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师徒取经途中,路过宝象国。这个国家既没有大象,也没有崇佛之风,却起了一个禅味十足的国名。
宝象国公主救唐僧
唐僧半途误入妖洞,惊醒了黄袍怪,被小妖捆绑在定魂桩上。按理说,唐僧一介僧人,既然家都已经出了,早应忘了荣辱生死,将心一放到底、皈依神佛。当宝象国的三公主百花羞问他,为何进入妖洞时,唐僧的语气特别世俗,“进了你家的门,我就已经该死了。你们要吃就吃,问那么多干什么?”
敦煌壁画《玄奘取经图》,其中有身披袈裟的玄奘、孙悟空手牵白马等。(图为翻拍的壁画)
在面临生死的关键时刻,唐僧把自己的悲伤摆在了第一位,把佛陀放在了遥远的心门之外。他对死亡的恐惧,超过了他对佛陀的信仰,对真理的坚持。
反倒是公主陪笑着宽慰他,有办法能救他出去,只是有事相托,请他捎封家书给宝象国国王。小说中,没有具体描写唐僧的表情,只是见他点头、磕头、不敢自己行走,胆怯的藏在荆棘丛中,一副六神无主的模样。
黄袍怪和三公主情意甚笃,一听说公主为斋僧还愿,已经放了唐僧。也只好作罢,举着钢刀对八戒喊道,看在我浑家的分上,饶了你师父,趁早去后门找他吧。
八戒和沙僧听到此话,就像从鬼门关上放回来一般,急忙牵马挑担,鼠窜而行。他们在后门找到唐僧,搀着他慌忙上马。
唐僧失效的辩论能力
唐僧师徒来到宝象国,传递公主家书。国王得知后声泪俱下,引得众人无不哀念痛惜。为搭救公主,唐僧硬着面子,差遣八戒、沙僧前往除妖。结果,八戒临阵开溜,撇下沙僧一人独战。沙僧寡不敌众,就被逮进洞府。
黄袍怪为了报仇,就变作俊俏的公子到宝象国认亲。他在大堂之上,面对文武百官,信口雌黄、搬弄是非,以弥天大谎蒙蔽视听,硬将唐僧说成是迷人害人的虎精。
唐李昭道《蓬莱宫阙图》卷。(公有领域)
说来也怪,唐僧昔日声震长安,是一名有德行的高僧。若说他辩论的口才可是一流的。如今在大堂之上,唐僧面对咄咄逼人的妖怪,一流的口才竟也成了摆设。
人若没了正念,连自己的才能也指挥不了。唐僧再次陷入狼狈的境地,被妖怪施了法术,变成一只斑斓猛虎。
无邪义勇的龙马精神
眼看着取经团队就要崩溃了。正在马槽吃草的白龙马,忽然听宫人都在讲唐僧是虎精,心中很惊讶,“我师父分明是个好人,必然是妖怪害了师父,把他变做虎精。”白龙马果然有灵性,思维直达问题的中心——有妖怪在祸乱。
白龙马苦捱到二更,于万籁俱寂时挣脱缰绳,现出白龙真身去救唐僧。大战黄袍怪,白龙竟被打得手软筋麻,身上中伤,败下阵来。
此时,临阵脱逃的八戒也睡醒了,他来到王宫找不到唐僧,就找到马槽边,发现白马受伤了,大吃一惊。这时白马第一次开口跟八戒讲人话,把他吓得战战兢兢。
八戒以前是玉帝亲封的天蓬元帅,身怀天罡变化,还有一把天界的兵器九齿钉钯。当年悟空大闹天宫,天蓬元帅带领天兵天将与悟空作战,也是骁勇一时。八戒拥有如此辉煌的履历,又随身带着一把尖端的兵器,竟然被一只说人话的白马吓得发抖。在宝象国,八戒和唐僧的表现真是让人诧异啊!
就在这节骨眼上,八戒想着赶紧分家伙,各奔东西吧。“取经”二字,被他远远的甩在了心门之外。被漫天神佛敬重的取经大业,在老猪的心上此时轻得犹如鸿毛。
八戒想一走了之,白龙马死死的咬住他的衣服,不停地落泪,苦苦央求他千万不要说散伙的话,千万不要生懒惰之心。想要救出师父,只有请大师兄悟空回来才行。之前悟空三打白骨精,八戒挑拨唐僧念紧箍儿咒,把悟空赶走了。现在要再请他出山,八戒担心要是一言不和,悟空抡起金箍棒打他,他还怎么活?
白龙看人很准,他向八戒保证:“他决不会打你,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
白龙的真挚和坚持感化了蒙昧的八戒。悟空身在花果山,心随取经僧,一点都没有改变。他很清楚取经路上,唐僧步步有难,处处该灾。当八戒出现在他眼前时,猴王知道唐僧有难了。
同门兄弟义结孔怀 默契除难
就在团队面临崩溃的最后一刻,悟空的出现使所有成员如同醍醐灌顶,一切的间隔跟断层,随着金猴的到来,开始衔接运作了。
作者吴承恩以“义结孔怀,法归本性”表达团队成员的默契。孔是甚、很的意思;怀,是思念。孔怀,指兄弟之间彼此思念和关怀。悟空回来救了唐僧后,取经团队同心一体,当下破除了磨难。
从小说来看,宝象的寓意,包含着勇往直前的龙马精神,在取经团队即将崩解时,是白龙恳求八戒请悟空出面,解决了难题;包含着同门同修的金兰之义,悟空、八戒、沙僧重新默契配合;也包含着唐僧认可悟空以武除恶,五人齐心合力,解除了眼下的磨难。或许,这就是“宝象”的意义所在吧。
点阅【西游义趣】连载文章。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