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大視野】秦剛訪問歐洲 背後另有用意?

2023年05月11日新唐人大視野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3年05月12日訊】全球視野,搶先聚焦,歡迎收看新唐人大視野【中國情報局】。
各位觀眾大家好,今天是5月11號,星期四。
今日焦點:秦剛拜訪「教師爺」?雙重目的;中共取消德財政部長訪華 秦剛訪問歐洲 背後另有用意?

秦剛拜訪「教師爺」 戰狼被當面懟

中共取消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訪華計劃後,卻緊鑼密鼓地安排中共外交部長秦剛訪問德國,這背後有什麼用意?
5月9號,德國外長貝爾伯克(Annalena Baerbock)在柏林接見秦剛,這距離兩人上次會面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4月中旬,貝爾伯克訪問北京時,針對台海局勢以及中共的人權記錄,進行開誠布公的批評,結果招致秦剛的反唇相譏,稱中共不需要來自「西方的教師爺」。
德國外交部長貝爾伯克:我們非常關注台灣海峽日益緊張的局勢。作為歐洲人,單方面改變現狀是不能接受的。
秦剛如今親自前往德國拜見「教師爺」,引發熱議。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中國一方面現在因為俄國入侵烏克蘭這件事情,它偏袒俄國,那和歐盟,和歐洲國家關係就在惡化。
而中國又一直想分化歐洲和美國的關係,所以總還是想拉攏歐洲,包括拉攏德國。這就是秦剛要到德國的原因。
秦剛此行是否能達到目的?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不可能達到。因為現在一個關鍵問題就是,你在俄烏戰爭的這個立場,大家都看得很清楚的。所以,這也是現在中國在俄烏戰爭,它有時候也會模糊它原來的立場,給人感覺到好像它不是那麼偏袒俄國,這都是為了緩和和歐洲的關係,實際上它偏袒俄國那個基本立場是沒有變的。
就在秦剛訪問德國前,中共以「日程安排衝突」為由,取消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的訪華計劃。
《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文章——「北京的外交挑釁」一文說,北京沒有時間接待德國財長,卻有時間派遣外長訪問德國。德國必須正告北京,不要對執政聯盟玩弄挑撥離間的伎倆。
文章表示,這是北京一次極不友好的外交行動。林德納的訪華行程被突然取消,當然不應成為德中關係出現重大危機的理由。但德國必須發出這樣的信號,那就是德國是擁有自行決策權的主權國家,即使涉及台灣問題也不例外。

中共為何拒絕德財政部長訪華?

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原計劃5月10號訪問中國,同中共財政部部長劉昆舉行會談。
訪華期間,林德納將同中方,就幾週後即將舉行的德中政府磋商,以及高層財政對話進行籌備。訪華後,林德納將前往日本參加西方集團財長會議。
中共為何臨時取消林德納的訪華計劃?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中國在俄烏戰爭的立場,德國也很不滿。包括德國的外長,也提出了直言不諱的批評。這讓中共很不高興,它就擺個臉色給你看。所以,它對德國財長採取這麼冷淡,這種拒絕的態度。」
今年3月份,德國自民黨政治家、教育部長瓦青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 )訪問台灣,引起中共強烈不滿。而林德納也多次批評中共在俄烏戰爭中的立場,並要求就人權問題同中方展開公開討論。
訪華行程被取消後,林德納強調將重新均衡與中共關係的必要性。未來林德納是否訪華,還有待關注。
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王軍濤:「就是歐盟整體上對中國(共)的態度比較強硬,而希望跟著美國走。
但是歐盟內部,你知道這些大國的這個外交和搞經濟的,其實,在西方國家中一般來講,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這些都在內,其實西方的外交系統,就是經濟系統的政府這方面,不希望和中國搞僵關係。
因為外交系統很簡單,中國現在實際上一個主要的大國,除了美國之外,最重要的國家。他們外交系統,他要打交道,國與國之間打交道,不希望太多的麻煩,這是一個,這從工作需要。
還有一個,經濟系統,他們歷任的這些總理也罷,總統也罷,他下次能不能當選,是跟他的經濟表現有關。而如果中國假如能夠跟他們合作,經濟反是能搞得好一點,不會太糟,所以這兩個部分。
但是一般這些國家的國防系統和安全系統,就是像FBI、CIA,還有五眼聯盟這些,他們就會主張對中國(共)強硬,因為覺得中國(共)就是在侵害這個國家的利益。」

德外長措辭嚴厲 秦剛語調模糊?

秦剛此次訪問德國,法國國際廣播電台引述多家媒體的評論:
N-TV電視台發現,在俄烏戰爭問題上,德國外長貝爾伯克採用嚴厲措辭時,秦剛則語調模糊。但雙方在評估戰爭方面繼續存在很大分歧。
《新蘇黎世報》報導,秦剛和貝爾伯克的會晤,儘管他們之間的關係,比起在北京時更加平和,但實際上卻保持距離。
報導說,林德納中國之行被取消,是因為吃了中共的閉門羹,而秦剛只有在回應此事時,面容才有所緩和,但他很快又回到他的角色裡,回應問題面容堅硬。
而在對待德國方面,中共現在採取籠絡戰略 。
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王軍濤:「他去德國,肯定醉翁之意不在德國。實際上是在歐盟,因為德國是歐盟中的核心國家。除了德國,就是法國,英國退出去了。
現在法國總統來過,法國願意和中國一起穩定中國和歐洲的關係。那德國現在,德國內部其實分歧挺大的。
德國因為人權問題、香港問題、新疆問題,特別新疆問題,德國很憤怒。再加上最近歐盟剛剛說準備全部加入美國對中國企業的制裁。中國(共)也在威脅說,如果要制裁,我會反制裁。我估計秦剛這次去就是想滅火。」
貝爾伯克和秦剛會晤時,俄烏戰爭仍然是一大話題。貝爾伯克表示,在俄烏衝突中如果保持「中立 」,就是站在俄羅斯的一邊。
秦剛辯駁稱,烏克蘭問題高度複雜,中方「不是衝突製造者,而是和談的推動者」。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因為俄烏戰爭爆發,中共採取偏袒俄國的立場,就和歐盟和歐洲起了很大的矛盾,所以它和歐洲的關係就變壞,這個它就很著急。
它很難就在這兒,因為它自己做的事情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它和歐洲關係的惡化。那麼你這個時候在別的事情上做一些姿態,試圖挽回或者修補和歐洲的關係,從而達到分化歐洲和美國的目的,那就很難達到了。」

秦剛訪問歐洲 背後另有用意?

5月9號,貝爾伯克與秦剛會晤後,在記者會上表示,歐盟希望確保對俄國現有的制裁,不會被第三國「以迂迴的方式顛覆」。不過,貝爾伯克拒絕透露對中共展開的具體制裁措施。
自從去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共與俄羅斯持續保持密切的經貿往來。歐盟認為,中共的做法,將削弱其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力度。
上週五,歐盟委員會向成員國提交了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並鎖定規避貿易限制的某些第三國實體制裁名單。
據路透社報導,有7家中國企業已經被列入制裁名單。歐盟成員國週三將舉行會議,討論對俄羅斯進行的第11輪制裁。

挽救漸行漸遠的中歐關係

秦剛會晤德國外長後,將繼續會晤法國和挪威外長。
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 王軍濤:「秦剛這個人,就是因為他是習近平的親信,所以他有些事,其實他是代表習近平去的。
那他要到德國,到歐洲去,歐盟和德國是區別在,德國是歐盟最大國家,歐盟做的決定,並不能左右歐洲國家,他只是能影響。
所以,秦剛到那去,他至少想在外交系統和經貿系統中間,他可能會建一些大公司,一些有影響的政要,會去通過他們來影響這個德國的決策。總之,我覺得他就是挽救,挽救這個正在漸行漸遠的這個中歐關係去了。」
美國之音認為,這頗有拉攏歐洲的意味,尤其美國頻頻釋放出加強「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的訊號。
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王軍濤:「現在秦剛去,他要見外交部長,他要見經貿,比如見這些大公司,他可能就想讓他們幫著再做一些工作。

分化西方 讓歐盟繼續保持和美國的距離

另一方面,中共這個國家,它會跟西方達成私下交易,比如秦剛可以說,如果你要是不參與美國這個事,那我們就買你多少東西,這個東西是不能隔空不能說話的,必須要跟人家去談的。」
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王軍濤:「他不是說對西方軟化,他是覺得,要分化西方。所以他這次去,我覺得他明著是去德國,但實際上是為了讓歐盟能夠繼續保持和美國的距離,這樣給中共一個操作空間。」
之前,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與歐盟對外行動署祕書長薩尼諾通話,兩人討論了進一步推進「跨大西洋」協調,以及對中共和印太地區採取一致態度的方法。
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王軍濤:「在大西洋這個問題上,他沒法離間美國和歐盟。其實還是在太平洋這一塊。
因為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不針對中國。現在美國是希望在他和太平洋和中國對峙的時候,先把歐洲作為他的後院。所以,你看拜登上來,拜登和川普不一樣,拜登他是覺得,還是需要國際同盟來共同對付中國(共)。
所以他先到歐洲,後到日本這邊來。他先把歐洲這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已明確說,北約下一步其實要往亞洲走對付中國(共),然後他在北約結盟,然後才往太平洋這過來,搞了美、日、印、澳對話,搞了澳大利亞和英國,還有美國的軍事同盟,然後又去拉南韓。南韓變天了,南韓主動往美國這邊靠了。然後去搞日本,他是按這麼一個步驟來的。
不過,我覺得主要的考量,還是拜登覺得跟他們都是西方人,所以比較容易和歐洲談攏,所以他先去的歐洲,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但是總的來說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人會覺得烏克蘭戰爭對他們更緊密,也是因為烏克蘭戰爭,他們才知道美國在裡面的作用比較重要。」
謝爾曼曾表示,美國和歐盟對中共的態度是為了互補,而且越來越一致,美國承諾將與歐洲夥伴一起,以「集體力量」來和中共打交道。
中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王軍濤:「假如俄羅斯要是耍賴,要打核戰爭的時候,美國的威懾就很重要。如果打常規戰爭,俄羅斯絕對不是歐盟對手。歐盟不說五億多人口。你看歐洲的戰爭,二流的戰爭武器,烏克蘭可以把俄羅斯打得落花流水,在武器上,所以歐盟並不怕俄羅斯。」
好的,各位觀眾,您對中共取消德國財長訪華行程,特排秦剛訪問歐盟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給我們。
這一期新唐人大視野就到這裡,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次節目時間再見。
《新唐人大視野》製作組
(責任編輯:劉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