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队在第11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中只获得了总成绩第六名、银牌第15名,且无一人得金牌之后,中国的舆论界、教育界便进行了一次貌似史上最彻底的“反思”。
面对如此巨大的悬殊,中国队以及培养他们的国家是否真的好好反思过自己到底输在哪儿?大陆官媒一谈到“近年来在各项数学竞赛中表现突出的美国队”,就声称“因为队伍中不断增添的华裔面孔”;一发现“美国自2015年起,基本包揽了冠军”,就强调“拿金牌的选手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华裔的身影”,比如2019年“拿金牌的美国选手有3名,其中1名是华裔”。
难道华裔拿了金牌就能证明中国是“厉害的国”,就能彰显中共的“大国自信”?人家华裔又不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中共官媒又何必急于为中共抹粉?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也有华裔,却为何不见中共出来邀功?相反,同样是炎黄子孙,为何生居海外的就能成为富有创造力以及思维活跃、逻辑精湛的顶尖人才?而中国,却在自己擅长的数学领域,都越来越“难以培养出数学的高级研究人才”、“很难产生数学大师”;请问原因何在?
我们不妨从今年获金牌的那个美国队的华裔身上来发现自己的差距。他在撰写的自述中说道:“上了公立学校后,……学校老师很快发现我的数学能力要比同班同学领先几个年级。但他们并没有继续给我灌输更高阶的数学知识,而是让我利用其他同学按正常进度学数学的时间,来做一些偏题、难题,训练我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解题能力和创造力”。
“学校还会让我和其他数学水平较高的同学一起玩国际象棋之类的策略游戏,并让我用计算机搞一些自己喜欢的实验”;“总的来说,在小学里学数学是一段非常享受的美好经历。学生们被不断激励着去探索,去用逻辑解决问题,并有机会自由发挥、自我引导”。
在“凭兴趣踏上竞赛之路”这一小节中,他说道,“我参赛并不是为了升重点高中或考名牌大学,因为那时并没有入学考试的成绩要求”;“真正吸引我的是竞赛中的竞争氛围,它完全符合了我的三个兴趣点:人、挑战、思考”。由此足见,人家金牌选手对兴趣的认知,并不仅仅停留在“喜欢”的感觉上,而是深入、理性的认识到自己的兴趣点究竟在哪儿。
这与中共官媒推崇备至的“由原来的强制变成现在的自选,家长和孩子的兴趣占了主导”的泛泛而谈显然不是一回事。在中共极端、肤浅的教育模式下,替党宣传的教育者又怎会发现,只有了解为什么喜欢、为何有兴趣,学生们才会有旺盛的精力、持久的动力全身心投入学习?对于如何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关注点、兴趣点,教师们恐怕都是两眼一抹黑。在禁锢、僵化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有了兴趣点,也会因不符合老师的要求而被否定、甚至被斥责、体罚。如今,中国孩子普遍都沉迷于手机,也跟老师不知如何培养学生对各类学科的兴趣有关。
获金牌的华裔就曾在文章中提到自己的老师,比如Gerhardt教练,他“有一套独特的训练方法,……我们就可以学会同一道题目的不同解法”;“他鼓励每个学生发言,因为他曾说过交流是领悟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有一些教练,“他们每个人对解题和数学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深切地热爱着数学的纯粹之美”;“当听到他们把‘优雅’、‘美’这样的字眼和数学答案、技巧、论证放在一起,来形容那些巧妙的推理以及看似不相关的概念之间令人意想不到的联系时,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还可以用这样美妙的词语来形容数学”。
可见,能培养数学大师的老师们,本身就得是思维开阔、想像力丰富、逻辑思辨能力极强的精英式人物。如今中共红朝到底还有没有这样的人物,我们仍得从大环境上找原因。肩负着政治任务,时刻处于“自律”状态的教师能拥有开放的思维和自由的灵魂?“教育产业化”所导致的急功近利之风,能让教育者们有足够的耐心去开发学生的智商、情商?
上述华裔还说,“要解出(奥数)这种难题,必须投入大量时间,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尝试失败的想法”;“这最终培养了我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即使毫无头绪也会悉心钻研的勇气”。这足以表明,要想在比赛中胜出,要想在某领域独占鳌头,就必须拥有精神和勇气。
若说如今中国教育的短板归因于中共的“一党独裁”,这话其实意犹未尽。因为关键在于,这个害人的体制扼杀了国人的自由、良知、精神和勇气。没有道德以及精神的依托,这才是中国队“完败”国际竞赛,国人难获幸福和成功的根源。
——转自《大纪元》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