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10月15日訊】中國經濟下行,地方當局背負巨額債務,為彌補財政缺口,地方政府除了「砸鍋賣鐵」,還透過罰款、沒收的方式增加收入。有學者發現,2022年中國全國罰款加沒收的收入達4283億元人民幣,創十年新高。
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劉成良10月13日在觀察者網撰文指出,經濟下行壓力到來後,一些地方「罰沒收入」異常增長,尤其是在2020年以後增長速度較快。
所謂的「罰沒收入」是指地方政府靠罰款和沒收的所得,不屬於稅收範圍。
劉成良列出數據,2022年全國罰沒收入達4283.98億元人民幣,是近十年來最高,占非稅收收入的11.57%。對比十年前的2013年,罰沒收入僅1,658.77億元,占非稅收收入的8.8%,明顯增長不少。
而根據今年前七個月的數據,全國稅收收入同比又下降5.4%,非稅收收入卻逆勢上漲12%,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罰款收入。黑龍江省財政廳披露,上半年8個非稅收入項目中,「罰沒收入」增長26.5%,主要是紀檢監察和法院罰沒收入增加帶動。
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亂攤派是中共體制的老問題,多地都將罰款數額作為部門或個人的績效考核指標。2021年10月,河北霸州市為了彌補財政缺口,向下轄15個鄉鎮(街道、開發區)下達了3.04億元的非稅收入任務。之後僅兩個多月,當地就有2547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被罰,罰沒收入達到了6718萬元。
而最近引發關注的案例,是山東省成武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的錄音:「説句難聽話,扶持一個企業我沒本事,幹垮一個企業太簡單了。抓住一點小問題一放大,這個企業就完了。」據報導,這名執法人員明確表示要對企業開出21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罰款,並聲稱自己的目標是完成5000萬元的罰款總額。
旅美經濟學者李恆青:「所以最核心的是什麼呢?就是權力可以變現,權力不受約束。所以你現在讓他身為執法者,或者有權力的人,最後開不出工資來了,那你說他怎麼辦?他就拿權力直接換錢了嘛。所以你看那個,說他們都有5000萬的罰款任務。我那時候在國內的時候,就碰到過類似的事情。當地的交通警,他們就帶著輔警上街,一到了月底都上街,為什麼?罰款任務沒完成,都得去攔車。」
由於各地區之間的競爭,中國國內大循環本來就面臨區域間的許多堵點,如今經濟下行,各地都無法補上自己的財政虧空,更不惜互相罰款。
李恆青:「在中國的31個省市自治區之間,在那個過境線上它都有相互之間的阻礙。你比如我這個湖北這塊兒呢都生產光伏產品,但你如果光伏的這些配件是從新疆運過來的,它就有可能去罰你的款,你要把那個東西運到我這來,那不就衝擊了我的當地的光伏產品的生產嗎?所以就開始給你設置層層的障礙。這個就是國務院一直在喊,李強一直在喊說要建立統一大市場。實際上就是說這種壁壘一直有。」
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比起地方政府,其實中小企業和個人面臨資金斷鏈或失業的風險更大。這時再罰款或沒收資產,很可能將人逼上絕路。2021年4月一名卡車司機只因為定位系統掉線,就被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一處超限站罰款2000元並扣下車輛,他隨即在超限站服毒身亡。
編輯/尚燕 採訪/駱亞 後製/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