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20日訊】川普(特朗普)總統和普京的一個電話,導致全球震動,尤其是令歐洲各國震驚之餘,各種對美國總統的批評傾瀉而出。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發言之後,這種情緒更是升至了頂點。究竟川普的電話意味著什麼?俄羅斯還有入侵歐洲的野心和能力嗎?美國為什麼忽然開始置身事外?美歐即將發生百年巨變嗎?
萬斯講話 歐洲反應強烈
旅居歐洲的中國法律學者杜文在新唐人《菁英論壇》節目中表示,歐洲社會對於美國副總統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講話,可謂反應強烈。就我個人觀察,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我認為萬斯副總統此次講話,是在有意激怒歐洲。他出席峰會,發表這樣的演講,這是美國的國家戰略,並非他一個人的一時興起。因為現在可以看到,川普總統打算在最關鍵時刻,在俄烏戰爭問題上,有意單飛。他要拋下歐洲,直接跟俄羅斯來談,其實這才是歐洲真正難以接受的。
目前看來,感覺萬斯這種刺激性的言行,是有意在為川普總統擋拆,替他吸引火力。就是讓大家模糊下焦點,提供一個緩衝墊,讓大家覺得攻擊萬斯好了,從而忽略或者緩解人們對烏克蘭戰爭,美國單飛問題的關注。
杜文說,萬斯還是很客氣的,他的演講可謂開誠布公,從開頭到結尾,始終貫穿和依託的是,一個共同的基督教信仰和民主自由價值觀,以這個為主線來談的。我認為他這種指出,是屬於兄弟之間的那種指出彼此的不足,是勸勉、是交流,但不是指責、攻擊和謾罵。因此歐洲社會各界的反應,雖然很強烈,但並不是特別激烈。
我看到很多人都在反思,有很多人非常不支持萬斯的觀點,也有很多人非常支持他的觀點,出現兩極分化。有很多人說他說的對,說出了很多歐洲人想說而沒敢說的話。
杜文說,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初衷,最早是為了跨大西洋夥伴關係,維護西方世界的安全。萬斯這次有些故意跑題,不談安全而談司法,聚焦司法個案公平與否、批評歐洲的當權者對於移民政策過於軟弱無力等問題。
現在歐洲的難民問題確實是非常嚴重,他對此的反思是非常深刻的。我前段時間跟一位歐盟負責難民事務的官員聊這個問題,他跟我講,現在歐洲每年有數以千萬計的難民,湧入歐洲各國。但他們經過初步的審查以後發現,政治、包括戰爭原因的,只有25%左右,絕大部分難民湧入是基於經濟原因,這確實給歐洲社會帶來了一個非常沉重的負擔。
萬斯批評歐洲的司法和價值觀的問題,這個是令歐洲人很難接受的。萬斯在演講過程中,直指歐洲的內部問題,包括移民問題、移民政策失敗。他批評德國、英國、瑞典等國家的移民政策,導致社會不穩定,犯罪率上升。而且他提出言論自由受限,指責歐洲國家在網絡監管、政治正確等方面過度干涉。所以說,歐洲國家認為,這種指責是偏激甚至傲慢了,尤其是在烏克蘭戰爭背景下。
杜文說,歐洲國家也感到很委屈,認為自己承擔了大量的難民以及經濟成本,烏克蘭戰爭接受難民最多的是歐洲,而且這些難民待遇是很好的。
美歐出現巨大分歧 將迎百年大變局
資深媒體人郭君在《菁英論壇》表示,這次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講話,很清楚地表達了美國現任政府,與歐洲主要國家的價值觀,已經出現了巨大的分歧。比如,萬斯提到現在英國,為墮胎死亡的祈禱是一種罪行,就算是在家裡祈禱,警察也可以去逮捕你。還有德國全面推行所謂的言論仇恨罪,就是說如果你說了一些政治不正確的言論,警察會衝到你家裡去逮捕你,甚至轉發這些言論都是一種罪行。還有羅馬尼亞憲法法院,宣布最近這次大選無效,因為他們認為有俄羅斯的金錢干預了大選。
當然我們都知道原因,羅馬尼亞大選是右派贏了。問題是一些歐洲的領袖,他為這種法院的決定叫好。他們說如果不制止的話,下一個就輪到德國和其它歐洲國家了。那也就是說,只要有俄羅斯的錢干預選舉,不管有沒有具體的證據,或者不管這個介入資金的規模有多少,都可以宣布選舉無效。
我來假定一個後果。這種作法,將賦予俄羅斯干預其它國家大選的真正能力。因為俄羅斯完全可以去投錢支持左派的選舉,或者是現在執政黨的選舉,這樣就可以被推翻了嗎?這就是萬斯說的,言論自由是歐美民主制度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法律針對這個問題的裁決需要無罪推定,需要寧寬勿妄了,要非常謹慎小心,不能夠濫用的。當然還有一系列的價值觀分歧,包括綠色政策、性別政策、移民政策等等。
郭君說,至於說地緣政治的變遷,這個問題說起來比較複雜。基本上就是二戰結束到冷戰結束後,再到現在,整個世界已經發生了太多太大的變化,美國的地位和相對實力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美國面對世界的方式、扮演的角色,也必然要產生相應的變化。
1950年的時候,美國的GDP大概占全球的55%,現在是23%~24%之間,只有當年的一半。1945年的美國工業製造產出,佔了全球的六成以上,現在連一成都算不錯上。
1950年的時候,歐洲基本上全部打爛了,當時GDP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等到冷戰開始後,歐洲完全沒有辦法和蘇聯對抗,所以當年歐洲的安全,只能依靠美國。十多年之後,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因為美國的全球安全支出太多了,美元只好和黃金脫鉤,建立另外一個體系,就是石油美元的體系,這是經濟方面的。
另外美國人認為共產主義的全球擴張,貧窮是一個主要原因。赤貧的人口太多,是共產主義急速擴張的重要原因,這是美國當時的評估。所以,美國當時的策略是開放市場,來支持那些對抗共產主義國家的經濟增長,消除國內的貧困,這就是所謂的最惠國待遇產生的一個背景和原因。最惠國待遇就是說,單方面地削減關稅,單方面給予別的國家貿易的優惠、關稅優惠政策。
在軍事上也是一樣,北約是為了對抗蘇聯的軍事威脅的軍事同盟,美國承擔了大部分,包括軍隊和各種費用。也就是說,美國之所以大力支持其它國家,包括歐洲有兩個最初的條件,第一,是意識形態,共同對抗共產主義,堅持民主和自由的價值觀;第二,是美國國力超越別的國家,當時是很多很多的。
放到今天的情況,第一,美國國力和以前是不同了,歐洲經濟早就全部恢復了,和美國不相上下;第二,就是萬斯說的,美國和歐洲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分歧。另外一方面,美國已經明確,中共是未來最大的威脅和敵人,美國要全力以赴在亞太去對抗中共。以前美國可以輕鬆地對抗兩場戰爭,現在感覺困難了。所以美國一直在要求歐洲人自己承擔歐洲安全的主要責任,美國國防部長海格塞斯直接就明說了這個問題。
郭君說,國際地緣政治的現狀和版圖,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美歐關係、美俄關係和美中關係,都在隨即發生大的轉變。歐洲人食古不化,以為美國還是天生的應該保護歐洲的,美國就應該自己出錢給歐洲當保安,就應該維持原來的不公平的各種貿易關係,這只能導致兄弟間的雙方關係緊張和破裂。
俄羅斯傷及國本 入侵歐洲夢碎
獨立電視製片人李軍在《菁英論壇》表示,俄烏戰爭本質上是一場歐洲的戰爭,俄羅斯是對整個歐洲安全的威脅。歐盟也好、歐洲國家也好,包括法國,德國等,它們話說的挺好聽的,但是如果你要去看實際的數據,你會發現現實是很殘酷的。比如,拜登說美國給予烏克蘭2000多億美元的支援,也有說實際上大概有3000億,不過澤連斯基說,實際收到美國三年的支持大概是700億多一點。美國給武器是很多,但是給了很多限制。
根據歐洲公布的數據,三年歐洲撥款大概700億歐元財政和人道主義方面的援助,620億歐元的軍事援助,這是口頭上的。澤連斯基不止一次說,歐洲的承諾和實際差距太大了。而且澤連斯基也說過,歐洲一些國家為了利益,還在大量地買俄羅斯的產品。有一個機構統計數據顯示,三年來,歐洲一些國家僅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就達到2000億歐元。德國買俄羅斯石化產品的錢,可以支援俄羅斯打79天戰爭,法國購買的石油天然氣可以支援俄羅斯打44天,十多個歐洲國家僅僅購買俄羅斯天然氣這一塊,就可以支援俄羅斯打一年半。
杜文在《菁英論壇》表示,歐洲對烏克蘭的援助,是各自有各自的算計。用一個比喻來說,就好比說一家人有兄弟多人,平時大家是各自分家過日子,如今老爹病重,在對於如何分擔醫藥費、伺候這個問題上,大家是彼此觀望。美國人是老大,財大氣粗最有錢,其他兄弟們實力上不如他,所以就是你看我、我看你,很明顯不太大方。但是無論如何,你也不能看著老爹在病床上躺著,有病不醫。怨氣歸怨氣,彼此不滿意這是一定的,矛盾一定是有的,但是病還得治,錢還得花。
杜文說,俄羅斯現在是否還有野心和能力入侵歐洲,要分時間段來看。俄羅斯這個大國沙文主義軍事擴張戰略意圖,是包括普京在內的很多俄羅斯人共有的一個意識形態,它具有非常大的民意基礎,這個一直沒有變。
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前,俄羅斯對於入侵歐洲、恢復蘇聯那是有野心、有實力的,至少它自己這麼認為。現在它是野心有餘實力不足。對於這個問題,不僅僅是新聞觀察的問題了,它還有軍事情報方面的考量。我們看到,北約對於俄羅斯的軍事情報收集能力,一直都是很強的,對於俄羅斯軍事意圖、國家戰略這些問題,北約是了若指掌的。
杜文說,從目前北約方面公布出來的有關報告來看,俄羅斯對於波羅的海三國、對於波蘭,以及其它一些東歐國家,戰略意圖是非常明顯的。至於能力,烏克蘭人已經讓俄羅斯幾乎喪失了進攻的能力。俄羅斯男性青壯年在戰場上的損失太大了,傷了國本了,目前看,他們已經喪失入侵歐洲的能力了。
新唐人、大紀元推出的新檔電視節目《菁英論壇》,是立足於華人世界的高端電視論壇,該節目將彙集全球各界精英,聚焦熱點議題,剖析天下大勢,為觀眾提供有關社會時事和歷史真相的深度觀察。
本期《菁英論壇》全部內容,敬請線上收看。
《菁英論壇》製作組
轉載和引用《菁英論壇》文章 ,請保持原文內容,並標明出處。
(責任編輯:李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