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0年2月14日讯】美国对台湾的军售案,由于涉及两岸关系与美中、美台关系,因此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一般认为,最近一次的美国对台军售将冲击美中关系,或认为奥巴马的军售象征美国对中共的态度转硬,是否如此,将在达赖喇嘛即将访美的行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印证。另外,美中贸易磨擦加剧,焦点议题是人民币汇率问题,美国一直希望人民币升值,因此,军售及达赖也可能是美国提高谈判筹码的手段。
对于两岸关系,有学者认为,军购能增加台湾的防卫能力以及与对岸谈判的筹码,不致使台湾完全处于弱势。目前,中共虽然对此军售案多次发表抗议,但是对象乃是美国,对于台湾政府,批评较少,可见其并不想破坏目前两岸的和缓关系,反而是想藉批美以捍卫主权之名,稳固其在国内统治之实。
对于台湾,虽然在项目上,无法多加置喙,但军购案有助于维持和美国的关系。就美国本身而言,军售案必须符合国家利益,一方面有助于维持军火工业,刺激经济;在西太平洋,也可促进权力平衡;但是另一方面,考虑不过度刺激中共,因此无法出售一些尖端的项目,如F-16C/D型战机、柴油动力潜舰。唯台湾必须注意,美国在台湾海峡想退居第二线的用意。
在军售案中,除了可见内部政经目的是一个重要考量之外,“权力平衡”也仍然深深影响决策者和学者。“权力平衡”是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学派认为维持国际秩序的最有效作法,20世纪的美苏冷战,即被视为是有效的“恐怖平衡”。
但是,“权力平衡”也有严重的负面作用,常会令国家陷入所谓的“安全困境”,也就是当一国增加军备时,在无法确定其意图之情况下,会刺激其他国家也增加军备,尤其是向来不友好之国家。如此一来将造成恶性循环,国家将无法有真正的安全感,也将永远花费钜资在军备上。
美苏冷战结束后,便致力裁减核武,在1991年7月,苏联与美国签署了〈裁减和限制战略武器条约〉(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期限至2009年12月5日止。2009年初,美俄双方为制定新条约进行谈判,虽尚未能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但是欧巴马对于无核化的目标相当坚定。
正当裁减军事经费是世界的潮流,中共却反其道而行,进行军事现代化,每年军事支出以两位数成长,加上中国的资讯一向不公开透明,使得世界对于中共的意图,皆存诸多疑虑,往往造成军备竞赛。中共的军备增加,容易造成周边国家忧虑,像印度之类的国家也就纷纷充实军备,结果又引发巴基斯坦的动作,自此区域中陷入无解的安全困境。
日前,印度发展长程飞弹及进行多国军演就是一例。此次中共威胁要对美国进行制裁和报复,包括向美国的潜在对手出售武器。在此情况下,国际将永远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人人终究将成为输家。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 转自《大纪元》
对于两岸关系,有学者认为,军购能增加台湾的防卫能力以及与对岸谈判的筹码,不致使台湾完全处于弱势。目前,中共虽然对此军售案多次发表抗议,但是对象乃是美国,对于台湾政府,批评较少,可见其并不想破坏目前两岸的和缓关系,反而是想藉批美以捍卫主权之名,稳固其在国内统治之实。
对于台湾,虽然在项目上,无法多加置喙,但军购案有助于维持和美国的关系。就美国本身而言,军售案必须符合国家利益,一方面有助于维持军火工业,刺激经济;在西太平洋,也可促进权力平衡;但是另一方面,考虑不过度刺激中共,因此无法出售一些尖端的项目,如F-16C/D型战机、柴油动力潜舰。唯台湾必须注意,美国在台湾海峡想退居第二线的用意。
在军售案中,除了可见内部政经目的是一个重要考量之外,“权力平衡”也仍然深深影响决策者和学者。“权力平衡”是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学派认为维持国际秩序的最有效作法,20世纪的美苏冷战,即被视为是有效的“恐怖平衡”。
但是,“权力平衡”也有严重的负面作用,常会令国家陷入所谓的“安全困境”,也就是当一国增加军备时,在无法确定其意图之情况下,会刺激其他国家也增加军备,尤其是向来不友好之国家。如此一来将造成恶性循环,国家将无法有真正的安全感,也将永远花费钜资在军备上。
美苏冷战结束后,便致力裁减核武,在1991年7月,苏联与美国签署了〈裁减和限制战略武器条约〉(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期限至2009年12月5日止。2009年初,美俄双方为制定新条约进行谈判,虽尚未能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但是欧巴马对于无核化的目标相当坚定。
正当裁减军事经费是世界的潮流,中共却反其道而行,进行军事现代化,每年军事支出以两位数成长,加上中国的资讯一向不公开透明,使得世界对于中共的意图,皆存诸多疑虑,往往造成军备竞赛。中共的军备增加,容易造成周边国家忧虑,像印度之类的国家也就纷纷充实军备,结果又引发巴基斯坦的动作,自此区域中陷入无解的安全困境。
日前,印度发展长程飞弹及进行多国军演就是一例。此次中共威胁要对美国进行制裁和报复,包括向美国的潜在对手出售武器。在此情况下,国际将永远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之下,人人终究将成为输家。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 转自《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