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文)
5.2 逻辑实证与看见的认知
亚氏逻辑学与近代科学的实证方法是密切相关的。近代科学各门学科的实验和观察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如下的过程:确定一对实验或观察对象和观察者,以及对象和观察者之间的某种作用——观察方式,所有的观察都可以用这种抽象的作用来表述。可以用定量方式描述的观察实际上是针对一种非常特殊的{对象,观察者,作用}的组合。
在力学实验中,我们需要用隔离物体法来实现这一点;在生物实验中,需要纯种系动物;在化学实验中,严格地限制实验条件来研究单一因素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如此等等。一方面是要保证一个已认识单元的存在,另一方面是要把观察者某种按线性序列排列的状态与被观察对象的某种线性序列状态对应起来。如果不行,就进一步控制观察对象和选择观察方式,最终达到这一点。即使是所谓多因素分析,最终也是要区分出多个单独的序列。
所有近代科学的任何进展不外乎是找到了这样一种观察对象和观察方式。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就是找到了一种表示对象的量和观察者的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了保证描述这些现象的函数关系的存在性,我们需要精心地选择实验条件。这种选择实际上规避了绝大多数无法用函数关系来表达的现象。显然这与前面讨论的亚氏逻辑学研究对象相一致。
目前,藉助于计算机技术,那些无法用函数关系表达的现象极少部分地可以用混沌等概念来表述,但是更多地,我们还一无所知。近代科学在研究复杂、非线性问题的时候,似乎在挑战我们的智力极限,发散的信息量,时空的破缺,丢失或隐藏的能量等等。实际上这些困难只是来自于我们所选择的思维方法。
为了达到这种实验条件,人类近代科学选择了基于“看”的科学实验途径。近代科学的进展基本可以表述为:把原本人肉眼看不到的的东西转化为看得到的东西。人肉眼可以分辨可见光谱内光线的光强和颜色。光强和颜色都可线型叠加,因此人肉眼可观察到的是可线性叠加的可见光的特征。
以看得到为基本出发点的认知模式导致了现在对物质的认识、生命的认识和人类社会的认识。物质的认识基于看得到的基本粒子、原子和分子;生命的认识基于看得到的原子构成的生命分子;人类社会基于看得到的物质财富。
这种基于看的逻辑实证科学包含着两个部分:一个是感官——人肉眼的各种辅助工具的开发,即试验科学;另一个是对感知到的信息的逻辑分析处理,即理论科学。
近代科学中使用的“能量”是一个非常基本的概念,它表示了这个世界的最基本存在形式,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可以认为是能量的不同存在形式或不同的结构。人的不同感官会感知到不同的能量结构。“眼见为实”的近代科学就是要把其它的感知器官能感觉到的和需要通过辅助工具才能察觉到的能量存在形式都转换成人肉眼能够看到的可见光——一种人肉眼可以感知的能量存在形式。
可以说近代科学的所有重大进展,都是把看不见的事物“还原”成看得见的事物中取得的成功。近代科学在实验方面每个较重大的进展都是发明了新的工具来把以前不能看到的某个能量存在形式转化为可见光信号。
图5.1给出的是近代科学认识世界的基本过程。在这种发展过程中,物理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物理学研究中,发现和制造了各种能量转换工具,这些转换工具把以前人直接用肉眼看不到的能量存在形式转换成了可以看到的光信号或仪表信号。这些装置包括望远镜、显微镜等。后来这些物理学中研究出来的装置被用到了其它学科,如化学、生物学等,带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下面是这些工具的几个实例。
望远镜:因为人的肉眼需要足够的光线才能形成可识别的图像,望远镜就是把散布在一个较大范围内的光线以一种特定的方式集中在一个人肉眼大小的范围之内,因此人通过望远镜就可以看到原来看不到的物体。这相当于改变了物体发射光线的方式。望远镜是牛顿发现三大运动定律的基础。
(李旭彤提供)
显微镜:当一个物体发出的光线到达人眼比别的物体的光线少到一定程度,且过于集中于一点时,人也看不到这个物体。这时候只要把其它物体的光线隔离开来,只看这一个物体的光线,同时还要把光线的空间分布变大,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显微镜就起到了这种作用。光学显微镜技术导致了人类近代科学的最重大发现之一: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电子显微镜技术则导致了另一项重大发现——发现基因。
红外线、紫外线感光材料:人的肉眼看不到红外线、紫外线,但是一些感光材料可以对这些光线有反应,因此就可以把红外线记录下来。当这种记录可以用可见光表现出来时,人们就可以看见这些红外线或紫外线。
示波仪:在数字化技术出现以前,示波仪几乎是各个实验室必备的工具。示波仪的作用就是先把其它的各种信号变成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变成可见光的信号。近代声学源于把空气的震动转化为电信号,然后再用示波仪把不可见的电信号转化为可见光信号。
各种各样的仪表:说到近代科学和技术,就离不开各种仪表。这些仪表的作用与示波仪类似,但是比示波仪更进了一步,它不仅是把各种各样的物质或能量存在形式,转换为人肉眼能够看到的信号,还要把这些信号用数字表示出来。
解剖:把覆盖在生物器官和组织上的覆盖层去掉,看到内部的结构,近代医学的开端。
上述工具对能量存在形式的转换存在着几个问题。首先,外部的能量结构有多少可以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可见光,人不可能完全知道。其次,这种转化过程是否能够严格重复和控制也是无法预知的。这种转化过程无疑是对近代科学认识能力的最大约束和限制。
近代科学中的很多学科并不是在近代产生的,但是在近代科学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学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根本和共同的一个变化就是都变成依赖于最终可以用肉眼看到的现象,不管是直接看到的,还是通过仪器转换看到的。
如现在心理学界把开始系统地实验研究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有人认为,心理学的真正历史,始于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人肉眼看到的可见光线可以用两个基本特征——点和线来表示,所以人们在建立描述外部世界能量结构的语言时,也是用点和线作为基本元素。实数的序对应于线,量对应于点。近代科学的精华——定量分析也就是对点、线集合中点、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近代科学观察外部能量结构的方式,是将其转化为人肉眼可见的可见光,因此对这些外部能量结构的描述也就采用了与可见光有相同特征的定量分析方法。
这种描述方法也决定于人的大脑在还原外部能量结构时的局限性。这个环节在近代科学的认识过程中也是一个关键性的约束。所以说近代科学是在不断地排除研究对象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首先采用的亚氏逻辑学排除了循环、内嵌,数学排除了顽固类,实证又排除了不可重复、不可观察的对象,基于看的实证又排除近代科学无法看到的现象,还原论排除了复杂和非线性,最终的视野已经非常的狭窄。神不在这个视野之中。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这个视野过于狭窄而相应地约束我们改变世界的行为。
美国太空研究院创始人杰斯杜鲁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对于一个靠理性的力量而生活的科学家而言,这故事的结局像是恶梦。他一直在攀登无知之山,而且快要到达巅峰。他攀上最后一块石头时,他竟受到一群神学家的欢迎,他们已在那里恭候无数个世纪了。”这一段话非常形象地描述了近代科学的境况。
5.3 中国传统的“科学”
前面已经说过,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个概念。中国古代,尤其是周朝以来,就是《易经》以及《易经》在各个方面的应用。后一部分与西方的科学有一定的对应,下面就这些《易经》的应用方面与西方科学的差异做一个初步的讨论。
西方科学的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以及对应的应用或实践。在这些学科没有引入定量分析之前,这些理论之间大多是独立无关的。引入定量分析为这些学科提供了共同的理论基础,但是也极大规范约束了这些学科的视野。
上古中国对人和其他万事万物的认识、理解和相关的实践活动多数都基于《易经》,并没有各自独立、各不相同的理论体系。当把《易经》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各种不同活动、对象时,产生了诸如政治、经济、医学、建筑、艺术、兵法、武术等等不同门类的学问。如《淮南子·泰族训》说:“六艺异科而同道”,司马迁在《滑稽列传》中引孔子的话说:“六艺于治一也”,即是此意。所以中国古代多数人文、社会以及各种物化的活动均体现了阴阳之易的向内、内敛的特点。
纵观人类认知能力的扩展,可以发现有两个不同的方向。一个方向是向内发展人的感官或感觉功能,另一个方向是向外,针对某个感官,发展辅助的工具来增强其感觉能力。前一种方向对应中国古代的内视、内景,修身养性,乃至修炼,后一种对应西方近代科技的发展。
过去中国有各种各样名称的自我认识方法,如反观内照,内景功夫等。人通过打坐,静修,小则可以观察到自己的身体内部,大则可以在一个一定范围内观察微观物质或宇宙天体的运转。
古代中国对人的认识中,认为人除了有大家都知道的五种感知器官之外,还有一些隐藏的感知功能,如佛家的五通,道家的九九八十一层法眼。现在一般把这些感知功能称之为第六感。这些自我认识方法,实际上是开发这些功能的方法。
这些功能在一般人的身体中不起作用,但是通过改变人自己的思维观念、思想意识,使之符合道的要求,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人们就可以应用这些功能感知自己的身体内部和外部世界。过去道家讲有三千六百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是使人们能够符合道的一个可行的路径,人们在这些路径上行走的过程中,就会具有这些功能。
这些属于第六感的不同感知功能具有一般五官所不具有的感知能力,如遥感、透视。很多情况下,似乎是一些超越我们所存在的这个时空的感知能力。
人们在开发了这些认知能力之后,就可以逐步深入地认识到人、生命和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反过来,这些认识也会进一步改变人的观念、意识等,并进而获得更深入的认识,就是说这是一个人的认识和认知能力逐步叠代加深的过程。人在这样的一个认识过程逐渐理解、融入、同化宇宙法则,在认识深入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
根据近代科学的认识,人身体中有着无数的细胞,每一个细胞,其复杂程度都不亚于人类现在制造的最复杂的计算机。实际上当我们一步一步进入对物质更深层次的认识的时候,我们总会发现在这个层次上存在生命现象。如通过解剖认识的生物的器官组织,发现生命活动决定于这些器官组织。通过显微镜发现细胞时,发现生命决定于细胞。当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分子时,发现生命取决于生物分子。我们现在对原子或更小粒子的认识还不足以发现在这些层次上的生命现象,但是谁又能断定这些层次没有生命现象存在。
所以人体的复杂,生命的复杂和含义,应当远超当今人类的认知。人类自己的身体中,除了前面说的第六感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能力。人们在改变着自己认识能力的同时,还会有可能应用更多其他种类的功能或能力。
因为同化了宇宙法则,在这些法则指导下的人类行为就不会起到破坏这个世界、环境的作用。我们看到,《易经》的内部划分、嵌套循环结构,《易经》的阴阳之道对这个世界总体的理解和认识,对这种内向式的认知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另外,《易经》给人们提供的预测方法,会使人理解到,宇宙万物是一个整体,人们的行为、活动都有预先安排的脚本,当人们理解了宇宙运行的法则之后,人们也可以根据这些法则主动地做出一些自己的选择,对这些脚本做出一些改变。在诸多易数的门派中有很多相关论述。
对于当今的人们来说,易数中通过占卜、起卦来预测事物是最不容易理解的事情。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是在一个线性平铺的空间中,一些独立存在的质点运动,这这预测方法确实无法理解。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世界是一个存在无穷循环、内嵌、自相似、全息的结构,这种预测方法就好理解了。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着作,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黄帝以治理天下为修道之途,天下大治后,修道成仙,乘龙而去。《黄帝内经》就是以易为基础,对人体、疾病的详细论述。其中的气、血、五脏六腑等,都是按照《易经》获取的概念,这些概念与当今西医中,有同样名词的概念差异颇大。这些往往给现在学习的人们造成疑惑。
《黄帝内经》一般认为是一部中医理论着作,也有认为是一部指导修道的书。实际上中国古代的观念,文能入道,武能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入道。也就是说,人的任何认知和实践行为,最终目的都是入道得法。所以中国古代,人人都处于一种修炼状态,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就是一个修炼的文化。这一点与近代科学出现之前的欧洲,非常相似。(待续)
李旭彤:挖掘五千年文明惊世宝藏 系列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