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汉字看人生运道(十四)毕竟英雄起布衣

2018年10月07日文化漫步
【新唐人北京时间2018年10月07日讯】上回我们说到了北宋邵雍《梅花诗》的第三首,那是元朝兴衰的始末。到了第四首说的正是明朝的未来大事。邵雍在北宋时期就将明朝的起落讲个详细,这是现代民众追求的科技所望尘莫及的。那么,我们来看看《梅花诗》的第四首:“毕竟英雄起布衣,朱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

话说有强大版图的元朝不过百年左右,历史就翻到了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新页了。众所周知他从布衣平民到践祚皇位,建立了明朝,其过程中有许多不一般的经历。俗话有云:“时也、命也、运也。”能掌握天下的皇帝必然需要应天时、讲地利还得有能人相助,刘伯温就是关键人物之一,也留下许多神机妙算的事迹。

但是,历史好似真会重演一般,唐朝有个玄武门之变,明朝也发生了情节十分类似的靖难之变,结果是唐朝迎来了贞观之治,明代开启了永乐盛世。这些历史大戏诠释了许多值得后世深思的天理人情,点滴涓流渊远流长。

但不管朝代如何演变更替,修道修佛的文化从一开了头就没有断过,直至今日。明朝人普遍崇道敬神却是与明成祖时期广设道观寺庙有关。

原本雄踞北京的燕王朱棣早有壮怀大气,清代褚人获的《坚瓠集》就说了一段这样的事情。太祖一日驾临马苑,忽见马群因风起而尾扬鸣嘶,一时即兴吟诗曰:“风吹马尾千条线”,随行的皇太孙朱允炆对句是“雨打羊毛一片毡”,但是,燕王朱棣的对句为“日照龙鳞万点金”,叔侄二人的气势立见高低。也让明太祖默然地看着自己所立的皇太孙。皇帝奉天承运,对天命奉应,身系百姓的安危苦乐,要什么样的铁肩才能扛起这普天下的民生巨担?再加上抵御外族的虎视眈眈,都不是一片羊毛毡就能拿来遮风避雨的,时势造的英雄,必然眼界高远,就得那“日照龙麟万点金”才堪称气概。

细数永乐时期留下的兴盛求道风气、郑和下西洋的四海一家、永乐大典的世纪百科和南京的琉璃宝塔与武当的清静道观,还有北京皇宫的巍峨恢弘,这不只是当年的盛世景象与欧洲贵族的响往而已,也是启示后人辉煌的文明乃根源于真正对神佛的敬重与实践。因此,时势安排了一位帮助燕王成就帝业的姚广孝。

清代张廷玉的《明史》列传对姚广孝有这样的记载:“长洲人,本医家子。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字斯道。事道士席应真,得其阴阳术数之学。”相术奇准的袁珙说他:“是何异僧!”日后必如刘秉忠之佐忽必烈也。果然燕王与道衍相谈甚合,“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

直到惠帝削藩,周、湘、代、齐、岷王相继身家不存。道衍遂密劝燕王举兵。燕王问的是:“民心向彼,奈何?”道衍答的是:“臣知天道,何论民心。”燕王卫国保朝的英勇功勋早已在能人与百姓中留下坚实的倚靠印象,再加上道衍夜观星象,深知帝王将行易主,总劝燕王顺应天道,还请了相士袁珙和卜者金忠到府中。相人“百无一误”的袁珙从九名武士中一眼就认出这从未谋面的燕王,正是:平凡衣饰难掩帝王气势,袁珙心中认定“龙行虎步,日角插天”的燕王终于成为太平天子。

燕王登基后赐道衍相府豪宅与美貌宫女,并以“大道至衍,广被忠孝”赐名姚广孝,但凡事因缘了然于胸的道衍,奏请将豪宅改为“崇国寺”并担起住持的重任。至此永乐皇帝在顺天命的敬意下开展了各项连现代科技都无法探其奥妙的丰功伟业。

辅佐燕王从起兵到建立功业的道衍却也无法拨乱上天的安排,因为他应知“开到李花春已非”,他的生命与道行仅仅是为这浩瀚宇宙画卷中的一支彩笔,正是:“时空转移不由人,点滴努力在心头,留下功业启心智,盼望众生知天恩。”

──转自《大纪元》有删节

(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