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中共對台軍演的戰術推進和戰略困頓

2023年04月12日時政評論
4月10日晚間,中共結束為期三天的環台軍演。總體評論,此輪對台軍演,中共得不償失,因為既有主觀上當局決策的尷尬,又有效果上戰術推進和戰略困頓的對立。
先說對台作戰演練的戰術推進,主要有三點。第一,據台灣軍方數據,3天共偵獲各型共機232架次(其中134架次逾越中線及進入西南空域),軍艦32艘次,創下擾台單日最高紀錄。這是軍訓「實戰化」的逐步推進。
第二,中共宣稱,在台灣海峽和台島北部、南部、台島以東海空域組織環台島「戰備警巡」和「聯合利劍」演習,包括掛載導彈的轟-6在內的戰機、大批高速機動的海軍艦艇以及火箭軍等多軍兵種力量,模擬實施聯合封控和精確打擊,對台形成整體性的擠壓態勢。這是共軍首次在台灣海峽和台灣北部、南部、東部海域進行聯合演習(之前,台灣東部海空域共軍感到鞭長莫及),同時又是跨戰區、跨艦隊的首次類實戰部署演練(北海、東海與南海三個艦隊協同作戰)。
第三,4月5日起,山東艦航母編隊穿越巴士海峽,進入日本宮古島230公裡以內,首次在台灣東南海域(西太平洋)訓練,並首次模擬航母艦載機攻擊台灣(日本防衛省稱, 7日至9日,噴氣式戰機和直升機在山東艦上起降120架次)。這顯示對台作戰軍力的擴展。
對此,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行動主任舒斯特(Carl Schuster)表示,中共軍隊正在「練習並可能改進空中協調和聯合行動,以啟動對台灣港口和航線的封鎖」。
不過,評論認為,與去年佩洛西訪台後的軍事施壓相比,此輪軍演規模與持續天數都大減,只限於在距離台灣近二百公裡的福建平潭進行實彈射擊,在台海沒有劃定封鎖區和射擊區,顯示中共有意降低衝突程度。
為什麼此輪軍演力度不及去年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這裡僅說三點。第一,習近平「二十大」三連任、攀上權力頂峰後,今年主要「拼經濟」,穩住大局,需要一個相對寬鬆的國際環境,戰狼外交的力度有所調整。對台方略,當局是既「急不得」、又「拖不得」,那怎麼辦呢?「掌握主動權」。怎麼「掌握主動權」呢?一方面推進備戰,另一方面搞「灰色戰爭」,時不時找個藉口軍演,藉此敲打台灣、美國,追求收放自如,而不是真的鋌而走險、製造危機。
第二,中共選擇在蔡英文、馬英九已經回到台灣,馬克龍和馮德萊恩已經離開中國的時間軍演,而不是像去年那樣提前宣布,這顯示國際上掣肘中共的因素越來越多、越來越強。而且,今年是台灣總統大選競選之年,中共也有所顧忌。因此,此輪對台軍演,更多的是針對國內政治的一場秀,有敷衍的一面。
第三,還要指出一點,近年來習近平每年高調發布的「1號命令」(全軍開訓動員令),今年卻沒有公布,非常蹊蹺。一個可能的原因,是疫情重創軍隊,大規模死人。中共軍隊的戰備程度和作戰能力,或許遠沒有外界評估的高。
從上面這三點來講,習當局關於本輪軍演的決策,絕不是從容的,而是相當尷尬的。對習當局更大的打擊,則是本輪軍演的效應。
其一,中共期望軍演能起威嚇作用,但台灣民眾的生活仍然正常,並沒有被中共的軍演嚇住。而且,很多台灣民眾反感中共軍演,可能因此反而挺民進黨,打擊中共影響大選的企圖。
其二,拜登政府兩個行動反制本輪中共軍演。去年中共對台軍演,拜登政府被批軟弱。拜登政府今年初就把「尼米茲」號航母派來,二度進出南海,還與美日菲聯合軍演。中共本輪軍演,美國「尼米茲」號航母離台灣不遠。另一個行動,4月10日中共環台軍演進入第三天,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米利厄斯號」(USS Milius)導彈驅逐艦在南沙群島附近的南中國海行使航行權利和執行自由(航行)任務。此外,4月8日,正在台灣訪問的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邁克爾‧麥考爾(Michael McCaul)承諾美國會為台灣軍隊提供訓練,此舉是對此類活動的罕見公開承認。
其三,對台軍演戰略上令中共更加孤立。4月10日,中日高級官員進行會晤時,日本強調了台灣海峽和平的重要性。同日,歐盟也對中共軍演表達擔憂,稱不應以武力改變台灣的地位,因為針對台灣的任何(行動)升級、事故或武力使用都會產生巨大的全球影響。美國則密切關注中共的演習,呼籲中共克制,並強調已準備好履行在亞洲的安全承諾。此外,菲律賓今年給美軍增加了4個軍事基地,雖然其並不想捲入台海戰爭,但也顯示其對華政策的大幅調整。
綜上所述,中共本輪對台軍演,成果寥寥,可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