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2月11日讯】佛家认为,人今生的功名利禄大多都取决于前生所积的德行的多少,德多者,必为高官得厚禄,享荣华富贵,德少或无德者,则一生贫困、命运多舛。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今世的许多高官富豪,前世很多是修行者,他们或因为没有修成,或没有发愿继续修行,而在红尘中得了极大的福报。晚清有两名官员就是如此。
四川侯补道乃大根和尚转世
清朝晚期曾任四川候补道的江苏丹徒人吴养臣先生,字兆元,大概生于1855年至1859年间,活了九十多岁,民国间才去世。早年,都城里的人都盛传他是大根和尚转世。
吴兆元曾自述说,年幼之时一听到诵佛之声,他就欢跃奔赴,喜不自禁。他曾做过一个梦,梦中来到了山间的一座大殿,大殿正中坐着一位赤面长髯身穿绿袍之人,左右各有三名穿青袍的人侍立。见到此人,吴兆元不由自主地就下拜。
赤面人勉励了几十句话,但吴兆元梦醒后大多都记不得,只记得最后一句是“无忝所生”(意思是不要愧对生你的父母)。随后,他被带到侧院吃赏赐的食物,类似白芋,味道极其甘美。
等吃完后,侍者将吴兆元带到一处精室,几榻依然,他忽然意识到这是自己前生的居所。从精室出来,经过大门,石坊岿然屹立,侍者告诉他这是铁塔棱金寺,并遥指前方,但见溪水对岸高高耸立着一座铁塔,旁边是一座楼阁,风景幽静绝美。
吴兆元跟随着侍者跨过溪水上的小桥,又见到亭台楼阁,问这是什么地方,答曰“在武汉以上”。又见山侧有大帝庙,左右都是白石额匾,右匾写着“闲耕”二字,吴兆元刚想往左看,忽然就从梦中醒来。
吴兆元跟随着侍者跨过溪水上的小桥,又见到亭台楼阁。示意图,图为(传)[北宋]屈鼎《夏山图》卷局部。(公有领域)<br/>
对于所梦之事,吴兆元内心深感惊异。后来他从汉皋处得到《明圣经》,序文中讲了玉泉寺,其又名“铁塔棱金寺”,但并不确切知道在什么地方。
二十年后,吴兆元经过蜀道,出宜昌,听到有人说起当阳玉泉山之胜景,他突然想起了二十年前的梦,遂决定前往一游。
进入玉泉山后,眼前所见的石坊神殿和梦中见到的一样,唯独铁塔旁没有楼阁,山侧也没有大帝庙。吴兆元便询问住持植禅法师,回答说昔日曾有一座宋刘太后的化妆楼,但毁于火灾很长时间了。另有八十五岁的僧人告诉他,大帝庙以前也有,但毁于朝廷与太平天国的战火中。
吴兆元将梦境告诉了僧人,僧人带他来到一处居室,说是去世的师父大根和尚曾居住的地方,一几一榻,与梦中所见吻合。遂问及大根和尚圆寂的时间,刚好就是吴兆元自己的出生时间。吴兆元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前世是大根和尚,便将此事记录了下来。
民国时期任浙江省省长的齐照岩曾为吴兆元的《玉泉寻梦图》题名,所以知晓此事,后来他又告诉了曾在北洋军阀政府任职也是《洞灵小志》的作者郭则沄。郭则沄就去看了《大根禅师传》,他觉得禅师一直是一位苦行僧,即使不是成佛,福报当也不止如此。
齐照岩却认为:“世间的缘份未了,即使是佛也有历劫转生的,何况是修行的僧人呢!而且吴兆元虽然名位不显赫,但毕生安乐,年龄已经超过了七十岁,从福报角度看,已经不薄了。学佛者常以人天福报为不幸,并将福报比喻为手脚布满老茧的农民坐吃山空一般,人身易失,难道不应该努力吗?!”
吴兆元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前世是大根和尚,便将此事记录了下来。示意图,图为明 文征明 仇英 合摹李公麟《莲社图》。(公有领域)
台谏三杰之赵炳麟前世为天竺僧
赵炳麟,名竺垣,出生于官宦之家。清朝光绪年间中了进士,并被光绪皇帝在殿试中破格提为二甲,与康有为为同榜生。其后进入翰林院任编修。三十岁时被任命为福建京畿道监察御史,多次上书希望“正纲纪,重法令,养廉耻,抑幸臣”,被视为台谏官员的三杰之一。民国时曾当选为代表广西的国会议员。
曾与其父亲赵润生一起在湖南做官的张海楼观察使,在赵炳麟入翰林院后,前往其家道贺,听赵润生说赵炳麟前世是一名天竺僧人。
原来,在赵炳麟出生时,赵润生梦见一位天竺僧人来到家中,请求借住,他内心并不情愿,就以住处低洼狭窄为由拒绝,但僧人并不气馁,依旧坚定请求。梦醒后,夫人就生下了儿子,因此赵润生用竺字来为儿子起名。
晚年时,赵炳麟脚部有疾,就去扶乩,得到的结果是:你两世都是天竺僧人,苦行修持,所以得到了几十年的小富贵,如今大限快到要走了。至于脚疾问题,是内室中的孽缘所致。赵炳麟不由想起了多年前纳的小妾,因为小事当面打了她,小妾一气之下自缢而死。扶乩说的应该就是这件事。
后来,赵炳麟的脚疾愈发严重。一天,家人扶着他在院子中溜达,他不慎摔倒,当时就去世了。死去二十一天后,他的幼子忽然道:“父亲走了,还穿着僧衣!”不知来世赵炳麟是否还会转生为修行者。
两位晚清官员的转世经历或许再次让世人明白,即使不修行,积德修福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资料:《洞灵小志》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张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