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中國糧食安全風險高企

2023年04月29日時政評論
今年「農管」全面上路,開展「穩糧保供」專項行動,搞得民怨沸騰。當局為什麼這麼做呢?它本來是想穩定糧食生產,哪知方式錯了,適得其反。這顯示兩點:第一,糧食安全風險已成當局心頭大患;第二,中共黔驢技窮,越亂作為越是加深危機。
1998年,中共曾宣布農業進入新階段、農業數量問題基本解決,一時躊躇滿志,無視農業的隱患。2019年10月,當局發表糧食安全《白皮書》,還稱中國「穀物供應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穀物自給率超過95%)」。(注意,這裡中共故意混淆視聽。穀物、口糧只是糧食的一部分,穀物自給率與糧食自給率是兩個概念。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世界糧食安全標準為自給率90%。但是,2018年中國的糧食自給率就已經降到了82.3%左右。)
可是,2019年底疫情突起,重創中國,糧食安全問題激化,再也藏不住了(同時,世界也進入了新一輪糧食危機)。糧食安全風險再度成為當局的心頭大患。2020年4月,中共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保糧食能源安全」(「六保」之一)。2022年,中共「二十大」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之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
為什麼糧食安全風險再度成為當局的心頭大患呢?有疫情因素,有自然因素,有國際形勢變化的因素,但最主要的還是中國糧食領域自身長期存在的問題。本文略談三點。

第一,中國糧食缺口持續擴大

官方數據,2022年,中國糧食生產「十九連豐」,產量創歷史新高。糧食播種面積17.75億畝、比上年增加1052萬畝,產量13,731億斤、增產74億斤,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6.5億噸)以上。
對面臨種種約束的中國來說,穩住1.3萬億斤糧食產量已經相當不易,向上提升的空間不大。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年度發展預期目標,也只提「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但是,1.3萬億斤糧食產量遠不能滿足中國的糧食需求。現在中國人均年消費糧食540公斤,其中70公斤依靠進口。2020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發布報告稱,到「十四五」期末(2025),中國有可能出現1.3億噸左右的糧食缺口,其中穀物占到了2500萬噸。
事實上,從2004年開始,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從此前的淨出口國轉而成為淨進口國。2014年,中國正式成為世界第一大糧食進口國。2015年以來,中國每年進口糧食超過1億噸。這些年,進口糧食占國內糧食總產量的比重超過20%,大概占國內糧食消費總量的15%。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糧食與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宏廣認為,中國糧食自給率為86%,食物隱性自給率只有70%。而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杜鷹的團隊,用不同方法計算出中國食物自給率的變化情況,計算結果大體一致,20年間中國的食物自給率已從10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76%左右,年均下降1個多百分點;並推算,到2035年,總的食物自給率有可能從目前的76%左右進一步下降到65%左右。
我們知道,發達國家人均年消耗糧食800公斤時糧食需求才基本穩定。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中國糧食缺口就太大了。有學者評估:當今中國糧食安全處於「高難度、低水平、弱安全,吃飽沒問題、吃好要進口,平時沒問題、戰時有風險」的狀態。
當局提出「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食安全戰略。但問題是,國內產量如何提高?如何保障「適度進口」?

第二,中國糧食產量提高的三大約束

當局(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的確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基本戰略,但執行起來困難重重。
其一,中國耕地數量、質量堪憂。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首先落實在耕地上。中共早就劃定了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這些年數量雖守住了,質量卻不敢恭維。2009—2019的10年間,全國耕地地類減少了1.13億畝。從質量看,不少地方耕地退化、污染嚴重,一些地方占好地、補壞地,占水地、補旱地。《2019年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顯示,全國耕地按質量等級由高到低依次劃分為一至十等,平均等級為4.76等,其中評價為一至三等(高產田)的耕地面積為6.32億畝,占耕地總面積的31.24%。中低等級占2/3以上,障礙退化耕地面積占比高達40%,鹽鹼耕地達1.14億畝,超過14%的耕地嚴重酸化。
中共喊「藏糧於地」、「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聲稱2022年底全國已累計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穩定保障1萬億斤以上糧食產能。實際情況遠非如此樂觀。且不說10億畝「高標準農田」是否達標(浮誇風太甚),就是「高標準農田」的運行、維護費用之高,農戶如何消化?
其二,以中共的現行政策下,中國要以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育世界近1/5的人口,防治污染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成糧食生產的長期的、不可逆轉的基本面。比如,面對水資源壓力,河北小麥主產區的優質良田,因為地下「漏斗區」而調整結構,改種需水量小的作物。又如,最近40年,中國土壤重金屬污染快速加重、快速酸化、高強度利用所導致的有機質含量偏低(低於歐洲同類土壤的一半),面源污染加重已成為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矛盾。更全面地講,要確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耕地保護要和地力提升、污染治理、生態修復融為一體。而這些方面,中共政策問題多多(比如40年都沒有進行土壤普查)、困難重重。
其三,中共喊「藏糧於技」、「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但面對著西方的科技脫鉤,中國農業科技自立自強難度非常之大。比如,在農機裝備方面,就有大型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這「一大一小」兩個短板。再說種業,從生物育種底層技術層面看,如轉基因技術、基因編輯、全基因組選擇等現代分子育種底層技術專利大都在歐美,以及科研設備、平台芯片、光學儀器等高端設備都高度依賴進口。官方數據,中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2021年為61.5%,而世界發達國家在80%左右。事實上,高產優質良種、綠色生產技術、農業水土治理、農機農藝結合等等方面,都有太多關鍵技術需要突破。
概而言之,中國「人多地少」、土地品質偏低而又污染、損毀嚴重,科技支撐有限,要想到2035年能夠年產8億噸糧食(《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3—2032)》,預計2032年將達7.67億噸),絕非易事。

第三,糧食「適度進口」難以保證

中國糧食進口有兩大突出特點。第一,數量超大,對外依存度高。例如,中共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1—3月進口3,872.7萬噸,同比增長4.7%。事實上,2015年以來每年進口糧食就已超過1億噸(見下表)。第二,糧食進口集中於少數品種、少數國家、少數階段和少數方式。
2020—2022中國糧食進口量
王赫:中國糧食安全風險高企
資料來源:海關總署
這兩個特點凸顯了中國糧食進口的脆弱性。第一,對外依存度高,就受國際糧食安全形勢的嚴重影響。21世紀以來,全球總共經歷過三次「糧食危機」(2006—2008年,2010—2011年,2020年至今)。現在就處於第三次「糧食危機」中,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全球糧食價格指數,2021年全球糧價已處於高位運行狀態,比2020年上浮28%;2022年又比2021年上漲14.3%。這就導致2022年中國糧食進口量下降10.7%,進口金額卻增加10.5%。如果全球糧荒加劇,中國需求量這麼大,即使再花錢,恐怕也難買到足夠的糧食。
第二,中共戰狼外交,已惡化了與世界一些主要糧食出口國的關係(如美國、加拉大、澳大利亞)。如果中共一旦鋌而走險,發動台海戰爭,美國控制全球主要海洋交通線,如果禁用,即使中國能買到糧食,也難運回國。
根據世界銀行2020年的數據,荷蘭、法國、美國和澳大利亞是中國最大的食品供應國,這些都是西方國家。
2021年,世界糧食十大出口國,美國排名第一,出口金額1490美元,占世界出口額度的10%;其後依次是巴西(790億美元)、中國(630億美元)、加拿大、阿根廷、印度、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泰國、馬來西亞。一旦中美開打,恐難從美國、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進口糧食;即使另外5國願賣,但巴西、阿根廷遠在美洲,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與中國隔個南海,美國海軍完全能夠切斷中共的進出口海洋運輸線。中共能夠依靠的只有俄羅斯,但僅僅一個俄羅斯滿足不了中國的糧食所需。
因此,國際糧食安全形勢和中美關係,在根本上制約著中國的糧食「適度進口」,中共無法不被卡脖子。

結語

當局現在高度重視糧食安全,頗有1960年代與蘇聯關係交惡時「備戰備荒」、「深挖洞廣積糧」的意味。不過,今非昔比。當時中國糧食尚能自給自足,今日卻是世界最大糧食進口國。
當局提出「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的基本方針,想將食物自給率保持在70%以上,不任由其持續下滑,以保有主動權。但是,中國糧食產量提升空間的狹小,使其不得不大量進口;而中國糧食進口結構的脆弱性,又使其不得不受制於人。
有這個短板,中共卻仍然向美國挑戰,搞全球擴張,實在是不自量力。不過,如果中共發瘋,固然它會因此解體,但中國人也會被拖入深淵。中國人如果不想作中共的殉葬品,就必須在中共發瘋前解體它。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轉自大紀元/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