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共運史上,好像只有兩個黨開過「二十大」。第一個是蘇共。1953年斯大林死後,赫魯曉夫在權鬥中勝出,主導了1956年2月召開的蘇共「二十大」,當時,包括中共在內的55個國家和地區的政黨代表團應邀出席。大會最後一天,赫魯曉夫突然做了個《關於個人崇拜及其後果》的「祕密報告」,不僅揭露了斯大林殺害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蘇共十七次代表大會的代表,而且揭露了斯大林實行民族大清洗,將大批蘇共幹部和普通群眾送進西北利亞勞改營進行殘酷折磨的種種罪行,與會者鴉雀無聲,個個聽得瞠目結舌。
無論是對蘇共自身還是國際共運,「二十大」都是一個轉折點。對蘇共而言,由此開啟了「去斯大林化」,雖然1964年赫魯曉夫被搞下台,但人們思想「解凍」了,這直接影響了20年後上台的戈爾巴喬夫。戈氏重啟改革,直到1991年「819事件」後,蘇共被宣布為非法組織、蘇聯解體。
對國際共運而言,第一,震動了社會主義陣營,引發了東歐部分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的覺醒,同年6月波蘭發生「波茲南事件」,四個月後又發生「匈牙利十月事件」;第二,西方國家,如英、法、意、美等等,大約1/3共產黨員退黨,形成了世界上的第一次退黨大潮;第三,中蘇分歧,不斷交鋒,釀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大論戰,直至兩國關係破裂。
原本,1848年馬恩發表《共產黨宣言》,普法戰爭打出了個短命的「巴黎公社」(1871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打出了蘇俄(191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出了社會主義陣營,1949年中共趕跑國民政府和1954年北越打敗法國,國際共運氣勢囂張,一直往上爬。不料,赫魯曉夫的「祕密報告」掀開了共產政權邪惡本質的面紗(注意,報告本身並沒有全盤否定斯大林),其震撼力之大可謂天崩地裂(例如,波蘭統一工人黨中央第一書記貝魯特會後看完「祕密報告」就去世了),國際共運無可挽回的走下坡路了。
可以說,蘇共「二十大」是國際共運由盛轉衰的標誌。之後,1989年—1991年,從中國的「六四」到東歐劇變到蘇聯解體,發生了第二次全球退黨大潮,一些共產黨消失了。殘存下來的共產國家,如越南共產黨,2021年只開到「十三大」,朝鮮勞動黨只開到「八大」,「二十大」對它們太過遙遠。
但是,開到「二十大」的,現在有了第二個,就是中共。可是,10月16日至22日的中共二十大,被論者稱為「中共歷史上最令人難忘的大會」。
眾所周知,1921年「一大」至1928年「六大」,中共居無定所,到處流竄,每次會都開得狼狽;1945年「七大」到1973年「十大」,全黨一個人說了算,什麼時候開會也沒個准;1977年「十一大」後,才開始進入常規,五年一屆。
那麼,為什麼「二十大」「最令人難忘」呢?首先,閉幕式上,前任黨魁胡錦濤被現任黨魁下令強行帶離主席台,無論真相如何,這一視頻全球播放讓中共顏面無存。其次,在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災難、進行「改革開放」40多年後,又再次出了個帶有毛色彩的領導人,打破慣例三連任,顛覆了過去的「派系共治」和「七上八下」的規矩,組建了基本「清一色」的政治局及其常委會班子。再次,政治報告和《黨章》修改,強調「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高調「共同富裕」,《黨章》首次納入「反台獨」內容,一派殺氣。
「二十大」的如此「最令人難忘」,凸顯出黨魁的個性特點。黨媒報道:10月17日上午,黨魁下到廣西代表團討論「二十大」報告時,堅定地說,「共產黨人是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怕什麼?接受疾風暴雨、驚濤駭浪的考驗,我說,『雖千萬人,吾往矣』!沒什麼好怕的。」「二十大」報告還突出了一個精神:「必須永遠吹衝鋒號」。
黨內外、國內外普遍認為,二十大」後的中國會進入一個更加令人擔憂、動盪不安、甚或血雨腥風的時代。
因此,絲毫也不奇怪:10月23日中共政治局新成員公布後,10月24日,香港香港基準恆生指數暴跌6.4%,創下2008年11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該指數收於2009年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A股市場雖受中共嚴格控制,但基準上證綜合指數仍下跌了2%,以科技股為主的深證成指下跌2.1%;中概股也大跌;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雙雙貶破7.3關口。國際媒體還關注到中國富人啟動外逃計劃。
更用不說,美國特別選擇在「二十大」前夕(10與13日)出台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鎖定中共,緊鎖芯片管制(幾乎是對中共科技開戰),備戰台海。
而在中國國內,以「四通橋事件」為標誌,年輕人、中產階層開始政治覺醒了。更重要的是,在海內外的推動下,今年8月已有四億人公開聲明退出中共及其附屬組織共青團、少先隊了。這表明解體中共的土壤已經成熟了。
如果說,從蘇共「二十大」到蘇共解散,歷時35年;那麼,可以肯定的說,從中共「二十大」到其解體,遠不用那麼長時間,可能連「二十一大」都不存在了。
本文根據上述蘇共、中共的情形,特提出一個關於國際共運史的假說——「二十大的詛咒」:第一,共產黨一般活不到「二十大」;第二,即使活過「二十大」,「二十大」也會重創這個共產黨,成為其命運的轉折點。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