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12月19日讯】钟是佛教礼仪中的重要法器,在名刹古寺里,高大的钟楼,增添了寺院的威严。永乐大钟也不例外,钟身铸满了,佛教经咒。铸造工艺之高超堪称“世界之最”。
古代有很多脍炙人口描写“钟声”的诗句,如:唐代诗人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杜甫的“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王维的“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都此寂,但余钟磬音。”等。诗中那万籁俱寂中的悠悠钟声,千百年来一直令人心旷神怡、倾心向往。
(网络图片)
永乐大钟系明代永乐年间铸造,是中国最大的钟,享有“古代钟王”之誉。现在悬挂在北京西郊大钟寺(原觉生寺)的钟楼里,据说是明朝燕王朱棣(明成祖)攻下南京后,改年号为“永乐”,迁都北京,按照《太祖实录》里“唯功大者钟大”的规矩来铸造这举世无双的大钟。
永乐大钟有趣的传说
一说永乐大钟是明成祖朱棣为了赎罪而铸的。由于明成祖一生杀害了不少人命,自许罪孽深重,于是想藉佛法去减消罪行,故此铸造永乐大钟,并在上面铸上约23万字的佛经以及所有佛尊、菩萨和神僧之名号。根据说法,每诵念一位佛僧的名号,就能超脱一劫;每敲击一次钟声,就等于念了一遍所铸的经文,以此赎罪。
另一说法为明成祖对自己派遣郑和下西洋、倡议编纂永乐大典和迁都北京的文治武功十分满意,于是便传令铸制一具大钟以作纪念,便成为日后的永乐大钟。
每逢新年,大钟寺都要敲响永乐大钟,辞旧迎新。大钟寺,原名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年正月(公元1733年),两年后建成。因寺内存有一口明代永乐年间铸的大钟(永乐大钟),所以俗称大钟寺。当年的大钟寺“右隔城市之嚣,左绕山川之胜,为寂静清修之地”。现如今,这里的喧嚣程度堪比西单王府井,北京城摊大饼的功夫真是令人乍舌。
(网络图片)
大钟寺自始便有一股皇家气派,山门上高悬一块青石匾额,上刻9条穿云飞龙,正中为雍正帝御笔“敕建觉生寺”。那个时候,每逢久旱无雨,皇帝必定亲赴寺里拈香祈雨,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固定的祈雨场所。大钟寺不但是佛教徒的佛事场所,同时又是享誉京城的八大传统庙会之一。
永乐大钟铸于明京师铸钟厂,钟铸成后存放在内府职掌机构汉经厂。永乐年间,遇到万寿圣节等节日,都有汉经厂主持敲钟作佛事。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大钟被移到万寿寺,每天由六个和尚敲钟。天启年间,时局动荡,大钟被弃于地上。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钟被移至觉生寺,并专门修建一座上圆下方的两层钟楼,用以悬挂大钟。直到干隆八年(1743年),移钟工程才最后完成。
(网络图片)
中国钟王——永乐大钟
永乐大钟用铜、锡、铅合金铸成,通体褚黄,构造合理,工艺精湛,高达6.94米,钟口直径3.3米,造型精美,形体宏伟,历时50O多年,至今仍然钟体光洁,无一处裂缝;音响圆润宏亮,穿透性强,具有明显的音乐效果,钟声可传四五十公里,馀音达2分钟之久。经测量,钟腰最薄处为94毫米,钟唇最厚处为185毫米,重量为46.5吨。
(网络图片)
钟身铸满了、佛教经咒相传为明代书法家沈度的手笔。每当重大法事必击钟10馀下。永乐大钟,以悠久的历史、精湛的铸造工艺、第一流的声学特性,标志着我国古代在冶炼铸造、声学等方面的技术已达到极高的水平,同时也以其灿烂的书法艺术和佛教艺术,驰名中外。
据冶金部门分析,该钟配方科学,钟体强度达最佳值,故受撞五百多年,仍完好如初。此钟的悬挂方法符合力学原理,悬钟木架采用八根斜柱支撑,合力向心,受力均匀,大钟悬挂在主梁上,全靠一根长一米、高14釐米、宽6.5匣米的铜穿钉,穿钉虽承受几十多吨的剪应力而安然无恙。
永乐大钟上的铭文钟体内外皆铸有阳文楷书经文,共有22万7千多字,字体工整、坚韧。其中外面为《诸佛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弥陀经》和《十二因缘咒》,里面为《妙法莲花经》,钟唇为《金刚股若经》,蒲牢(钟纽)处刻《楞严咒》等,计有经咒17种,皆汉字楷书,字体工整,古朴道劲,匀称地分布在钟体各处,相传是明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
据专家们概括,永乐大钟有“五绝”:
第一绝——形大量重、历史悠久;
第二绝——永乐大钟是世界上铭文字数最多的一口大钟;
第三绝——音响奇妙优美,有位声学界的权威人士给永乐大钟的钟声下了八个字的评语:“幽雅感人、益寿廷年”;
第四绝——科学的力学结构,永乐大钟的悬挂纽是靠一根与钟体相比显得很小的铜穿钉连接的。别看穿钉很小,却恰恰在它所能承受四十多吨的剪应力范围之内;
第五绝——高超的铸造工艺。
大钟寺的永乐大钟,可以说是一口集我国各类古钟之大成的巨钟。明、清两朝,每逢辞旧迎新之际,大钟寺的和尚都要敲钟108下。据说一是因为一年有 l2个月、24个节气、72个侯;二是因为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敲108下钟,人听了钟声便可消忧解愁。如今,为了保护永乐大钟,同时又能使广大游人欣赏钟王美妙之声,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实行每年正月初一到初三每天敲钟三次,每次敲钟三下。每敲一下钟声可在殿中回荡70秒钟。
(网络图片)
大钟寺的后院就是专门为了永乐大钟而建的双层钟楼。上层圆形,下层方形,楼内有梯盘旋而上,取天圆地方之意。干隆皇帝亲题的“华严觉海”大匾高悬于钟楼之上。
每当辞旧迎新和特殊庆典时刻,中国人总忘不了隆重敲响那口最珍爱的永乐大钟。激越、磅薄、沉雄、嘹亮,带着恍来天外的神秘感和历史深处的沧桑......
古代有很多脍炙人口描写“钟声”的诗句,如:唐代诗人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杜甫的“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王维的“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都此寂,但余钟磬音。”等。诗中那万籁俱寂中的悠悠钟声,千百年来一直令人心旷神怡、倾心向往。
(网络图片)
永乐大钟系明代永乐年间铸造,是中国最大的钟,享有“古代钟王”之誉。现在悬挂在北京西郊大钟寺(原觉生寺)的钟楼里,据说是明朝燕王朱棣(明成祖)攻下南京后,改年号为“永乐”,迁都北京,按照《太祖实录》里“唯功大者钟大”的规矩来铸造这举世无双的大钟。
永乐大钟有趣的传说
一说永乐大钟是明成祖朱棣为了赎罪而铸的。由于明成祖一生杀害了不少人命,自许罪孽深重,于是想藉佛法去减消罪行,故此铸造永乐大钟,并在上面铸上约23万字的佛经以及所有佛尊、菩萨和神僧之名号。根据说法,每诵念一位佛僧的名号,就能超脱一劫;每敲击一次钟声,就等于念了一遍所铸的经文,以此赎罪。
另一说法为明成祖对自己派遣郑和下西洋、倡议编纂永乐大典和迁都北京的文治武功十分满意,于是便传令铸制一具大钟以作纪念,便成为日后的永乐大钟。
每逢新年,大钟寺都要敲响永乐大钟,辞旧迎新。大钟寺,原名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年正月(公元1733年),两年后建成。因寺内存有一口明代永乐年间铸的大钟(永乐大钟),所以俗称大钟寺。当年的大钟寺“右隔城市之嚣,左绕山川之胜,为寂静清修之地”。现如今,这里的喧嚣程度堪比西单王府井,北京城摊大饼的功夫真是令人乍舌。
(网络图片)
大钟寺自始便有一股皇家气派,山门上高悬一块青石匾额,上刻9条穿云飞龙,正中为雍正帝御笔“敕建觉生寺”。那个时候,每逢久旱无雨,皇帝必定亲赴寺里拈香祈雨,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固定的祈雨场所。大钟寺不但是佛教徒的佛事场所,同时又是享誉京城的八大传统庙会之一。
永乐大钟铸于明京师铸钟厂,钟铸成后存放在内府职掌机构汉经厂。永乐年间,遇到万寿圣节等节日,都有汉经厂主持敲钟作佛事。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大钟被移到万寿寺,每天由六个和尚敲钟。天启年间,时局动荡,大钟被弃于地上。雍正十一年(1733年),大钟被移至觉生寺,并专门修建一座上圆下方的两层钟楼,用以悬挂大钟。直到干隆八年(1743年),移钟工程才最后完成。
(网络图片)
中国钟王——永乐大钟
永乐大钟用铜、锡、铅合金铸成,通体褚黄,构造合理,工艺精湛,高达6.94米,钟口直径3.3米,造型精美,形体宏伟,历时50O多年,至今仍然钟体光洁,无一处裂缝;音响圆润宏亮,穿透性强,具有明显的音乐效果,钟声可传四五十公里,馀音达2分钟之久。经测量,钟腰最薄处为94毫米,钟唇最厚处为185毫米,重量为46.5吨。
(网络图片)
钟身铸满了、佛教经咒相传为明代书法家沈度的手笔。每当重大法事必击钟10馀下。永乐大钟,以悠久的历史、精湛的铸造工艺、第一流的声学特性,标志着我国古代在冶炼铸造、声学等方面的技术已达到极高的水平,同时也以其灿烂的书法艺术和佛教艺术,驰名中外。
据冶金部门分析,该钟配方科学,钟体强度达最佳值,故受撞五百多年,仍完好如初。此钟的悬挂方法符合力学原理,悬钟木架采用八根斜柱支撑,合力向心,受力均匀,大钟悬挂在主梁上,全靠一根长一米、高14釐米、宽6.5匣米的铜穿钉,穿钉虽承受几十多吨的剪应力而安然无恙。
永乐大钟上的铭文钟体内外皆铸有阳文楷书经文,共有22万7千多字,字体工整、坚韧。其中外面为《诸佛如来菩萨尊者神僧名经》、《弥陀经》和《十二因缘咒》,里面为《妙法莲花经》,钟唇为《金刚股若经》,蒲牢(钟纽)处刻《楞严咒》等,计有经咒17种,皆汉字楷书,字体工整,古朴道劲,匀称地分布在钟体各处,相传是明初书法家沈度的手笔。
据专家们概括,永乐大钟有“五绝”:
第一绝——形大量重、历史悠久;
第二绝——永乐大钟是世界上铭文字数最多的一口大钟;
第三绝——音响奇妙优美,有位声学界的权威人士给永乐大钟的钟声下了八个字的评语:“幽雅感人、益寿廷年”;
第四绝——科学的力学结构,永乐大钟的悬挂纽是靠一根与钟体相比显得很小的铜穿钉连接的。别看穿钉很小,却恰恰在它所能承受四十多吨的剪应力范围之内;
第五绝——高超的铸造工艺。
大钟寺的永乐大钟,可以说是一口集我国各类古钟之大成的巨钟。明、清两朝,每逢辞旧迎新之际,大钟寺的和尚都要敲钟108下。据说一是因为一年有 l2个月、24个节气、72个侯;二是因为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敲108下钟,人听了钟声便可消忧解愁。如今,为了保护永乐大钟,同时又能使广大游人欣赏钟王美妙之声,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实行每年正月初一到初三每天敲钟三次,每次敲钟三下。每敲一下钟声可在殿中回荡70秒钟。
(网络图片)
大钟寺的后院就是专门为了永乐大钟而建的双层钟楼。上层圆形,下层方形,楼内有梯盘旋而上,取天圆地方之意。干隆皇帝亲题的“华严觉海”大匾高悬于钟楼之上。
每当辞旧迎新和特殊庆典时刻,中国人总忘不了隆重敲响那口最珍爱的永乐大钟。激越、磅薄、沉雄、嘹亮,带着恍来天外的神秘感和历史深处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