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11月4日讯】
一、“好读书,不求甚解”
陶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他是华夏妇孺皆知的人物,直到今天,他还是一种高尚精神和伟大人格的象征。可他的《五柳先生传》,并不是每个人都读懂了的,尤其是那句千古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理解清楚了的。
这篇《五柳先生传》,全篇用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不”字。“不”,否定之辞也,那意思就是要来点琵琶反弹,反其道而行之。 “不”之含义,诚是“无为”;而其用意,正是“有为”而发,恰如《老子》所说:“当其无,有有之用。”王夫之在《船山遗书》里谈得很精到,他认为:所谓 “无””、“不”者,正是对现有的东西非常愤激,要来个坚决否定和破除。这话很有道理。请看: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了出名,到处自吹自擂;甚至花钱买通史官,以期在浩瀚的史书里占个“豆腐块”篇幅,让自己流芳百世;有的人还老百姓的血汗钱,雇外国人为自已写传,花公款出版,以期身后美名远扬呢。就连名山大川或风景胜地,甚至罗汉的脸蛋、腋窝和脚板心儿,也刻下了某人到此一游。直弄得胖罗汉全身发麻,满脸苦笑。所以,千百年来,许多人就像追逐“利”那样追求“名”,甚至要名利双收。管他是虚名、假名、名不副实、名存实亡呢,只要是名声在外、名列前茅、名垂千古就行。且看中共恶党的魁首如江贼民者,字如猪蹄之迹,偏要四处爬题,丑恶之极。
所以,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多用“不”字,以示警也。
陶渊明真怪!他不想出名,他甚至很健忘,连自己是哪里人氏,姓啥名谁都搞忘了。其实他完全可以卖弄一番嘛.他的诗文写得那么好,他的官也做过好几年,他的人缘和人品也不错,自我吹嘘一番,谈一点有关自己小名和大名的来历,聊一些有关“渊明”和“潜”这两者的关系,渲染一下儿时的浪漫情节,描绘一下自己的辉煌人生…怎么不可呢?他还有一个应该炫耀的地方:他的家乡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杰地灵,山青水秀。这样不正可以反衬出他的光辉和伟大吗?他更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地方,那就是他的曾祖父陶侃。他完全可以向世人和后人夸耀:“首先,我曾祖父的官大,他历任湘、广、荆州刺史,封长沙郡公。总管八州军事调遣”;其次,“我曾祖父的功大,苏峻叛晋,建康失守,温峤推他为盟主,镇压并击杀苏峻,为东晋的存在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有,“我曾祖父的名气大.他果敢善战,战功赫赫;他勤俭节约,竹头木屑,皆储以备用”,等等,等等。可陶渊明就是只字不提这些辉煌历史,尤其是在晋宋时代,在那个非常重家族门第、重自身名气的岁月里.陶渊明先生却这样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岂不是太不可思议了吗?江贼名还故意隐瞒汉奸出身,谎称是烈士子弟呢!
渊明先生言“好读书,不求甚解”。究竟作何解?还是清人仇兆鳌讲得好,他在《古文析义》序里说:渊明所说的“甚”,意为“穿凿附会失其本旨”。原来渊明的意思是,读书时,不要钻牛角尖,更不要牵强附会,特别是读文学作品,不必将每句话看得那么死板,也正是《孟子》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其实,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并非“不求深解”,更不是“甚么解释都不求”。他在《南村》诗里还讲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可见,对于字、词、句的本来意义,他是很想弄个水落石出的。
不牵强附会,不藉题发挥,不断章取义,不无中生有,才是陶渊明的本意呢。
【文化漫步】解读陶渊明:淡泊名利 浩然正气
二、“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的这种精神,这种正气,激励着千千万万华夏后来人。唐代的李白,正是在渊明精神的鼓舞下,写成了“安能摧眉折腰事贵权,使我不得开心颜。”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要往上爬,须得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代价就是要折腰,将腰折弯甚至折断,让所有的骨节都成为软骨、脆骨,也就是要人变成一条虫──无脊椎动物类的可怜虫!
然而,这还不是最高昂的代价呢,更有甚者,古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要想升官发财,就得为主子舐痔疮。舐得越多,收获越大,在《庄子‧列御寇》里记载道:“秦王有病召医,存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
有趣得很,今人讽刺共党下官,巴结上官,也名之为“舐屁股”,在某些地区的方言里,人们还经常用这个词儿,来描绘那些“摧眉折腰”以侍奉中共上官的人,真可谓渊源有自!
近来中共糕(高)官习近平,手捧江贼民的两本输(书),违情背理的送给外国一位元政要,目的也是为了争权夺利、邀名窃誉。却没料到因此而创下国际笑柄。习近平的抱粗腿、舐屁股的丑态和政治立场,暴露无遗。一位命理学家讲:“泽与贼同音,习与息同音,书与输同音,所送出的那两本书,又全是早先写的老书。这些凑到一起,意味着:江泽民与习近平二人,都输了,连老本都输了。他们就要息而灭之了!此事决非偶然。”
在历史上,奸臣和忠臣的一个很大区别,就在于:是否有腰杆--笔直的腰杆;是否有骨气──刚正的节操。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忠臣、直臣往往很清苦。奸臣、佞臣往往官运亨通,但也很难亨通到底,并且定会遗臭万年。像陶渊明那样的骨鲠之臣,竟然丢了饭碗,失了俸禄。过着十分清苦的农村生活。
但是!渊明至少认认真真地活过!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活过!所以他没有枉度此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人!他是一位大写的人!
我们可以质问中共制下的一切贪官污吏、御用文人:“你们活了大半辈子,有几个象陶渊明那样:曾经堂堂正正的象个人样?”
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食官场中的“嗟来之食”,正应了中国人的理念和决心:“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毋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陶渊明的英灵,将同他的诗文一样,万古长存!
【文化漫步】解读陶渊明:淡泊名利 浩然正气
三、陶渊明的浩然正气
陶渊明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纪元365年),在他三十岁前,正是东晋王朝相对安定的时期。陶家虽然已趋衰落,但毕竟是当地数一数二的望族,所以江州刺吏,曾任命他为江州祭酒从事(官职名)。可是,他无法忍受官场的那一套,看不惯衙门的那些人,换了几个地方,变了几个位置,还是不让上司满意。后来,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上级委任他做地方官。要知道,在东晋、南朝时代,做地方官是最有油水、最有捞头的,渊明本人也动了心,想在为官期间,多攒一点钱以供日后隐居之用,所以他在东晋义熙元年(405年)做了彭泽令。然而他心不黑,脸不厚,胆不大。实在下不了狠心:去盘剥百姓;所以发出感叹:“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并把这两句话写进《归去来兮辞》序里,那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又冷又饿,却不愿干违背良心的事情,那样做,心里非常痛苦。”结果,他没有大捞一把,没有“闷声发大财”,他保持了自己的清白与高洁。
旧时为官之道,往往在于阿谀奉承。历史上有不少“榜样”在前。中国古代典籍,还记载了阿谀奉承的三部曲呢。不信,您看《尔雅‧释训》里说:“夸毗,体柔。”唐代学者孔颖达注解道:“屈己卑身求得于人,曰体柔。”意思是说,要点头哈腰,低三下四,才能被人喜爱。这就是奉承的第一部曲,我们归之为 “弯腰杆”;另外,《尔雅‧释训》又说:“戚施,面柔也。“汉代学者毛亨注:“戚施,不能仰者。”郑玄注:“戚施,面柔也,下人以色,不能仰也。”意思是说:见到人后,应该低着头,满脸堆笑,甜甜蜜蜜,这是奉承的第二部曲,我们命名为“陪笑脸”;《尔雅‧ 释训》接着又说:“迮途,口柔也。”郑玄注:“口柔,常观人颜色而为之辞。”意思是说,说话时要察言观色,投其所好,拣对方最喜欢的说,这就是奉承的第三部曲,我们命名为“献美言”。这三部曲,中共官场上,有许多人做得很地道,所以飞黄腾达。
可是,这三点陶渊明都没有做到。首先,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可见他是不愿“弯腰杆”的;其次,他骂督邮和县吏为“乡里小人”,所以他谈不上 “献美言”;还有,他听说对方要他整装迎接督邮时,竟然发出愤慨和感叹,根本没有“陪笑脸”。这三者他都没有做到。可见他的吹、拉、拍捧之术,毫不具备,自然不被留用,更谈不上提拔了。
官场容不下陶潜。我呸!陶潜还看不惯官场哩。所以,与其被人排挤,遭人暗算,还不如拂袖而去,一走了之。就这样,他永远结束了仕宦生活。这一年他不过四十一岁。他不仅没有在四十岁之前升大官,也没在四十岁以前发大财。可见他在“不惑”之年,仍然“惑”着,根本没有开窍。至少,在中共制下的许多人眼里,是这么看的。
陶渊明在弃官之前,就向往田园生活。东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他因母丧离职,与堂弟敬远同居田舍。并参加农业劳动,退居以后,他的生活也只能是小康状态。然而,这种小康状态,未能维持多久,到了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家里失火,把八九间草屋全烧光了。于是全家搬居船上。生活每况愈下,尤其是在他五十四岁那一年,先是旱灾,继而又是水灾。粮食无收,全家人一度忍饥挨饿,六十三岁那年,他终于在贫困交加中死去。
陶渊明的早年未尝不是雄心勃勃,指点江山,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是,他进入官场之后.才看穿了这里的恶浊,终于发誓要永远离开,回到家园,回到故土,去享受天伦之乐和自然之美,在山水云霞之中,让自己的心灵保持永久的宁静。
正是由于经历了一般文人所不曾经历过的那种田园生活和参加农业劳动,因此陶渊明的诗文,就有一般文人所没有的清新内容和朴素风格,他所使用的语言,自然到接近口语的程度,在当时辞采华丽的骈俪文盛行的时代,陶渊明独能运用他那朴素简洁的语言,写出了优秀的诗篇和散文,这对以后的文坛和文风,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十分积极的意义。
官场也是“围城”。无官一身轻,自然多了一分愉悦,一分超然。而自然山水便成了另一个天堂和乐土。在这种宁静、纯美的土壤和氛围里生长出来的情愫,总是那么高洁,那么真诚,由此而产生的语言和文章,也就那么清新、淡雅和精美。难怪,《归去来兮辞》写成之后,成为千古绝唱。李格非说:“《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欧阳修更讲:“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苏东坡也对《归去来兮辞》推崇备至。
四、结语
陶渊明之所以被后人尊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真”。他做真人,说真话,做真事,坦坦荡荡,洒洒脱脱。所以他去世之后,千百年来被人怀念,他那首《归去来兮辞》简直就像杜鹃啼血一样,呼唤着纯洁,呼唤着甯静,呼唤着人性的回归,所以后人便将陶渊明与杜鹃相提并论。杜鹃,又名子规鸟,它的叫声很像是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回归到哪里?当然是回归故乡,回归本土,回归到各人初生之处;“人之初,性本善”,返回到本有的善良,找回自己被尘世蒙蔽了、失去了的良心和本性。
赵子栎《杜鹃》诗中说:“杜鹃不是蜀天子,前身定是陶渊明。”方岳在《沁园春赋子规》中也写道:“归来也,问渊明之后,谁是知音?”洪咨夔也有诗云: “不如归去来兮好,百世闻风只杜鹃。”李龙的《杜鹃》更言:“血滴成花不自归,衔悲犹泣在天涯,秋声更比吞声苦,除却渊明劝得谁?”陶渊明一生的刚直、廉洁和善良,受到了诗人们的反复吟唱。周紫芝在《太仓稀米集》中写道:“千秋但有一渊明,肯脱青衫伴耦耕。”赵宏在《淳熙稿》中写道:“杜鹃我岂不知归,渊明正为饥驱去。”
对于美好而又深奥的精神食粮,是需要深入的探讨和深细的咀吟,才能体味得到他的精美。陶渊明在世时,并非名重当时,死后也没有立即引起世人足够的重视。后来才逐渐被人们所珍识,陶渊明的心性和人格,便成了华夏文人的道德华表,成为华夏高尚精神和气节的象征!
一、“好读书,不求甚解”
陶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他是华夏妇孺皆知的人物,直到今天,他还是一种高尚精神和伟大人格的象征。可他的《五柳先生传》,并不是每个人都读懂了的,尤其是那句千古名言“好读书,不求甚解”,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理解清楚了的。
这篇《五柳先生传》,全篇用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不”字。“不”,否定之辞也,那意思就是要来点琵琶反弹,反其道而行之。 “不”之含义,诚是“无为”;而其用意,正是“有为”而发,恰如《老子》所说:“当其无,有有之用。”王夫之在《船山遗书》里谈得很精到,他认为:所谓 “无””、“不”者,正是对现有的东西非常愤激,要来个坚决否定和破除。这话很有道理。请看: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了出名,到处自吹自擂;甚至花钱买通史官,以期在浩瀚的史书里占个“豆腐块”篇幅,让自己流芳百世;有的人还老百姓的血汗钱,雇外国人为自已写传,花公款出版,以期身后美名远扬呢。就连名山大川或风景胜地,甚至罗汉的脸蛋、腋窝和脚板心儿,也刻下了某人到此一游。直弄得胖罗汉全身发麻,满脸苦笑。所以,千百年来,许多人就像追逐“利”那样追求“名”,甚至要名利双收。管他是虚名、假名、名不副实、名存实亡呢,只要是名声在外、名列前茅、名垂千古就行。且看中共恶党的魁首如江贼民者,字如猪蹄之迹,偏要四处爬题,丑恶之极。
所以,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多用“不”字,以示警也。
陶渊明真怪!他不想出名,他甚至很健忘,连自己是哪里人氏,姓啥名谁都搞忘了。其实他完全可以卖弄一番嘛.他的诗文写得那么好,他的官也做过好几年,他的人缘和人品也不错,自我吹嘘一番,谈一点有关自己小名和大名的来历,聊一些有关“渊明”和“潜”这两者的关系,渲染一下儿时的浪漫情节,描绘一下自己的辉煌人生…怎么不可呢?他还有一个应该炫耀的地方:他的家乡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杰地灵,山青水秀。这样不正可以反衬出他的光辉和伟大吗?他更有一个值得骄傲的地方,那就是他的曾祖父陶侃。他完全可以向世人和后人夸耀:“首先,我曾祖父的官大,他历任湘、广、荆州刺史,封长沙郡公。总管八州军事调遣”;其次,“我曾祖父的功大,苏峻叛晋,建康失守,温峤推他为盟主,镇压并击杀苏峻,为东晋的存在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还有,“我曾祖父的名气大.他果敢善战,战功赫赫;他勤俭节约,竹头木屑,皆储以备用”,等等,等等。可陶渊明就是只字不提这些辉煌历史,尤其是在晋宋时代,在那个非常重家族门第、重自身名气的岁月里.陶渊明先生却这样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岂不是太不可思议了吗?江贼名还故意隐瞒汉奸出身,谎称是烈士子弟呢!
渊明先生言“好读书,不求甚解”。究竟作何解?还是清人仇兆鳌讲得好,他在《古文析义》序里说:渊明所说的“甚”,意为“穿凿附会失其本旨”。原来渊明的意思是,读书时,不要钻牛角尖,更不要牵强附会,特别是读文学作品,不必将每句话看得那么死板,也正是《孟子》所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其实,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并非“不求深解”,更不是“甚么解释都不求”。他在《南村》诗里还讲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可见,对于字、词、句的本来意义,他是很想弄个水落石出的。
不牵强附会,不藉题发挥,不断章取义,不无中生有,才是陶渊明的本意呢。
【文化漫步】解读陶渊明:淡泊名利 浩然正气
二、“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的这种精神,这种正气,激励着千千万万华夏后来人。唐代的李白,正是在渊明精神的鼓舞下,写成了“安能摧眉折腰事贵权,使我不得开心颜。”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要往上爬,须得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代价就是要折腰,将腰折弯甚至折断,让所有的骨节都成为软骨、脆骨,也就是要人变成一条虫──无脊椎动物类的可怜虫!
然而,这还不是最高昂的代价呢,更有甚者,古书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要想升官发财,就得为主子舐痔疮。舐得越多,收获越大,在《庄子‧列御寇》里记载道:“秦王有病召医,存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
有趣得很,今人讽刺共党下官,巴结上官,也名之为“舐屁股”,在某些地区的方言里,人们还经常用这个词儿,来描绘那些“摧眉折腰”以侍奉中共上官的人,真可谓渊源有自!
近来中共糕(高)官习近平,手捧江贼民的两本输(书),违情背理的送给外国一位元政要,目的也是为了争权夺利、邀名窃誉。却没料到因此而创下国际笑柄。习近平的抱粗腿、舐屁股的丑态和政治立场,暴露无遗。一位命理学家讲:“泽与贼同音,习与息同音,书与输同音,所送出的那两本书,又全是早先写的老书。这些凑到一起,意味着:江泽民与习近平二人,都输了,连老本都输了。他们就要息而灭之了!此事决非偶然。”
在历史上,奸臣和忠臣的一个很大区别,就在于:是否有腰杆--笔直的腰杆;是否有骨气──刚正的节操。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忠臣、直臣往往很清苦。奸臣、佞臣往往官运亨通,但也很难亨通到底,并且定会遗臭万年。像陶渊明那样的骨鲠之臣,竟然丢了饭碗,失了俸禄。过着十分清苦的农村生活。
但是!渊明至少认认真真地活过!像一个真正的人那样活过!所以他没有枉度此生!他是一位真正的人!他是一位大写的人!
我们可以质问中共制下的一切贪官污吏、御用文人:“你们活了大半辈子,有几个象陶渊明那样:曾经堂堂正正的象个人样?”
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食官场中的“嗟来之食”,正应了中国人的理念和决心:“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毋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陶渊明的英灵,将同他的诗文一样,万古长存!
【文化漫步】解读陶渊明:淡泊名利 浩然正气
三、陶渊明的浩然正气
陶渊明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纪元365年),在他三十岁前,正是东晋王朝相对安定的时期。陶家虽然已趋衰落,但毕竟是当地数一数二的望族,所以江州刺吏,曾任命他为江州祭酒从事(官职名)。可是,他无法忍受官场的那一套,看不惯衙门的那些人,换了几个地方,变了几个位置,还是不让上司满意。后来,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上级委任他做地方官。要知道,在东晋、南朝时代,做地方官是最有油水、最有捞头的,渊明本人也动了心,想在为官期间,多攒一点钱以供日后隐居之用,所以他在东晋义熙元年(405年)做了彭泽令。然而他心不黑,脸不厚,胆不大。实在下不了狠心:去盘剥百姓;所以发出感叹:“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并把这两句话写进《归去来兮辞》序里,那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又冷又饿,却不愿干违背良心的事情,那样做,心里非常痛苦。”结果,他没有大捞一把,没有“闷声发大财”,他保持了自己的清白与高洁。
旧时为官之道,往往在于阿谀奉承。历史上有不少“榜样”在前。中国古代典籍,还记载了阿谀奉承的三部曲呢。不信,您看《尔雅‧释训》里说:“夸毗,体柔。”唐代学者孔颖达注解道:“屈己卑身求得于人,曰体柔。”意思是说,要点头哈腰,低三下四,才能被人喜爱。这就是奉承的第一部曲,我们归之为 “弯腰杆”;另外,《尔雅‧释训》又说:“戚施,面柔也。“汉代学者毛亨注:“戚施,不能仰者。”郑玄注:“戚施,面柔也,下人以色,不能仰也。”意思是说:见到人后,应该低着头,满脸堆笑,甜甜蜜蜜,这是奉承的第二部曲,我们命名为“陪笑脸”;《尔雅‧ 释训》接着又说:“迮途,口柔也。”郑玄注:“口柔,常观人颜色而为之辞。”意思是说,说话时要察言观色,投其所好,拣对方最喜欢的说,这就是奉承的第三部曲,我们命名为“献美言”。这三部曲,中共官场上,有许多人做得很地道,所以飞黄腾达。
可是,这三点陶渊明都没有做到。首先,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可见他是不愿“弯腰杆”的;其次,他骂督邮和县吏为“乡里小人”,所以他谈不上 “献美言”;还有,他听说对方要他整装迎接督邮时,竟然发出愤慨和感叹,根本没有“陪笑脸”。这三者他都没有做到。可见他的吹、拉、拍捧之术,毫不具备,自然不被留用,更谈不上提拔了。
官场容不下陶潜。我呸!陶潜还看不惯官场哩。所以,与其被人排挤,遭人暗算,还不如拂袖而去,一走了之。就这样,他永远结束了仕宦生活。这一年他不过四十一岁。他不仅没有在四十岁之前升大官,也没在四十岁以前发大财。可见他在“不惑”之年,仍然“惑”着,根本没有开窍。至少,在中共制下的许多人眼里,是这么看的。
陶渊明在弃官之前,就向往田园生活。东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他因母丧离职,与堂弟敬远同居田舍。并参加农业劳动,退居以后,他的生活也只能是小康状态。然而,这种小康状态,未能维持多久,到了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家里失火,把八九间草屋全烧光了。于是全家搬居船上。生活每况愈下,尤其是在他五十四岁那一年,先是旱灾,继而又是水灾。粮食无收,全家人一度忍饥挨饿,六十三岁那年,他终于在贫困交加中死去。
陶渊明的早年未尝不是雄心勃勃,指点江山,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是,他进入官场之后.才看穿了这里的恶浊,终于发誓要永远离开,回到家园,回到故土,去享受天伦之乐和自然之美,在山水云霞之中,让自己的心灵保持永久的宁静。
正是由于经历了一般文人所不曾经历过的那种田园生活和参加农业劳动,因此陶渊明的诗文,就有一般文人所没有的清新内容和朴素风格,他所使用的语言,自然到接近口语的程度,在当时辞采华丽的骈俪文盛行的时代,陶渊明独能运用他那朴素简洁的语言,写出了优秀的诗篇和散文,这对以后的文坛和文风,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十分积极的意义。
官场也是“围城”。无官一身轻,自然多了一分愉悦,一分超然。而自然山水便成了另一个天堂和乐土。在这种宁静、纯美的土壤和氛围里生长出来的情愫,总是那么高洁,那么真诚,由此而产生的语言和文章,也就那么清新、淡雅和精美。难怪,《归去来兮辞》写成之后,成为千古绝唱。李格非说:“《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欧阳修更讲:“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苏东坡也对《归去来兮辞》推崇备至。
四、结语
陶渊明之所以被后人尊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真”。他做真人,说真话,做真事,坦坦荡荡,洒洒脱脱。所以他去世之后,千百年来被人怀念,他那首《归去来兮辞》简直就像杜鹃啼血一样,呼唤着纯洁,呼唤着甯静,呼唤着人性的回归,所以后人便将陶渊明与杜鹃相提并论。杜鹃,又名子规鸟,它的叫声很像是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回归到哪里?当然是回归故乡,回归本土,回归到各人初生之处;“人之初,性本善”,返回到本有的善良,找回自己被尘世蒙蔽了、失去了的良心和本性。
赵子栎《杜鹃》诗中说:“杜鹃不是蜀天子,前身定是陶渊明。”方岳在《沁园春赋子规》中也写道:“归来也,问渊明之后,谁是知音?”洪咨夔也有诗云: “不如归去来兮好,百世闻风只杜鹃。”李龙的《杜鹃》更言:“血滴成花不自归,衔悲犹泣在天涯,秋声更比吞声苦,除却渊明劝得谁?”陶渊明一生的刚直、廉洁和善良,受到了诗人们的反复吟唱。周紫芝在《太仓稀米集》中写道:“千秋但有一渊明,肯脱青衫伴耦耕。”赵宏在《淳熙稿》中写道:“杜鹃我岂不知归,渊明正为饥驱去。”
对于美好而又深奥的精神食粮,是需要深入的探讨和深细的咀吟,才能体味得到他的精美。陶渊明在世时,并非名重当时,死后也没有立即引起世人足够的重视。后来才逐渐被人们所珍识,陶渊明的心性和人格,便成了华夏文人的道德华表,成为华夏高尚精神和气节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