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珍:买车需睁亮眼

2010年02月09日评论
【新唐人2010年2月9日讯】去年政府为了刺激汽车市场的买气,提出2,000c.c.以下车款免收货物税的方案,随着汽车货物税减免截止日的逼近,许多民众纷纷赶在年底前下单买车,各车厂也推出各项优惠方案来提升买气。为了要了解汽车销售的市场情况,我先上网搜寻民众在购车过程中,常发生的情况,接着我实际以消费者的身份到二手车市场与新车销售点去体验,结果让我感到非常不可思议,台湾的汽车销售竟然处于非常落后的年代,这让许多的消费者在买卖过程产生许多不愉快。

以二手车销售为例,台湾目前已有车厂在推展二手车认证的服务,而实际上二手车商在展场中,虽然打着认证车的品质保证,但也不是所有的车子都通过认证,但消费者若不注意,在买卖过程中就常常被骗,如调校里程数、隐瞒车辆来源,重新烤漆车当作原厂烤漆车卖…等,因此也发生许多的买卖纠纷。再看价格的认定,由于车商对于车价自有一套计算方式,但却从未向消费者公开,因此,消费者购车过程胆颤心惊,购车策略除了砍价还是砍价。

那新车的买卖纠纷是否就比较少呢?新车在品质上问题并不大,但在买卖过程中,因为买贵产生与业代间的不愉快,甚至是撕破脸在网路上的分享中很常见。消费者为什么会“觉得”买贵呢?因为购车过程价格空间差很大,消费者抓准了这一点,也就用变相的方式叫业代送东西,懂得个中道理的可以跟业代“ㄠ”许多东西,不了解门道就“ㄠ”得很少。因此购车达人就建议网友购车前必须先做足功课,包括上网了解车子的各项性能介绍,到各车款的讨论版了解车主的使用心得,甚至可以查询车主与业代洽谈的诀窍及车价,或直接请网友推荐可靠的业代。

台湾车商与消费者的购车过程还是不够文明,如此不文明的购车过程大家似乎也习以为常,甚至认为理所当然。汽车的买卖过程,由于资讯不对称,使得消费者对买卖过程的期望与实际比较后发现相当大的落差。因为存在这么大的落差,消费者只好自己寻求自保,在讨论区分享购车经验、使用心得、议价方法等等。消费者进步很快,但车商的改善行动却如牛步。车商应该可以重新思考,与消费者同步,去了解他们在想什么、他们要什么、他们不要什么…,买卖改用空车加购的方式,让买卖更加透明,收起保护伞让加购服务与其他小厂竞争,或是跟小厂形成服务联盟,改进不文明的买卖过程,才能让消费者得到安心与保障

本文分析不代表新唐人观点

—— 转自《大纪元》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