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之殇:10元卖出1000多买回

2014年04月03日时政
【新唐人2014年4月3日讯】(新唐人记者柳清综合报导)中国向全球供应着90%以上的稀土资源,但因为没有取得稀土定价权,将资源卖成了“白菜价”。1元钱的稀土原料,经过粗加工最多卖10元、20元,到欧美做成产品后,要花1000元才能买回来。

何为稀土?

稀土金属(或称稀土元素),并非一般人直觉所想的一种土壤物质,而是元素周期表第Ⅲ族副族元素钪、钇和镧系元素共17种化学元素的合称。这些稀土金属被广泛用于国防系统,包括导弹、卫星和雷达等;在民用和商业领域上,例如油电混合车、风力涡轮机、以至电脑硬碟、手机、照相机和省电灯泡等也都需要用到这些元素。

10元卖出1000多买回

五矿集团总裁助理王炯辉此前接受媒体采访的一席话,道出了稀土产业在深加工领域的短板:1元钱的稀土原料,我们粗加工最多卖10元、20元,到欧美做成产品后,我们就要花1000元才能买回来。

4月2日,内蒙古一家稀土企业高层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中国稀土产业的出路不在于稀土整合,而是如何把粗加工变为深加工。”

多位行业人士认为,,中国的稀土深加工水平良莠不齐,钕铁硼行业更是不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在稀土暴利驱动下,原材料初级产品环节不断扩充,相对的下游应用却急剧萎缩。

根据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原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袁开洪说,尽管中国稀土永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高性能永磁材料的市场份额不足10%。很多省份,即使没有资源和核心技术的情况下,仍大量建设钕铁硼新项目,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同质化恶性竞争现象。

曾有稀土企业人士表示,中国好端端的一些企业都是有分工的,现在每个地方都在圈地,搞稀土园区搞钕铁硼,一搞搞二十几万吨,重复建设这是最大的浪费。

实际上,目前不只是稀土分离环节出现产能过剩,发光材料中也存在大量的产能过剩。其中,2011年稀土发光材料产能在6000吨左右,但仅一年后产能就超过2万吨,很多新上马的项目产能均以4000吨起。

企业人士说,中国的稀土产业链很短,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链条是终端产品,但这些年卖的还是稀土初级产品,反过来还要以成千上万倍的价格从国外买进深加工成品。

中国稀土资源垄断的代价

《大纪元》发表署名作者李成俊的文章“中国稀土政策之隐忧”称,重稀土储量占世界70%的中国江西赣州龙南、全南、定南三县被誉为“重稀土之乡”。几十年的无序开采,提取稀土元素的酸性物质导致河水农田被污染,农田几乎无法耕种。更可怕的是,稀土开采所采用的“原地浸矿法”最大的瓶颈是无法合理处理被排弃的泥沙和废水。

《纽约时报》报导称,中国的稀土矿一半以上属非法开采,并且大量矿山被黑帮与不肖官员联合控制赚取暴利,对于区域性环境生态根本是无视于心。

2009年虽然中国列管稀土出口配额,但由于官方与黑道的勾结,据估计中国重稀土外贸出口的一半是非法的。而区域政府也将之视同为一暴利来源,不断扩充生产导致了浪费性的生产过剩。

李成俊的文章称,稀土是中国利用自身的生态牺牲为代价所换取的资源垄断市场,调查中发现中国利用低阶的生产技术、牺牲本国环境与人民利益所得到的利益完全不相称亦无效率外,利用差别取价提升自己的国内竞争力、延揽招商或者提供一切外交政治谈判力的手段在人为的独占市场中终究没有办法维持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