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
4. 逻辑推理的比较
一般把推理看作是“使用理智从某些前提产生结论”的行动。按照亚氏逻辑学的观点,前提和结论都是用判断或命题,推理是把判断或命题按照理智的方式连接起来。判断或命题是把词或概念用一些词(如关系词“BE”)连接起来。理智在亚氏逻辑学中,一般理解为符合理性行为公理,如不循环(传递性)、不矛盾(一致性)等。
西方传统逻辑学中,先是用一个判断谓词把几个概念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判断或命题,然后把这些命题连接起来,构成推理。这个过程的典型代表就是三段论。三段论把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这三个命题中的几个概念连接起来,以此类推,就可以把一系列的概念连接起来,排成一个序列。在这个过程中,避免循环论证是基本规则。
考察西方传统逻辑学的基本规律:同一律(the law of identity)、无矛盾律(the law of non-contradiction)和排中律(the law of excluded middle),我们看到,这三个基本规律保证了概念之间的“是、非”等关系,一定是可排序的,排除了逻辑循环和逻辑矛盾的出现。
然而近些年来,面对各学科不可避免的循环问题,在混沌现象、人工智能等方面计算数学循环叠代计算方法的普遍应用,促使西方数学和逻辑学开始引入对循环的处理[史璟,2011]。
除此之外,因为人们认识到西方传统和经典逻辑学本身的局限性导致了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中出现的众多难题,因此近代发展了很多被英国逻辑学家哈克[S.Haack,1978]称之为扩展的和异常的逻辑学。
毫无疑义,这些扩展都是在不同侧面弥补亚氏逻辑学在概念定义、逻辑推理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如直觉逻辑和多值逻辑拒绝排中律和德·摩根定律;次协调逻辑(比如双面真理说和相干逻辑)拒绝无矛盾律;相干逻辑、线性逻辑和非单调逻辑拒绝蕴涵的单调性;线性逻辑拒绝蕴涵的幂等律;可计算性逻辑是可计算性的语义构造的形式理论,相对于是真值的形式理论的经典逻辑,它整和并扩展了经典、线性和直觉逻辑;模态逻辑向经典逻辑扩展了非真值泛函(“模态”)算子等等。但是这些扩充,尚无一例可以摒弃所有西方传统逻辑的可传递性等几个基本假设。
获取了概念之后,用这些概念表达一些个体,推理就是要把这些概念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形成所谓的判断、推理等表达方式。这样就要考虑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根据前面的讨论,有两种概念间的关系:一类是可把概念排序的关系,另一类是把概念连接起来,形成循环的关系。
可排序,表明两两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传递。不能排序,表示两两之间的关系不能传递,那么这些可把概念连接起来构成不同的循环的关系,是否也可构成一种有价值的推理呢?如果是,那是一种什么意义上的推理呢?
比较“LIKE”和“LOVE”。安娜LIKE约翰,约翰LIKE茱莉,可推出安娜LIKE茱莉。类似的关系还有如A大于B,B大于C,必然有A大于C。这里的A、B、C可以是长度、质量、温度等所有可排序的概念。但是对于“LOVE”,如安娜爱约翰,约翰爱茱莉,不能推出安娜爱茱莉,但有可能出现多角恋。如有安娜、茱莉、约翰、大卫四人,有可能出现安娜爱约翰,约翰爱茱莉,茱莉爱大卫,大卫爱安娜;或者是茱莉爱约翰,约翰爱安娜。
同样,说约翰生吉恩,吉恩生斯蒂,不能推出约翰生斯蒂。鸡生蛋,蛋生鸡,如果一定要追究,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无解。但是当出现了一种鸡生蛋,蛋生鸡这个循环现象后,我们可以确认,实际上产生了一种新的生物。所以,循环关系可以让我们推断一个状态出现后,会紧接着出现的状态,但是不能推断第二、第三出现的状态一定在其后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让我们知道,如果存在一个局部,那么就会存在一个整个循环链条构成的整体。
按照前面的讨论,从认知的角度,亚氏逻辑学用一个已经划分出的个体整体上来划分其他未知的外部,或者说是找其相同或相似体,以“是、非”为主的判断和推理,因此这是一种线性展开。
与亚氏逻辑学不同,《易经》的推理与概念获取是一个整体。如前所述,一组概念在用某种类似阴阳、四象或八卦的关系定义时,就已经确立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确立了包含这些关系的一个整体。一个概念,或卦象是一个局部,他一定有一个对应的整体。
卦象是一种自嵌套循环结构模型,不同卦象表示了事物的不同状态,而其之间的关系,表示了这些状态间发展变化的规律。一个卦象,又嵌套着其它卦象,卦象之间的这些关系是事物间相同、相似关系之外的其他一些关系,因此有着与亚氏逻辑学截然不同的推理形式和预测能力。
如卦象之间很常用的关系是错、综。错卦:又称旁通卦,指的是每个爻位的阴阳全都相反的两卦。如干卦与坤卦,震卦与巽卦,坎卦与离卦,艮卦与兑卦。所以简单说,错或旁通,讲的是一种阴阳相反的偶对。综卦:又称反对卦,覆卦,指的是卦象上下颠倒的两卦。如巽卦与兑卦,震卦与艮卦。讲的是一种位置(上下、内外)相反的偶对。
汉语中有个成语叫:否极泰来,意指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否卦,表示不顺利的状态;泰,泰卦,表示开始顺利;这一对卦象既是反对卦,又是旁通卦。按照先天八卦的顺序,《周易》六十四卦圆环中,“泰”卦之后是“否”卦。“否”轮回一圈后才会再变成“泰”,预示了一种自然规律,从好变坏一步之遥,而从坏变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卦象之间还有本卦、互卦、变卦的关系。根据这些关系,就可以推断、预测事物的发展变化。
《易经》中的卦象是表示这个世界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符号模型,表示了宇宙万物的一种运行规则。根据这个模型为模板,还可以建立起一些具体的模型,这些具体的模型表示了一些具体的事物。这两者的关系有些类似面向对象计算机编程语言中的类(class)和对象(object)之间的关系。在具体做预测时,需要建立一些具体的模型,如根据方位、时间等等来推算。
5. 中西方科学技术的比较
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个概念。这里做出的比较,实际上是在中国古代对《易经》的理解和应用与近代科技之间的比较。
根据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大概地说,阴阳之易是一种对内的认知方式,西方逻辑是一种对外的认知方式。下面就先来叙述一下近代科学是如何逐步发展、完善成了一种对外的认知。
5.1 科学理性主义
西方哲学经历了一个从神的角度认识世界到人的角度认识世界的转变。这种转变为近代科学在西方的出现提供了思想基础。近代科学促成了近代技术的发展,而近代理性主义又为近代科技介入人类的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对其哲学含义,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总结。其结果是实证论、还原论、逻辑实证主义等理论和观点的产生。“逻辑实证主义是一个哲学流派,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它认为,科学的方法是研究人类行为的唯一正确的方法,因此,它虽然以感性的经验为依据,但却否认了感性认识的积极作用,是不折不扣的理性主义。”
这种理性主义促成了近代科学经历了从五官、包括内省认知到视觉认知的转变过程,形成了以看得见为基础认知方法的近代科学体系。这个体系实现了一种彻底的外向认知。
什么是理性?在本体论的前提下,理性是相对于感性的概念,维基百科中有这样的定义:在哲学中,理性(英语:Rationality)是指人类能够运用理智的能力。它通常指人类在审慎思考后,以推理方式,推导出合理的结论。
一些宗教人士认为真理的本性即为“理性”。真实的道理就叫真性,真理源于自有永有的创造者,因此这种理性也可称之为“神性”。但是在实证论的前提下,理性变成了与神性相对的概念。虽然一般认为人对真理的探究结果产生理性,但是不争的事实是,在实证科学基础上的理性主义对神性造成了最大的伤害。
被称之为理性行为公理的一组公理较好地描述了当今人类对理性的理解。1. 完备性公理,指人能够完全确定可选择行为的影响、后果,或完全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2. 传递性公理,指人在比较可选行为时,不会导致矛盾;3. 连续性公理,指可选行为的微小变化不会影响人的选择。这三条的含义还可更通俗地表达为:理性行为是目标导向的,可估计其影响或后果,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是稳定存在的[At its most basic level, behavior is rational if it is goal-oriented, reflective (evaluative), and consistent (across time and different choice situations). ],或说具备完备性、连通性和连续性。
我们看到,这组公理是对于前述亚氏逻辑学认领的认知情况的形式化表述。如果认知科学和其它科学学科研究发展的行为也符合这组理性行为公理的话,那么科学的发展就是一种有目标的、连续的、渐进的对外部的认知。
这组公理假设了存在一个起点和终点(目标),假设了存在从起点到达终点的路径,人们可以对不同的路径排序或比较,并具有可选择不同路径的自由。这种思路与亚氏逻辑学的概念定义、命题、推理等一脉相承。把实证的观点加入到了基于理性行为公理的判断中,理性行为就变成了针对可实证的目标,有可根据经验、逻辑进行分析比较的路径,人们在最优的路径行走时,微小的偏差不会影响到达目标。认为这是唯一理性行为的判据,就是近代的理性主义。
因为亚氏逻辑学从一开始就限定了对象,研究这些对象时,并不顾及这些对象的产生。而实证又有着很强的约束条件,因此基于逻辑实证的理性本质上是一种有限理性。所以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理性准则的理性主义在学术界受到诸多批评。
但是人们对西方传统逻辑学和眼见为实的信任,使得人们相信基于亚氏逻辑学和实证的近代科学能够帮助人们实现理性的判断,并藉助于在近代科学指导下发展的近代技术来实现其目标。这是摆脱神的约束的人们非常需要的一幅生存发展蓝图。
亚氏逻辑学中的概念获取方法导致物质与精神概念的割裂。存在一种抽象于物质之外的精神,使人们的精神获得了暂短的自由。人们在一组一组相互独立的公理、定律前提下,发展出了一系列各自独立的理论——近代科学理论。
依据这些理论,我们把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割裂成了一小块、一小块,并基于这些碎片化的认识来改变世界。但是真实的世界是一个整体,用这些基于一小块世界得到的认识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一定是有限的,很可能我们忽略掉了很重要的东西。实际上,即使从近代科学的角度,对诸如核能利用、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我们已经深深地认识到,我们不知道这个生存环境的改变对人类生存的长期影响是什么,更不知道最终会带来什么影响。
近代科学发展以前,全世界范围内各个民族、种族和文明对人类起源的认识都是一致的,都认为人是神造的。到了近代科学发展以后,基于达尔文进化论,建立了一套新的人类和人类文明起源学说。该学说认为,在大致数百万年的过程中,通过生物进化,从古猿类逐渐进化演变出了现在的人类。而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和铁器时代的逐步发展的过程。人类文明则发端于五~六千年前的这个时段。应当说,这种理论符合亚氏逻辑学的概念序列和线性推理的思维习惯。
这套学说一方面受到一些考古学发现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持而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又随着考古和科技发现被逐步证伪。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史前文明考古发现,分子生物学对进化论的质疑,已经使这套学说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根据这些考古和科学发现推测,人类文明远远不是只有本次文明这么简单,人类文明存在于地球的历史可能要更为久远,甚至是可追溯到数千万年前。过去佛教的人类劫难说,道家的元会运世推算,与这些考古发现有相符之处。中国传统佛道典籍中,均讲到了人类文明发展起来之后,都会在某种形式的灾难中被毁灭。也就是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不是线性的发展,大大小小的劫难在毁灭着局部和全部的人类,小劫难嵌套在大劫难中,局部的循环和整体循环层层嵌套,小的发展周期嵌套在大的发展周期中,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发展形式。
而现在从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文明的史料记载和考古挖掘中能够看到的本次人类文明,只是最近一次大致源于五~六千年前的人类文明。人类文明史观影响、决定了几乎所有人类社会的理论和观点。如果进化论不成立,我们就要重新面对人类起源的问题,重新面对神的问题。
在过去的数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帮助人类的眼睛观察到了一个远为广阔的宇宙范围,如哈勃空间望远镜成功地分辨出了一个远在185亿光年之外黑洞周遭的尘埃盘结构,原子力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能高达10亿倍,可以直接观察物质的分子和原子。这些技术使我们认识到,这个宇宙比我们肉眼看到的远为广阔、深邃。建立在这些观察之上的理论推断,也使我们确信,这个宇宙中还有更多我们无法观测到的存在。
这些技术虽然帮助我们观察到了许许多多肉眼观察不到的生命,也还并没有帮助我们观察到神。为什么?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近代科学的基础——近代数学已经排除了一类对象,而这类对象,本质上是与生命联系在一起的。与之相应的,近代科学的实证方法也排除了这类对象。(待续)
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惊世宝藏 系列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