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焚券退宅
苏东坡在阳羡县(在今江苏宜兴县)任职时,士人邵民瞻为他购置了一座住宅,用钱五百缗(缗:穿线的绳子,后指成串的钱,一千文为一缗),苏东坡倾其囊中所有,才凑齐了钱,准备把宅子买了过来。正打算选一个吉日良辰开始迁居。
不料,在一天晚上,苏东坡与邵民瞻二人藉着月光到一个村庄去散步,忽然听到一位老妇哭声悲恸。他们二人忙推门进去,探问缘故。
那位老妇说:“我们的房子,已传数代百年,儿子不肖,竟将它卖给了别人,我正是为此事而悲伤的。”
苏东坡问她的旧居何在?方知恰是自己刚买的那处住宅。苏东坡就再三安慰道:“老太太,您不必悲伤。我这就将房屋归还给你。”
苏东坡随即让人取回屋券,当着老妇的面烧毁,并让老妇的儿子接母亲重返故居,自己不再索要购宅的钱,老家仍然住在昆陵(地名,即苏东坡老家的住地)旧居,从此不再提买房之事。
范仲淹的义举
范仲淹在邠州为官时,有一天,率僚属登楼饮酒,还没有开怀把盏,忽见几位身穿丧服的人,正在料理丧事。范仲淹连忙令人前去询问,方知是一位士人客死在邠州。已到了出殡之时,死者还没有殓服和棺木。
范仲淹立刻撤掉宴席,慷慨解囊,拿出足够的钱帮助治丧。这一义举,使在场的人感叹不已,士人的亲友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人的祸福无常
唐代人张道原任大理卿时,有个人名叫何稠犯了大罪,将被处死。他的家属也将要沦为奴婢,赐给群臣。
张道原说:“人的祸福无常。怎么能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呢?”于是,张道源就把朝廷赐给自己的奴婢即何稠的家属、子女,予以安抚,并送他们一些财物,让他们自谋生路去了。
成人之美
唐代时,有一位秀才名叫崔郊,他是个诗人,有一婢女,美貌动人,崔郊曾与她相爱。
崔郊在贫困潦倒后,无以为生,无奈将婢女卖给了于某(河南洛阳人。曾任湖、苏二州刺史及尚书左仆射等官职)家。但崔郊仍十分想念她,就写了《赠去婢》诗给那个婢女,以表达自己的怀念之情:“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有一个嫉恨崔郊的人,特意将崔郊的诗抄送给于某,目的是想加害崔郊。
没想到于某是一位宽厚仁义之人,读后,不仅没生气,反而邀请崔郊来到家中,问明情由以后,便让崔郊将女婢带走,成全了他们这对恩情男女。
济人之难
唐朝的郭震,少有大志,十六岁即考入太学读书。家里给他送来四十万钱,以作学费。
这时,有一个身穿丧服的人来到他这里,说是遇到急难之事,来借钱治丧。
郭震连借钱人的姓名都不问,立刻将手中的钱全部送给了他。
(以上均据郑瑄《昨非庵日纂》)
(原标题《苏东坡焚券退宅》)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