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黄历正月期间,武汉等众多爆发瘟疫的地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电闪雷鸣,多地甚至下起了冰雹。这在传统文化中,是什么天象预兆呢?
汉代有一首乐府民歌叫《上邪》,讲一个忠贞的女子自誓说,如果发生五件不可能的事情,她才敢弃绝那海枯石烂的爱情。其中写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冬天打雷或夏天下雪,或者天地相交聚合为一,这都是自古以来难得一见的天候现象。
《黄帝内经》讲“惊蛰始雷”,按照中国传统黄历,正月处于廿四节气的立春和雨水之间,还没到惊蛰,天上就冬雷震震,崇尚天人合一的古人认为,反常气候是天垂异象,是凶兆。
崇尚天人合一的古人认为,反常气候是天垂异象,是凶兆。示意图。图为清焦秉贞《耕织图》册(局部)。(公有领域)
中原有谚语讲:“正月打雷人骨堆(也称土谷堆),二月打雷粪谷堆,三月打雷麦谷堆。”什么意思呢?正月打雷,就会坟头激增,土谷堆,过去都是土葬,坟堆像个土包,这是预示当年会出现大规模的人群死亡;二月打雷,则预兆当年土地干旱,耕牛会累死饿死很多;三月打雷,粮谷堆成山,预兆当年风调雨顺。
四川地区有类似说法:“正月打雷坟堆堆,二月打雷清草灰,三月打雷谷堆堆。”还有“正月打雷遍地贼”,意思是冬天打雷预示来年收成不好,缺衣少食使盗贼横行。
从天象的角度来看,冬天为万物藏伏之季,天地的阳气闭藏,冬天打雷就是异象,叫做“扰乎阳”,意味着天地藏不住阳气,那么,“冬不藏精,春必病瘟”,这也是老话。
正是几千年来民间都流传这些说法,所以自古就忌讳正月打雷,“春正月雷,民不炊,为丧为疫。”冬天打雷的灾祸,还不只是农业欠收、瘟疫肆虐、饥馁遍地的问题,“春雷不发冬雷不藏,兵起国伤。”
汉代易学家京房说:“天冬雷,地必震。”朝廷为政不仁,法度失常,人间就会出现天塌地陷、动荡不安的大变局。
海龙王,大英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中国民间传说,龙王正月初一去天宫过年后,从正月初一到正月三十,龙王们都在庆贺中,不会上班工作。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才会正式履职,行云布雨,泽润苍生万物。所以黄历二月二之后才会有雷声大作。如果正月打雷,说明人间发生了不太平之事,龙王们不得不提前工作,且带有怨气,迁怒于人间,这一年就很难保证风调雨顺了。
传统文化里,雷公和电母是掌管天庭雷电的一对天神。雷公的名字最早见于《楚辞》,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 电母是司掌闪电之神,属阴,故称母,也称金光圣母、闪电娘娘。
《山海经》称雷神是“龙身而人头,鼓其腹”,汉代所述雷神,形象若坦胸露腹的大力士,背插双翅,额上有三个眼睛,红庞脸如猴,足如猛禽,左手执楔,右手持锥。雷神旁边悬挂很多鼓,脚下也踩着鼓,他击踏响鼓即生轰轰之雷。
既然是神,就按神那一层的理行事,“人不治天治”之时,雷神代天行道执法,辨人间善恶,叱吒天霆,击杀做恶事或违背誓言之人,归正天法地则。
雷公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掌管雷的神明。图为雷公图像(局部),明代作品,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周易》第51卦,象曰:洊雷,震。洊雷,就是连续的滚滚巨雷,是震卦之卦象。君子观此象,就会戒慎恐惧,修省其身。隆隆之巨雷,乃上天之警示,畏惧天命的君子反省自己的过失,改过迁善,才会避免遭遇下一步的凶险,所谓恐能生福、福能脱险。
那些无神论者,没有对天地的敬畏,天不怕地不怕,如果认为这都是迷信,那就是惊雷都震不醒的人,听不到天怒之音,也是没有办法的了。@*#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