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看時事】軍報打內戰 少將開炮劍指高層

2025年02月20日評論訪談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20日訊】大家好,歡迎收看《唐青看時事》。2025年剛開年,黃金被瘋搶;TEMU、SHEIN在美國摔了大跟頭;緬甸詐騙園區炸響大雷,軍報還放出詭異信號。
這一連串風暴,背後到底怎麼回事?咱們一起來聊聊。

中國人瘋搶黃金 金條賣斷貨

最近,中國各地掀起了一場「黃金搶購潮」,場面堪比春運。北京SKP商場的老鋪黃金前,2月9號一大早就排起了長龍。有人在零下的寒風裡硬扛五個小時才看到櫃檯,還有人排了七個小時,結果一塊金子都沒搶到。
上海豫園這邊也不遑多讓,凌晨四點就有人拖著行李箱來排隊,開門才兩小時,叫號已排到二百多號。杭州更誇張,隊伍直接排成了圈,不少人看到現場的樣子直接打退堂鼓。
大家為什麼搶成這樣?其實說白了,就是「保值避險」。山東的盧女士就說了:現在錢太難賺了,人民幣貶值得厲害,放銀行利息少得可憐,不如買黃金保值。這種焦慮,真是很多人的心聲啊。
你看,只要哪兒有人潮,哪兒就有「商機」。這不,黃牛們立馬嗅到了「黃金」味道。多家銀行的金條早就賣斷貨,現在只能預售。
排隊的黃牛說,年前黃金就被瘋搶,熱門款式比如葫蘆、金剛杵之類,排四個小時都不一定買得到。這些黃牛有的甚至從香港弄貨回來,畢竟在中國,真正高純度的金條,普通人還真不太容易買到。
財經學者程曉農分析得很透:人民幣貶值加上投資渠道有限,讓中國民眾無路可走。你看,中國股市爛成那樣,別說賺,連本都難保。想投美股?抱歉,政策堵死了。銀行利率低得可憐,存錢就是「縮水」。再加上美國總統川普最近對中共加徵關稅,人民幣保值壓力更大。這下好了,黃金成了「最後的避風港」。
你以為只有老百姓在搶黃金?其實,中共政府比誰都拚命囤金。這才是有意思的地方。根據彭博社報導,中國首次允許保險公司加大黃金投資,10家大保險公司最多能拿出企業資產的1%來買黃金,這意味著2000億元人民幣要湧進黃金市場。
而且,中共央行也沒閑著,連續3個月增持黃金,光去年就買了44.17噸,總儲備達到了2279.57噸,穩居全球第六。
說到這裡,你是不是也在想:老百姓搶,政府也搶,這場「黃金風暴」會颳多久?黃金價格還會不會繼續飆?是不是該入手,還是該觀望?
不過啊,這黃金搶得再凶,也擋不住中共在別的地方連連受挫。就說這兩天,美國給了TEMU和SHEIN一記「下馬威」,打破了中國的電商出口夢。

TEMU、SHEIN在美國摔了大跟頭

最近,TEMU和SHEIN在美國的銷售令人揪心——TEMU跌了32%,SHEIN跌幅在16%到41%之間。兩家連跌5天,直接把1月底那波上漲全抹平了。
你知道嗎?這兩家在美國賺得盆滿缽滿。尤其是TEMU,去年上半年成交額GMV就衝到200億美元,直接超過2023年全年總額180億,而且美國市場就占了TEMU生意的45%。
這回跌得這麼慘,原因在哪呢?
我們先說TEMU和SHEIN怎麼在美國打爆市場的?靠的就是美國的政策漏洞——800美元以下免稅。
美國一直有個規定:800美元以下的小額包裹免關稅。結果呢?中共瘋狂鑽空子,大量傾銷廉價商品,壓低全網價格。
結果,去年一年,美國就收了13億件這種免稅包裹,而TEMU和SHEIN占了將近一半。這哪是做生意啊,分明是在薅美國羊毛。
這回,美國直接下重手,掐住了這兩家的命門。
現在,美國要把800美元以下免稅政策收緊,甚至還可能加收額外關稅。消費者一看,以後買TEMU和SHEIN也不便宜了,立馬縮手不買了。
就像老話說的——「薅羊毛薅多了,終於把剪羊毛的惹急了。」
被這一刀捅在了七寸,SHEIN直接倒吸一口涼氣。原本計劃今年去倫敦上市,現在估計懸了。
去年它雖然利潤翻倍,賺了20億美元,估值500億,但一大堆黑料背在身上,之前想去美國上市,結果一想到「血汗工廠」和「供應鏈黑幕」要被查,嚇得跑路不敢上;現在轉去倫敦上市?也難。
有學者表示,美國這招不光影響TEMU、SHEIN,更是衝擊中共的經濟命門。
中國的經濟現在有多糟,我們來看幾個視頻:
男:「今天過來面試下這個貨拉拉搬家小哥,這是到這個現場了,第一步就是先做這個體能測試,如果這關過不了的話就不用面試了。」
男:「太難了,兄弟們,先要做夠20個俯臥撐啊,才能進入面試環節,哎呀,今年找工作實在太不容易了。」
新年後,大批打工人外出找工,由於經濟蕭條,江浙滬廣等地工廠倒閉減產,崗位驟減。許多工廠不僅大幅提高招聘門檻,如年齡、學歷等要求,還設置跑步、跳躍、集體俯臥撐等奇葩體測,過關後才有面試機會。
女:「知道的是你是在搞面試,那不知道的真以為你在選特種兵呢:打個螺絲,要高抬腿3分鐘的100個;裝配個車呢,你要跑步兩公裡;看個機器,面試的時候做50個俯臥撐;一個站班,居然要求面試的時候,大家統一排在那裡,站一個小時。我就想不通的是啊,好不容易這一步都堅持過去了,那體檢電測聼過不了不行,對不對?瘦弱不行,轉氨酶高了也不行,血壓高1到2點更不行,除了這些,還有女孩子身高165,男孩子要170,咱就是說去當兵也沒要求這麼嚴吧。」
連中國經濟風向標上海也難逃蕭條,外資撤離,商鋪倒閉,繁華不再,滿目破敗。
女:「寶山萬達真的關了好多好多店,你看真的關了,都出租了,好多店都關了,而且好多店都換了別的店了,又換很多新店了。你看這家店也關了,其實(這家店)很好(的),我上次來的時候還有呢,全都關門了。然後看一下,都關了,這樣子搞下去,真的廣場都開不起來了。」

中共軍隊新規異動?軍委主席負責制或遭刪

接下來,我們轉向看看中共軍隊的動向。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中共軍報悄悄放出一個耐人尋味的信號——軍隊巡視新規出爐了,但卻少了「軍委主席負責制」這幾個關鍵詞。這可不是小事,可能直接關係到習近平在軍中的地位。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背後透出的蹊蹺和門道。
2月12號,中共軍報發了個消息,說中共中央軍委剛剛印發了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軍隊巡視工作規定》,從今年2月1號開始執行。這就意味著,之前2018年的《中央軍委巡視工作條例》,直接廢止,成了歷史。
這其實是第二次廢止軍隊巡視規定了。第一次是2018年,當時廢止的是2013年的版本,還把原總政治部搞的《巡視組工作規則》之類的也一鍋端了。
每次廢止背後往往意味著某些重要內容改了,調整了方向。
先看看2018年那次改動,當時可是「大動作」。
2013年的規定裡,指導思想還停留在鄧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那一套,再加一句:「堅決貫徹習主席一系列指示」,算是帶了點「習味」,但還談不上個人獨尊。
到了2018年,那就完全變了個樣兒——新《巡視工作條例》第三條,通篇塞滿了「習味」:
比如,指導思想裡,馬列主義、毛思想、習思想齊上陣,還高調寫上「習的強軍思想」四個意識;明確寫上「堅決維護和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還喊出了「確保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示的貫徹執行」。
這哪是巡視條例啊,分明是「效忠習主席」的宣言書。要知道,2018年可是十九大剛完,習思想剛剛寫進黨章,習本人成為繼毛、鄧後第三個寫進黨章的中共領導人。那時候,習的威勢空前。
從那時開始,軍報通篇都是「效忠習主席」這種標配口號,滿屏都是「確立」「維護」「貫徹」這些字眼,軍委的其他委員都淪為了擺設。可話說回來,這種「個人崇拜式」管理方式也埋下了隱患,很多軍中高層將官可不買帳。於是習就開始連年大清洗,目的只有一個:逼出絕對的忠誠。
這次新規有什麼特別呢?雖然現在咱們還沒看到新《規定》的全文,但就從2月12號軍報那篇簡短的報導裡,端倪已經出來了。
相比2018年的通篇「習」味,這次的報導裡,幾個關鍵詞突然消失了——
沒提「軍委主席負責制」。也少了「習主席」的字樣。
你細品,這可是大信號。要知道,「軍委主席負責制」是習近平軍權的核心,也是2018版巡視條例的重中之重。如今軍報閉口不提,很可能意味著——這個表述,在新規裡被刪了。
這就不只是文字遊戲了,這是軍權版圖在重新劃線。
其實這股風向轉變,從去年就開始了。還記得去年7月,坊間瘋傳習近平中風的消息嗎?之後高層就接二連三地出怪事,軍報也開始頻頻「陽奉陰違」:
去年8月10號,軍報大談「民主決策」,還下發《民主集中制讀本》,特別強調:「在軍事領域也要搞民主決策。」這可是直接對著習的一尊體制開炮啊。
去年12月9號,軍報「長城瞭望」欄目更是直接放話:「集體領導是最高原則」,強調「首長分工負責制」而不是「軍委主席負責制」。
你看這是明晃晃打臉,
用鄧小平、毛澤東、甚至習本人的話,反過來推「集體領導」,這是軍中公開和習唱對台戲。
現在再看這次巡視新規刪掉「軍委主席負責制」的可能性,是不是就不奇怪了?
如果這事坐實,那信號可太強烈了:習近平在軍中的「獨尊」地位,正在被架空或者被弱化。他這幾年用來鞏固軍權的最大標誌——「軍委主席負責制」,恐怕正在被悄悄拆除。
那麼接下來,就看新規的全文會不會公開了。如果真的沒有了這些「效忠」標語,那就意味著習在軍中的控制力,可能真在滑坡。

開年就「吵」起來 軍報唱的哪齣戲?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問:軍隊巡視新規都搞成這樣了,軍中還有什麼風吹草動嗎?確實有。
中共軍報又開始「放炮」了,一連發出好幾篇火藥味十足的文章,不僅自曝軍隊醜態,還喊出「治下必先治上」。
今年剛開年,中共就急急忙忙推了個《互聯網軍事信息傳播管理辦法》,給軍隊信息劃了不少「紅線」,什麼軍委主席負責制、軍隊國家化、非黨化……全是禁區,誰都不許碰。
可笑的是,剛立完規矩,軍報自己先打了自己的臉。大紀元專欄作家鍾原寫了一篇分析,把軍報內鬥揭了個底朝天。我們順著來挖一挖。
2月10號,同一天,軍報連發三篇文章,風向完全對著幹,互相掐架,內鬥氣息撲面而來。
咱們先看、軍報頭版的《八一銳評丨鉚足實幹勁頭書寫嶄新篇章》。表面上,這篇文章好像是喊口號、打雞血,可你細讀就發現,字裡行間全是牢騷和怨氣。
一會兒說「蛇行」不好走,一會兒又要「掃除絆腳石」,你說,這「絆腳石」到底是誰啊?文章沒明說,但通篇就是藏著一股火氣,彷彿在暗示:軍中有人擋道,必須清除。
同一天,軍報第六版《八一評論》火藥味直接拉滿,標題是「身教勝於言教 表率重於表態」,文章不兜圈子,對著軍中高層就是一頓輸出:
批評有人「只表態不表率」,光喊口號不幹實事;
罵有人「只掛帥不出征」,就會站台露臉不幹正活;
還嘲諷有人「只想攬權不擔責」,出事就甩鍋。
最狠的一句來了:「治下必先治上」。啥意思?上面的人不正,底下就別談規矩。
你以為寫這篇的是無名小卒?錯了。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軍事航天部隊的少將唐冰,而且是一位女將軍。
在中共軍隊,少將不是隨便說話的級別,以她的級別,放出這種話,分明是衝著軍委大佬去的。
我們再看看背景:
去年11月,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華被拉下馬,原因八成就是政治工作搞砸了,沒捧好「習思想」的場子。
苗華被查後,何宏軍臨時上位,去年7月才明確為軍委政治工作部常務主任,但一直保持低調,幾乎沒露面。這篇文章對他發難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這一槍,極有可能是衝著掌管軍委政治工作的習近平和何衛東去的。畢竟,何衛東是軍委副主席,主抓備戰和政治工作,而這篇文章字字句句談「政治工作威信」,怎麼看,都是在「上書」給軍委頂層。
同一天,軍報再放一枚重磅炸彈:《做實備戰打仗「有用功」》。
表面上是講「備戰打仗」,可裡面夾帶的「私貨」那叫一個明顯:
指出有的官兵,整天在訓練場,就是混日子,練的全是「無用功」。
還罵訓練年年搞,全是花架子,走過場,毫無實戰意義。
你品,這在罵誰?
這分明是把「政治建軍」那一套打了個稀巴爛。
這幾年,習年年喊「政治整訓」,天天抓「忠誠」,結果搞得軍心惶惶,人人自危,誰還敢專心練兵?現在軍報自己打臉了:全是「自廢武功」。
這篇文章還不忘「借古諷今」,引用劉伯承的話:黨中央打什麼板,我們就拉什麼調。這不是明擺著諷刺上層的指揮亂七八糟,底下全跟著瞎跑。
更絕的是,軍報還特意翻出了習近平父親習仲勛的舊事。當年,有人事先安排好「群眾演員」來忽悠習仲勛,結果被他當場識破,直接翻臉。
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這不就是藉著老習的嘴,罵小習被「假忠誠」包圍,成了「被演員騙得團團轉的皇帝」嗎?
敢諷刺到這種程度,這火藥味,簡直衝天了。
到了2月11號,軍報再發《築牢安全工作的「銅牆鐵壁」》,一看通篇就緊張兮兮,滿是「安全隱患」「重大風險」這些字眼。
為什麼突然這麼緊張?只有一個原因——怕兵變。文章完全不談「提高戰鬥力」,全篇都在講怎麼防風險、防內亂。
這說明啥?軍隊最大的問題,根本不是打不過外敵,而是擔心軍中自己先亂。
再聯想到這幾年軍中的大清洗,動不動就出事,動不動就「失聯」,你說,習心裡發虛不發虛?
再來看2月12號,軍報再發一篇:《錘煉可信可靠、隨時能用的實戰能力》。看著平平無奇,但這裡有個玄機。
「可信可靠、隨時能用」這幾個字,是軍委副主席何衛東不久前剛剛講過的原話。
而另一位副主席張又俠之前喊的是什麼?是「轉型發展」和「安全穩定」,壓根沒提「實戰」。
所以,軍報這篇文章,就是在公開「站隊何衛東」,而無視張又俠的調子。
這下看清了吧:軍報一邊自揭短處打「政治建軍」,一邊力挺何衛東的「實戰」路線,分明就是軍委內部在借軍報公開「劃陣營」。
中共軍隊這種事,從來不是「隨便發發牢騷」,上一次軍中異動,火箭軍高層團滅。再上一次,徐才厚、郭伯雄被連根拔起。
而這一次,火藥味比以往都更衝。軍中這攤渾水,兵變?清洗?高層倒台?誰先倒?誰被清?懸念太大了。
你怎麼看這次中共軍報的「集體發瘋」?這是軍中派系在逼宮?還是高層在互相試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看法。別忘了,點讚、訂閱,和轉發,咱們下期再見。
《唐青看時事》製作組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