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1月18日訊】中共國務院去年提出要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後,今年又正式宣布實施「彈性退休暫行辦法」。這次所謂的彈性退休和延遲退休有何不同,對中國社會又有什麼樣的影響,來聽聽專家的看法。
根據中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央組織部和財政部年初發布的「實施彈性退休制度暫行辦法」,自2025年起,職工達到規定的養老金最低繳費年限,可以選擇彈性提前退休,但提前時間距法定退休年齡不得超過3年,且退休年齡不得低於女職工50周歲、55周歲和男職工60周歲的原法定退休年齡。
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可與所在單位協商彈性延遲退休,延遲時間距法定退休年齡不得超過3年。
去年9月份,國務院就發布了「關於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辦法」。
當局這次以所謂的「彈性」替代「延遲」,作為文件標題。
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用暫行辦法以彈性這個名詞推出來,更多的是試探整個社會接受程度,為未來全面實施作鋪墊,試探社會口風。 絕大部分的普通老百姓對延遲退休普遍是非常反感,尤其是低收入群體,認為政策加重了他們的負擔,他們繳付了過高的稅費。但是當官的就非常喜歡,因為他們覺得可以多行使幾年的權利。 」
之前的延遲退休辦法規定,從今年起逐步將男職工退休年齡延遲到63歲,女職工的退休年齡則延遲到55和58歲
事實上,無論是往前還是往後「彈」,參照的都是被延遲後的法定退休年齡。
根據政策算法,70後往前彈的最早退休時間只能是原法定年齡;80年代以後出生的人則實際只能彈後退休;只有部分60後有機會提前退休,但在體制內身居要職幹閒差的官員,大概率不會選擇「彈前」去拿低於工資的退休金。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認為,中共推出延遲退休政策的直接原因是養老金危機,如果經濟持續萎縮,退休年齡還有繼續往後延遲的可能。
中科院2019年的報告顯示,全國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將在2035年耗盡。
中共央行前行長周小川兩年前也曾警告,中國養老金制度的實際繳納情況難以應付當前老齡化的速度,且養老金所占GDP比例過低。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社保、退休、養老這一塊,如果不是有巨額的財政補貼的話,它早就是個負數了。現在財政壓力很大,財政補貼難以為繼。在這種情況下,所以它推出了延遲退休。 這個政策推出來之後,它的副作用也是很大的。但是中共現在已經顧頭不顧尾了。」
旅美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表示,經濟低迷大環境下,延遲退休將直接導致年輕人失業率上升和收入降低,進而影響本已疲軟的內需消費。
黃大衛:「第二方面最主要是信任危機的誕生,就是民眾對於政府的社保醫保政策說變就變,養老金的情況也一樣,明顯違反了原來的契約精神。這種情況其實是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對於外資投資跟企業投資來說,他們更擔心就是政府過多幹預,就朝三暮四,他們的公信力更加會有所懷疑。」
《美國之音》的評論文章也認為,對於這項幾乎涉及所有百姓的公共政策,中共當局從來沒有公開徵詢意見,不可能反映真實民意,民眾的普遍不滿印證了這一點。
黃大衛:「中國每年花在援助亞非拉國家、哈馬斯、黎巴嫩各種恐怖主義國家的經費,已經完全可以解決醫保、社保、養老問題。中國政府不是沒有錢,只是不願意把已經在勞動者身上吸取的財政收入,重新投放而已。」
網絡上,有人對當局單方面強制改變養老金契約表示憤慨。還有很人吐槽:「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中年人擔心被裁員,現在又出現了一個新問題:老年人無法退休。」
編輯/李明飛 採訪/常春 後製/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