上的好轉,而且,中共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最糟糕的就是失業狀況了。雖然中國5月份的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5.9%,比上月下降了0.2個百分點,但仍高於5.5%的政府目標。而且,16~24歲人口調查失業率是18.4%,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是6.9%,兩者都比4月份高出了2個百分點,創下自2018年有紀錄以來的新高。
而且,可以預見,隨著今年夏天1,076萬的高校生畢業,失業情況必然進一步加劇。根據58同城、趕集直招發布的《2022年畢業季調研分析報告》,截至5月29日,只有29%的高校畢業生找到了工作或拿到了Offer。
房地產深陷泥潭 爛尾樓業主「被紅碼」
我們再來看看房地產的情況。雖然中共國家統計局的發言人表示,從最近的調研情況看,房地產市場已經出現一些積極變化,相信下半年對經濟穩定的作用會逐步顯現。但是,房地產的各項數據顯示,樓市仍然處於嚴冬,沒有回暖。1~5月,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了4%,和1~4月相比,降幅擴大了1.3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30.6%,降幅擴大4.3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和銷售額,分別下降了23.6%和31.5%,降幅分別擴大了2.7和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下降了25.8%,降幅擴大了2.2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也從4月的95.88%,滑落到5月的95.6%,連續5個月都處於較低景氣水平。
在房價方面,易居研究院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測算,1~5月,全國新建商品房的平均價格,是每平方米9,527元,同比跌幅是10.3%。
另外,房地產企業也面臨年內第二輪償債高峰。據財新報導,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統計,6~7月,200家核心房企將有大約1,755億元境內外債務到期,大約占到下半年到期量的61%。其中,境內債到期占比超過50%。而且,民營房企的還債壓力更大,近兩月的到期債務,大約有1,178億元,占總規模的67%。
同時,由於銷售持續疲弱,再融資困難,多數民營房企的資金依然緊繃,只能繼續謀求境內債展期,給出的方案則每況愈下。很多展期條款顯然對投資人更加不利,顯示房企流動性,仍然沒有轉機。
當然,由於房企資金緊張,爛尾樓也就不可避免,有意思的是,之前河南村鎮銀行儲戶的健康碼,出現過莫名其妙地變紅,現在,河南鄭州樓盤的多名業主,也遭遇了類似情況。
澎湃新聞在15日報導,「融創中原大觀」二期的房子,本來應該在今年7月底和12月底交付,但是目前已經停工了幾個月還沒復工。一些業主擔心會變成爛尾樓,都曾經去過當地的銀監會等部門,反映樓盤的違規問題,結果是,不久之後健康碼就變紅了,顯示成「正在實施集中或是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的入境人員」。雖然目前,多名業主在申訴之後,紅碼已經轉綠了,但是事情還是讓人覺得很是蹊蹺。不過,在大陸,利用公權力來給人穿小鞋的事,早就是見怪不怪了。
另外,據第一財經報導,15日下午,也有其它幾個在建小區的業主表示,他們的健康碼也變紅了。而這些業主的共同點是:他們都曾經向有關方面,反映過購房中遇到的問題,同時,他們也都被有關方面詢問過,是否是村鎮銀行的儲戶。
新車購置稅減半 但車價和油價都在上漲
我們再來看看汽車銷售的情況。中國5月份的乘用車銷售量開始有所反彈,原因是在上海放鬆封控後逐步復工復產,再加上政府現金補貼也刺激了購車活動,中國乘聯會(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乘用車銷量達到135萬輛,和4月份的104萬輛比較,增長了30%,但同比仍然下降17%。
為了刺激汽車銷售,5月23日時,中共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會階段性減徵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人民幣。車輛購置稅,是在買賣新車時,買方必須要承擔的一筆費用,稅率是10%。中共財政部、稅務總局,也已經在5月31日正式發布公告,對在6月1日到12月31日期間購買的、價格不超過30萬元人民幣、排放量在2.0升及以下的乘用車,減半徵收車輛購置稅,補貼總額600億元人民幣。
大家知道,中共早就確定了新能源車才是未來發展方向,燃油車是要逐漸淘汰的,但是這次出台的措施,卻是為了刺激燃油車的銷售,因為新能源車本來就享受購置稅全免優惠。這說明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非常之大,迫使中共必須採取這個權宜之計,因為燃油車仍是車市的主體,也是納稅大戶,要在短期內刺激車市,補貼燃油車是最能直接見效的手段。因為汽車類商品消費,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左右。
同時,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中國車企也跟進打出了「購置稅全免」的口號,一些地方政府,也加入到了購車補貼大戰,推出了各種補貼政策。
因此,中國乘聯會預計,諸多新政策的實施,以及今年剩餘時間的促銷努力,今年的乘用車零售數量,可望達到2,100萬輛,比原來的預測增加200萬輛左右。
不過,雖然現在新車購置稅減半了,但是車價卻上漲了,因為一些4S店將原來的優惠價格收回了。也就是說,國家給的稅收減免,被4S店變相拿走了,消費者並沒有享受到這個好處。
另外,除了車價上漲,油價也上漲了。自6月15日起,中國國內的汽油、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90元和375元人民幣。這是今年中國油價第十次上漲。這一輪漲價後,92號汽油將全面進入「9元時代」,一些地區的95號汽油,將會正式進入到「10元時代」。
而且,不少經銷商表示,眾多消費者現在面對的是生存壓力,買車並不是他們當下優先考慮的問題。
所以,這些優惠政策,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刺激汽車銷售,還得看消費者能得到多少實惠,以及消費者手裡是否還有錢。
擔心資本外流 中共央行束手束腳
我們看到,中共目前的經濟刺激手段,主要集中在財政政策方面,在貨幣政策方面卻不敢作為。因為在美聯儲加息周期中,中共央行擔心,降息可能導致人民幣貶值,從而引發資本大規模流出中國,而且,這種擔心並非多餘。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今年2月到5月,人民幣債券已經連續4個月出現資金外流,減持總量超過了600億美元,是2017年年中以來規模最大的一輪撤資。5月份,境外投資者共減持了162億美元的人民幣債券,與4月份的減持量相當,人民幣匯率在5月創下20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截至5月底,外資對中國債券的總持倉大約是5,428億美元,為一年來的最低水平。
目前,中國經濟仍然是寄希望於出口和基建投資的快速增長,但這兩者未來可能都無法持續,而在美聯儲加息壓力下,貨幣政策也無法進一步寬鬆,所以對中共來說,刺激經濟的政策選項已經越來越少,讓經濟快速復甦的前景並不樂觀,尤其是中共仍然在堅持「清零」政策,可以想像,如果大規模疫情再次爆發,必定會對經濟造成致命打擊。
財商經濟研究所
策劃:宇文銘
撰文:李松筠
編輯:蔚然、宇文銘
剪輯:曲歌
監製:李松筠
訂閱財商天下:https://bit.ly/2XuEbjP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