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22日訊】對於現代人來說,熬夜已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常態」,專家表示,經常在晚上11點鐘以後睡覺對健康有危害,身體容易出現九大變化。
充足的睡眠對於調節身體機能和代謝至關重要,但是現在很多人因為工作忙、應酬多,不得不擠走睡眠來填補白天不夠用的時間。
而且深夜已成為不少年輕人難得的休閑放鬆時段,即使無所事事,也不願提前睡覺,非得拖到夜深人靜才肯上床。但是長期熬夜對於身體的危害可不小。
廣東省人民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王群表示,從內分泌角度來說,晚上11點以後睡覺就算是熬夜了,經常11點鐘以後睡覺的話,容易出現以下九大變化。
第一、皮膚會變得比較黃,又比較黑,又黃又黑。
第二,皮膚容易長痘。
第三、可以出現黑眼圈,時間長了以後可以出現眼袋。
第四、可以引起脫髮,頭髮會越來越少,髮際線後移,頭頂頭髮稀疏。
第五、容易引起內分泌失調,月經不調。
第六、容易臉上長斑。
第七、臉上的皮膚會提前出現鬆弛和皺紋。
第八、容易導致肥胖,體重越來越重。
第九、容易引起記憶力衰退,神經衰弱。
王群建議愛美的女士,想要不花錢就讓皮膚變好,就是睡好覺,不要熬夜。
據了解,皮膚在晚上10-11點進入保養狀態,長時間熬夜,人的內分泌與神經系統會失調,使皮膚乾燥、彈性差、皮膚暗沉,出現暗瘡、粉刺。如果長期熬夜,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眼周就常見黑眼圈,面色就不會好看。
另外,熬夜的人交感神經在夜晚保持興奮,到了白天就會出現沒精神、頭昏腦漲、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等。時間長了,就容易出現神經衰弱、失眠等問題。
而且經常處於熬夜、疲勞、精神不振的狀況,人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容易生病。
(責任編輯: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