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通脹率回彈 哪五項民生費用漲幅最大?

2025年02月18日美國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18日訊】美國今年1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上年相比又上升到3.0%,高於前月的2.9%。這個結果出乎金融市場和經濟學家的預期。
這次通脹的回彈讓美國消費者感到失望,他們原本期待通脹和高物價都在下降。
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的報告,近12個月來民生費用中通脹率最高的五個品項依序是:汽車保險(漲11.8%)、機票 (漲7.1%)、處方藥(漲 4.5%)、租金(漲4.2%)、住房(漲3.9%)。
好消息是,該報告指出收入增長了4.1%,這緩解了部分高物價帶來的影響,但同期外出就餐、教育費用和交通費用都上漲超過3%。
摩根大通(J.P. Morgan)財富管理策略師奧登(Ajene Oden)在2月13日的報告中表示,CPI的上升「反映了市場對通貨膨脹壓力與其可能影響貨幣政策的擔憂」。
阿德德姆基金(Ad Deum Funds)負責人德洛倫佐(Jason DeLorenzo)向新唐人英文電視台表示:「通脹居高不下有多種原因。部分是特殊因素,例如雞蛋價格受到禽流感爆發的影響;部分是統計方式的問題,比如住房成本的租約滯後計算。」
然而,一些通脹問題是系統性的。德洛倫佐指出:「自COVID-19疫情以來,政府持續出現巨額赤字。這些赤字通過債券發行間接創造貨幣,進而導致通貨膨脹。」
德洛倫佐舉例:在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政府預算赤字的峰值為1.4萬億美元。他接著說:「從疫情危機走出來時,預算赤字達到3.3萬億美元,且這個赤字緩慢恢復正常。2022年赤字為1.3萬億美元,但到2024年擴大到1.8萬億美元,而當時理論上經濟狀況良好。」
赤字擴大顯著推高了商品價格。然而,投資者擔心短期控制通脹措施可能弊大於利。
德洛倫佐表示,如果川普政府要兌現降低物價的承諾,就必須造成通貨緊縮,這會帶來新的問題。美聯儲可以提高利率使所有商品價格高於既有標價,但這會造成有儲蓄的富人和消費者或無法儲蓄者之間的貧富差距。
他補充說,川普政府更傾向於通過削減開支或增加收入來降低赤字支出,但這也會引發一些問題。
「他們試圖通過政府效率部(DOGE)削減政府支出,通過關稅增加收入,並驅逐消耗公共資金的(非法)移民,」德洛倫佐說,「這應該能降低通脹,但也會減少總需求,可能導致經濟衰退。」
但從個人或群體角度來看,削減開支都能讓美國在財務上處於更有利的位置。
德洛倫佐說,消費者應對通脹的明智之舉是避免非生產性債務,他建議「可以將錢存入高收益儲蓄帳戶,或投資於國債或公司債券等收益型工具,這些工具在通脹高企時會提高收益。」
(記者楊采華編譯/責任編輯: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