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國各地危機四起 地方政府深陷財政泥潭

2022年07月14日財經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2年07月14日訊】中共國務院近期出台多項政策「穩經濟」,但整體經濟狀況未見起色。有分析認為,中國地方財政狀況深陷泥淖,再加上嚴苛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已把中國經濟推到懸崖,搖搖欲墜、危機四起。
李克強5月25日在緊急召開的「全國穩住經濟大盤的電視電話會議」上,對參加會議的全國各地10萬多名官員說,「除非再有特大的自然災害,還有一筆總預備費,其它的錢就靠你們地方。」
與此同時,為刺激經濟發展,中共國務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地方政府也頒布了各種千奇百怪的救房市政策,包括「小麥換房」、「西瓜換房」、團購買房、公務員幫忙賣房等促銷政策,但各地房市依然低迷。
據美國之音報導,2022年上半年,中國土地市場成交量大幅下降。年增、月增下降均超過5成,三四線城市降幅最大。今年1到5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年增比下降23.6%,住宅銷售額下降34.5%。
除此之外,公務員出現減薪潮。財新網6月底的一篇報導「沿海多地出現公務員降薪」,披露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的公務員陸續遭到降薪、各項福利、獎金、補貼被取消,基本工資也被下調2至3成。
山東煙台還出現有教師集體維權,抗議兩年的獎金沒有發放,還被迫要繳回人民幣5萬至10萬元的收入。
美國之音引述專家分析,種種跡象顯示,中國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出現了問題。
美國南卡萊羅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共政府本來的一個經濟大支柱就是土地財政,土地財政與房地產相關,然而現在已基本腰折。
謝田說,眼下中國已有3、4億套房地產賣不掉,整個經濟下滑的時候,很多人失業,也沒錢去買,導致環環相扣的惡性循環。
他分析,房價上漲的時候很多人會害怕,消費者因此會想必須買;一旦房價出現下滑,消費者就會想是否會繼續下滑,反而不買。銷售下滑導致整體破滅,貸款成為呆帳,涉及到房地產企業的現金流和還貸能力。
謝田說,一旦房企破產,很多銀行也會跟著垮掉。現在銀行已經開始出現問題,村鎮銀行擠兌的現象已經非常普遍。還有資金到期被人偷走、公款捲逃,這顯然與經濟下滑有關。
謝田說,中國現在製造業萎縮、金融危機、房地產危機,三大危機湊再一起。中國經濟發展畸形,過度依賴房地產,本來就是個萬病纏身的人,現在又出了車禍,加了一個清零政策,就是病情惡化、病入膏肓。
在美國的Youtuber「小翠時政財經」的小翠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地方政府搞賣地、搞房地產、搞園區,又搞一個中心,全都是政府投資。這些投資進去後,KPI就完成了,GDP特別漂亮。
但小翠分析,這些表面漂亮的GDP不是當前中國的需要,且反而會產生不良循環。「經歷幾任官員以後,這個地方財政就已經不能看了」,因為這嚴重透支了中國經濟。
小翠說,「房子蓋得這麼高,你進去裡面看看,是空的,根本沒有人在裡面辦公。但是債已經負好了。政府借了錢投資,然而並不會產生後來的現金流。那麼你沒有錢回來,只有錢出去。這是一種非常畸形的財政狀態。」
5月23日,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6方面33項措施穩經濟。對於中共一攬子「穩經濟」政策,小翠也不看好,她說,因為到了地方,資金全部被挪用,並不會直接退給企業,讓企業真實享受福利待遇。
(責任編輯: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