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時間2025年02月26日訊】近日,川普政府提出計劃,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製造的船舶徵收高額費用,並要求部分美國產品必須通過美國船隻運輸。這項計劃旨在應對中共在海運、物流及造船業的不公平競爭,遏阻中共的海事野心。
2月21日,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宣布,將對中國海事、物流、造船等領域採取的限制措施徵詢公眾意見。
該計劃旨在應對中共在海運、物流及造船業的不公平競爭,並挑戰中共的海事野心。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這是現在美國貿易代表處的理由,主要是基於中共,就是它的造船業,基本上都是國家補助的,所以是一個不公平的一個狀態。那麼,國家補助讓它的船廠,就是可以供應比較便宜的貨輪給海運公司,那海運公司因為取得的固定成本比較低,所以運費也會降低。那對其他國家造成不公平的競爭。」
美國貿易代表署提出一項提議,包含對進入美國港口的中國製船舶,徵收100萬美元的稅款。
美國聖托馬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因為等於說它成本會上升嘛,那在成本上升的條件之下,基本上它的貿易量就會下降。即便那個成本上升只是少量的上升,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川普政府也提議,初期至少1%出口美國產品的海運商船,必須為美國籍、且由美國業者營運,此後逐步增加比率,在七年後達到15%,最終也將包含船舶須由美國打造的規定。
葉耀元:「就中國過去就是靠美國去賺這個美中貿易的錢的這個區塊,會產生一些斷裂,也會造成中國會有很多的公司,可能會因為這樣的關係而產生一些,生意造成一些阻礙。」
中共商務部則對此表達批評和反對。
蘇紫雲:「美國商務部貿易代表署的301條款,是更深入的去解析後面的整個市場結構,跟供應商的結構判定,的確就是從中共的各個五年計劃都可以看得出來。它對於航運業,還有就是所謂的造船業的補助。這種政府過度的補助,當然就構成了不公平的原因。」
美國貿易代表署這項提議,是源自於一項美國政府針對中共在海事、物流和造船領域的301貿易調查,始於拜登時期,並在川普總統就職的前四天公布報告。
報告得出的結論是,中共通過不公平手段壟斷海運、物流和造船業,削弱全球競爭,並大幅擴大市場份額,需要採取「迫切行動」來解決該問題。
葉耀元:「美國其實是在用很多各式各樣不同的方式在去阻礙,讓兩個國家更進一步脫鉤。只是他不是瞬間脫鉤,他是一步一步來做,所以這個脫鉤的態度很明顯。」
1999年,中國在全球造船市場的份額不到5%,而截至2023年,已超過50%。
蘇紫雲:「2012年的時候,全球的航運遇到危機,那習近平正好就任,他就用大造海軍船艦的方法,來挽救中國的造船業。所以他就是這樣搭著國家戰略,扶植航運業,還有造船業,所以才現在變成目前這樣的狀況。」
今年1月,前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美國商用造船業在全球排名第19位,每年建造的船舶不足五艘,而中國每年建造超過1,700艘船隻。
葉耀元:「也就是說,你整個運輸的生意會被中共給壟斷,這是中共想要達到的目的,你如果讓中共達到這樣的目的的話,是不是基本上未來在海運上面,都是透過中共來做話語權,所以這個就是為什麼美國現在一直在這個區塊裡面,在跟中國(中共)處處相對碰。」
蘇紫雲:「目前看起來,其他國家大概不會針對美中的港口服務跟造船業去介入。只是會提早準備。那第二個各國航運業,也在思考就分散造船的來源。因為中共他的人口紅利也逐步的變成負值。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共造船業未來成本會提高。」
目前,全球商船建造業由中國、韓國和日本三國主導,合計市場份額超過90%。
編輯/孟心琪 採訪/易如/T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