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活化孩子大脑的秘密 教给孩子生存能力更重要

2017年10月18日衣食住行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8日讯】日本大脑科学专家篠原菊纪在着作《日本脑科学家倾囊相授,用游戏提升幼儿脑力及专注力!》介绍了五大应让小孩养成的习惯,这些习惯可活化孩子的大脑:

1、由于大脑有一半都是脂肪,所以也不能完全视脂肪为有害物质,而应均衡摄取鱼类、肉类及植物性的脂肪酸。此外,蛋白质有益于记忆能力,而蛋白质则多来自于蛋、豆、鱼、肉类。简言之,各类食物都要均衡摄取。

2、因为葡萄糖是大脑唯一的能量来源,而葡萄糖可从面包、牛奶、水果、蛋等获得,而这些食物多为早餐食品且已有研究证明,不吃早餐对人体有害,因此切记要养成孩子天天吃早餐的习惯。

3、在脑科学中已证明运动确实能帮助大脑变得更聪明。因为运动有益于训练大脑功能,达到强化记忆力的效果,因此记得偶尔带孩子去公园跑跑跳跳,甚至培养他几项运动喜好喔!

4、许多研究已经发现,当人“用心”做事和做复杂的事情时,大脑的活化程度高于不用心做事、做简单事情的大脑,所以应让小孩养成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完成的习惯,并且不排斥做复杂、麻烦的事情。

5、多笑、多与人相处。根据许多实证研究发现,面对面与人说话时,大脑的活化程度大于用手机讲话的大脑,因此应让孩子从小多参与团体活动,藉以活化孩子大脑。大笑或是逗别人笑时一样能活化大脑,而且看到笑脸时也能刺激大脑活化,所以建议多让孩子有笑的机会,与营造充满笑容的环境。

另外,《难教的孩子长得好:调皮孩子教养44招》一书作者太田敏正认为,比起“好孩子”,“生存能力”更重要。

所谓的养儿育女就是把孩子培育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让孩子具备“生存能力”进入社会。但现今的社会氛围却往往要求孩子做个“好孩子”,而非具备足够的“生存能力”。当孩子在年幼期“生存能力”受到压抑,只被要求当个“好孩子”,造成他进入学校后遇到“要培养生存能力!”之类的挑战就手足无措。

“生存能力”之类的东西并不是坐在学校的书桌前培养,它原本就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特质。因此,不管是出生在阿拉斯加冰原上的孩子、非洲大草原上的孩子、喜马拉雅山标高数千公尺的孩子,甚至是南太平洋小岛上的孩子,他们一样都能带着欢笑、成长与生存的能力健壮地活着。

照理说,在4岁或5岁之后,当妈妈说“几点要弹钢琴,在这之前赶紧结束写字练习吧!”马上回答“是!”的听话孩子,在这个世界应该是极少数才对。但由于整个社会过度要求年幼的孩子当个“好孩子”,进而剥夺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存能力”,导致的结果让人不禁感叹:“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生存能力’!”这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造成的!

一般来说,被视为“伤脑筋”这类的“顽皮鬼”或“捣蛋鬼”,反倒比较具有“生存能力”呢!
所以,家有“顽皮”或“捣蛋”孩子的妈妈们,请对自己更有信心“自己的教养方式没有错!”

原本孩子从新生儿开始就具备所谓的“全能感”,尤其是3岁以前的孩子,会有强烈表现自我的欲望,我们称之为“展现自我”。总之就像前面所说的,孩子原本就是任性的,“自己想做就去做”是唯一的常规。

有时出现年纪不小了还爱说大话、骄傲自大、爱吹嘘自己这类所谓个性差的欧吉桑,我就会听见很多人说:“孩子若不严加管教,从小就消除他那嚣张的气焰,长大就会像这样不像样。”这是因为“他耍任性的本质获得充分的满足,长大后就不会蛮横骄纵,而能过得坦然自在呢!”

(编辑:张信燕/责任编辑:嘉惠)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