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02月06日讯】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是邓小平等元老的恩人,曾经为他们平反,使他们重新登上中共政治舞台。但后来,胡却遭到邓小平等元老罢黜,并且掀起反“自由化”运动。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作者杨继绳在“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一文中说,胡耀邦下台的直接原因,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同意邓小平退休,在一次小会上,邓自己提出退下来的愿望,在场的其他人都挽留,唯独胡表示同意。就是这个“同意”二字,使胡成了老人们的众矢之的。
文中说,老人们不让邓小平退休,一个原因是,邓小平在他们心目中有地位,再一个原因是,一旦邓小平退下来了,所有的老人难免都要退下来,从维护自己的利益出发,他们也不能让邓小平退休。
胡耀邦同意邓小平退休,等于触犯了一批老人的利益。
1986年《深圳青年报》发了一篇“欢迎小平退休”的文章,曾引起了北京高层的强烈不满。
1986年12月,新华社社长穆青在国内工作会议上,还说过这么一段话:“这次中央讲到,学生闹事很值得反思。原来没想到闹得这么大。为什么?新闻界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后来,《深圳青年报》被查封了。
不过,赵紫阳认为,胡耀邦下台和是否赞成邓退休没有关系。
赵紫阳对杨继绳说,胡耀邦下台的根本原因,是邓小平及一些老人,对胡耀邦完全丧失了信任。
主要问题有两点:第一是胡耀邦反自由化不坚决;第二是胡耀邦对香港《百姓》杂志主编陆铿的谈话。
1986年下半年,邓小平多次重提政治体制改革。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大量有关政改的宣传,激发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发展民主的热情。
1986年底,全国爆发学潮,学潮的蔓延和发展导致邓小平等党内元老,对胡耀邦的不满,认为他对学生太手软,担心如果中共元老去世,胡耀邦主政下,中国的自由化会泛滥,从而可能动摇中共领导地位。
邓小平在反自由化问题上对胡耀邦越来越失望。第一次邓小平让胡启立传给胡耀邦,批评他:“对自由化采取这样放任软弱的态度,是作为总书记的根本弱点。”
尤其是反精神污染。这使邓小平和胡耀邦分歧增大。清除精神污染是邓小平提出来的,搞了28天不了了之。本来就完了,但之后,胡耀邦多次对这一段评来评去:“提法不科学”、“搞了扩大化”。
在当年的作协选举中,所有清除精神污染的积极分子全部落选,一些党内元老对此很有意见,认为作协四大是对清除精神污染的清算、否定。作协四大是胡耀邦和胡启立主持的。胡耀邦也就成了元老们不满的对象。
赵紫阳谈到导致胡耀邦下台的另一个原因是,胡耀邦对香港《百姓》杂志主编陆铿的谈话。
1985年5月,胡耀邦与陆铿的谈话。陆铿在长达两万字的《胡耀邦访问记》一文中,赞扬胡耀邦,批评保守势力,在中共高层引起轩然大波。
同年,邓小平让乔石给胡耀邦的传话中说:“现在外面有人说耀邦是党内的开明派,打着他的旗子反对我们。”“耀邦不讲反自由化,为什么不讲?”
同年夏天在北戴河,在胡启立、乔石给胡耀邦传话之后,赵紫阳对胡耀邦说:“要研究一下,给邓小平要有个交待。”当时胡同意了,但后来却去了新疆,一走了之。
后来赵紫阳问他:“老爷子打过几次招呼,你不表态,怎么想的?”胡没有回答赵的问题。
据赵紫阳的回忆,邓小平对杨尚昆说:“陆铿打着奉承耀邦的幌子来反对我们”,“这几年我如果有什么错误的话,就是看错了胡耀邦这个人!”
从这时起,邓小平对胡耀邦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1986年4月春天,胡耀邦到赵紫阳家说,邓小平同他谈了话,十三大邓小平要退出常委,退出顾问委员会主任(没讲退军委主席),由胡耀邦干。胡耀邦下一届不当总书记。
邓小平说:“我们俩这样一做,可以把一大批老官员带动退下来。”胡耀邦当时是接受的态度。胡耀邦还对赵紫阳说:“这样安排以后,你当总书记。”赵说:“我虽比你小几岁,但我们俩是一个年龄杠杠的人(在60—70之间),没有你下台我接的道理,可以让胡启立来接吧。”
胡耀邦说:“让胡启立马上接还不行。”赵紫阳说:“能否十三大不设总书记,由常委来轮流主持、轮流值班。”胡说:“这个意见好。”
赵紫阳认为,事实上,邓小平找胡耀邦谈话,让胡接中顾委主任,就是在十三大要把胡换下来,采取的是平稳过渡的方式。邓小平是以年轻化的名义和胡谈这件事的。胡很天真,只理解为年轻化,没有理解邓这次谈话更深的含义。
1987年1月,胡耀邦下台,这是必然的。由于陆铿谈话和学潮,老人们的决定提前了,形式也变了,由平稳过渡变为强迫胡辞职。
胡耀邦的女儿撰写的《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海外版披露,胡耀邦下台后,对于官场俗客的趋炎附势,乃至政敌的落井下石都一笑置之。
1989年4月份,胡耀邦逝世之后,北京学生发起缅怀胡耀邦去世的活动,最终引发了震惊中外的天安门民主运动,后来演变成“六四流血事件”。时任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因“支持爱国学生运动”而被罢免和软禁十馀年。
多年以来,当局刻意淡化胡耀邦和赵紫阳曾经存在过,胡耀邦和赵紫阳的名字均被屏蔽和封锁。
(记者李韵报导/责任编辑:王安平)
作者杨继绳在“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一文中说,胡耀邦下台的直接原因,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同意邓小平退休,在一次小会上,邓自己提出退下来的愿望,在场的其他人都挽留,唯独胡表示同意。就是这个“同意”二字,使胡成了老人们的众矢之的。
文中说,老人们不让邓小平退休,一个原因是,邓小平在他们心目中有地位,再一个原因是,一旦邓小平退下来了,所有的老人难免都要退下来,从维护自己的利益出发,他们也不能让邓小平退休。
胡耀邦同意邓小平退休,等于触犯了一批老人的利益。
1986年《深圳青年报》发了一篇“欢迎小平退休”的文章,曾引起了北京高层的强烈不满。
1986年12月,新华社社长穆青在国内工作会议上,还说过这么一段话:“这次中央讲到,学生闹事很值得反思。原来没想到闹得这么大。为什么?新闻界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后来,《深圳青年报》被查封了。
不过,赵紫阳认为,胡耀邦下台和是否赞成邓退休没有关系。
赵紫阳对杨继绳说,胡耀邦下台的根本原因,是邓小平及一些老人,对胡耀邦完全丧失了信任。
主要问题有两点:第一是胡耀邦反自由化不坚决;第二是胡耀邦对香港《百姓》杂志主编陆铿的谈话。
1986年下半年,邓小平多次重提政治体制改革。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大量有关政改的宣传,激发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发展民主的热情。
1986年底,全国爆发学潮,学潮的蔓延和发展导致邓小平等党内元老,对胡耀邦的不满,认为他对学生太手软,担心如果中共元老去世,胡耀邦主政下,中国的自由化会泛滥,从而可能动摇中共领导地位。
邓小平在反自由化问题上对胡耀邦越来越失望。第一次邓小平让胡启立传给胡耀邦,批评他:“对自由化采取这样放任软弱的态度,是作为总书记的根本弱点。”
尤其是反精神污染。这使邓小平和胡耀邦分歧增大。清除精神污染是邓小平提出来的,搞了28天不了了之。本来就完了,但之后,胡耀邦多次对这一段评来评去:“提法不科学”、“搞了扩大化”。
在当年的作协选举中,所有清除精神污染的积极分子全部落选,一些党内元老对此很有意见,认为作协四大是对清除精神污染的清算、否定。作协四大是胡耀邦和胡启立主持的。胡耀邦也就成了元老们不满的对象。
赵紫阳谈到导致胡耀邦下台的另一个原因是,胡耀邦对香港《百姓》杂志主编陆铿的谈话。
1985年5月,胡耀邦与陆铿的谈话。陆铿在长达两万字的《胡耀邦访问记》一文中,赞扬胡耀邦,批评保守势力,在中共高层引起轩然大波。
同年,邓小平让乔石给胡耀邦的传话中说:“现在外面有人说耀邦是党内的开明派,打着他的旗子反对我们。”“耀邦不讲反自由化,为什么不讲?”
同年夏天在北戴河,在胡启立、乔石给胡耀邦传话之后,赵紫阳对胡耀邦说:“要研究一下,给邓小平要有个交待。”当时胡同意了,但后来却去了新疆,一走了之。
后来赵紫阳问他:“老爷子打过几次招呼,你不表态,怎么想的?”胡没有回答赵的问题。
据赵紫阳的回忆,邓小平对杨尚昆说:“陆铿打着奉承耀邦的幌子来反对我们”,“这几年我如果有什么错误的话,就是看错了胡耀邦这个人!”
从这时起,邓小平对胡耀邦的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1986年4月春天,胡耀邦到赵紫阳家说,邓小平同他谈了话,十三大邓小平要退出常委,退出顾问委员会主任(没讲退军委主席),由胡耀邦干。胡耀邦下一届不当总书记。
邓小平说:“我们俩这样一做,可以把一大批老官员带动退下来。”胡耀邦当时是接受的态度。胡耀邦还对赵紫阳说:“这样安排以后,你当总书记。”赵说:“我虽比你小几岁,但我们俩是一个年龄杠杠的人(在60—70之间),没有你下台我接的道理,可以让胡启立来接吧。”
胡耀邦说:“让胡启立马上接还不行。”赵紫阳说:“能否十三大不设总书记,由常委来轮流主持、轮流值班。”胡说:“这个意见好。”
赵紫阳认为,事实上,邓小平找胡耀邦谈话,让胡接中顾委主任,就是在十三大要把胡换下来,采取的是平稳过渡的方式。邓小平是以年轻化的名义和胡谈这件事的。胡很天真,只理解为年轻化,没有理解邓这次谈话更深的含义。
1987年1月,胡耀邦下台,这是必然的。由于陆铿谈话和学潮,老人们的决定提前了,形式也变了,由平稳过渡变为强迫胡辞职。
胡耀邦的女儿撰写的《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海外版披露,胡耀邦下台后,对于官场俗客的趋炎附势,乃至政敌的落井下石都一笑置之。
1989年4月份,胡耀邦逝世之后,北京学生发起缅怀胡耀邦去世的活动,最终引发了震惊中外的天安门民主运动,后来演变成“六四流血事件”。时任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因“支持爱国学生运动”而被罢免和软禁十馀年。
多年以来,当局刻意淡化胡耀邦和赵紫阳曾经存在过,胡耀邦和赵紫阳的名字均被屏蔽和封锁。
(记者李韵报导/责任编辑:王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