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天行:麦克阿瑟的链锁赤龙与“不沉航母”(上)

2021年02月18日时政评论
麦克阿瑟将军对亚洲的深远影响无人能及,尤其在今天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中,更显示出将军独具的慧眼与天才般的才干。他早就洞穿共产党是人类最大的敌人和威胁,美国和世界要想在反击共产中获胜,就必须重视太平洋战略。美国虽然有强大的海军,但需要有长期坚定稳固的亚洲盟国作为立足之地,才能实现“跳岛战术”,避免远程作战的弊端。日本、台湾和韩国能成为最重要的反共前哨,是麦克阿瑟设计打造不沉航母的结果。
再造日本 目标深远
日本身处亚洲,却属于西方发达经济体,长期以来一直是欧美人眼中亚洲的骄傲。它的民主宪政、国民素质以及历史文化等综合国力,的确当之无愧美誉。这一切,都不能不令人提起麦克阿瑟的再造之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主导日本政治与社会的重建,成为日本人眼中的美国佬“太上皇”。他深刻地认识到,日本是偏离了根于中华的传统文化才落进了军国主义泥潭。他要把日本引向文明进步之路,避免共产红水浸蚀。
首先,麦克阿瑟反对将裕仁天王交付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他对反对这一建议的杜鲁门总统表示:若一定要追究裕仁的战争责任,请再调派100万名士兵来日本维持局势。这让杜鲁门知难而退。最终,日本得以保存君主立宪制,裕仁天王为象征元首,而不作为战犯追究。麦克阿瑟的仁恕与真诚令裕仁感佩,也与日本人民化敌为友。麦克阿瑟在裕仁的参酌支持下,迅速实施一系列体现西方民主自由价值观的新政,包括制定了日本国宪法。
其次,清肃渗透在日本社会各阶层的日本共产党。在各地逮捕制造暴乱的共产分子,并警告想强行驻军日本的苏联:“若有苏联士兵私自进入日本本地,我将不留情地把他送入监牢。”斯大林在二战期间一直依赖美国的军事援助,最忌惮美国,在麦克阿瑟的强硬态度面前,不敢轻举妄动。共产势力在日本受到有力扼制。 其它清除毒素复兴经济文化的举措,这里不提。上述两项最关键。麦克阿瑟既是杰出的军事家又是富于远见的政治家。他苦心经营日本的意义在当时大多数美国人不并了解。
二战结束后,苏联领导下的共产红潮已经在亚洲兴风作浪。1949年5月,当国民党溃败已成定局,中国即将出现中共政权,红色势力将关上中国走向开放的民主文明之门。而日本则成了亚洲的新门户。麦克阿瑟在《时代》杂志对他的东京访谈中,表达了清晰深远的太平洋战略。他说:“美国的前线在亚洲。我们不能像把欧洲扔给共产主义那样,再把亚洲抛弃给共产主义。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一样,我们也应在两个前线同时作战。不管在中国发生了什么,我们在亚洲还有机会,我们拥有惟一的机会是使日本人民进入到一个好的社会。⋯⋯“(《时代》 在5月9日:《日本:亚洲新门户》)
麦克阿瑟预见到共产红魔与自由世界之间不免一场殊死决斗。他要让日本成为美国在亚洲依然能稳固立足的一个地方,以便有机会扭转历史。
忧心大韩 力挽狂澜
民主党的杜鲁门政府跟麦克阿瑟的见解与战略不同。面对二战后共产主义在亚洲的发展,他们认为亚洲的共产党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只是苏联的附属,犯下了在麦克阿瑟看来低估敌人的致命错误,包括使共产党统治了中国。华府的防共目标主要是在欧洲防范苏联,在亚洲则对共产党集团采取绥靖政策,避免刺激苏联与其他共产国家结盟。在艾奇逊宣布划定的太平洋防御圈中,把朝鲜半岛和台湾排除在外。
中共掌权后,杜鲁门政府一开始就对中共示好,保持贸易来往。1950年1月,杜鲁门宣布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无意武力干涉中国现状。这一态度不仅没使中苏分裂,反而让怕触怒美国的斯大林迈出大胆一步:表示愿意与中共签订新条约,并支持金日成侵略韩国。
麦克阿瑟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的情报单位察觉北韩军队意图侵犯南韩意图,我将此一威胁告知华府,但政府居然未有任何表示……”
杜鲁门在亚太地区大幅裁军,削减军费。拒绝了韩国签订盟约的请求,将4.5万人的驻韩美军撤离,仅留下500多人的美军顾问团。从南朝鲜陆续撤军,是麦克阿瑟虽不情愿却又不得不做的一件事。即便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他仍然不断强调重视远东对于美国的重要性,极力主张驻扎在日本。不久,这一坚持竟挽救了韩国。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突然开启朝鲜战争,精锐武装打得韩国措手不及、溃不成军,三天就占领了汉城,大韩国眼看要亡国。白宫在最初的一周方寸大乱,杜鲁门对参战犹豫不决。麦克阿瑟催促下令参战的军情电报从日本东京不断轰炸白宫 ,华府的反应还算及时,没有停留在打口炮上。麦克阿瑟的反击意见一旦得到应允,不等杜鲁门官方宣布,就快速动作,包括派飞机轰炸朝鲜军,为联合国的后期行动赢得了时间。
不难想像,如果按照杜鲁门的亚洲政策加上情报失明,恐怕金日成就在华府瞻前顾后的迟疑中吞下了整个朝鲜半岛。生米煮成了熟饭,美国和自由世界就再也无力回天了。外人一般只知道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扭转了战局,却不清楚:在战局乍开瞬息万变之际,麦克阿瑟也是让白宫及时清醒并敢于参战的主要力量。(未完待续)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