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艾”无碍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2021年06月17日美食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6月17日讯】艾草在中华文化中着重彩,“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有多少文化传承来自于艾?听过艾粽子、艾馄饨疗病吗?连孟子都借用“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孟子借“艾”传达什么理念呢?
黄历五月里,逢端午,是凸显艾草特色的一个时节。瞧,艾草有“五月艾”的芳名,同时医家用干艾灸百病,故而称艾为“灸草”、“医草”。艾草的用处很多,既是好食材,也是医病良药。最古早的中国民谣中,就有采艾的歌谣。“一日不见如三年”的浓情蜜语,就是从《诗经》中脱胎而来的:“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国风‧王风‧采葛》)显然艾草在古代普遍被采用。
《本草纲目》说嫩艾可以作菜食,和面作成馄饨丸子,也可以做成生姜煎干艾饼,长服止泻痢。(“春月采嫩艾作菜食,或和面作馄饨如弹子,吞三、五枚,以饭压之,治一切鬼恶气,长服止冷痢。又以嫩艾作干饼子,用生姜煎服,止泻痢及产后泻血,甚妙。”)艾草入了这些个常民食物,都具有疗病的功效,展现了艾的食疗同源的功用。艾性至热,李时珍说︰“艾灸百病能回绝气。”中医灸疾用干艾绒,置久而弥善,越陈而越佳,“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故而孟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孟子真正说的“七年之病”不是指一般生理上的病,“三年之艾”也是一种借喻,那么孟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要表达什么思想呢?我们都知道,生在战国时代的孟子,为劝谏各国君主实施仁政,不远千里到处奔波,他讲的“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是他的政治思想的表现。让我们回到这话的原典──《孟子·离篓上》的时空去看看。这一篇孟子阐述“以仁政治天下”的观点,“三年之艾”在孟子的眼中是什么理念的化身呢?
孟子处在战国时代,看到各诸侯王,讲法术、讲权势,讲利益,但是却几乎不讲仁政,仁政几乎要消失踪迹了。他劝告想要“王天下”的君主们要以“仁政”为重:[1]
当今天下之君有好仁政的,那么诸侯都会聚集到他那里为他效命,就像水往低处流那般自然,实施仁政自然就成了天下的君王,即使本人没有“王天下”之意,形势也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天下局势紊乱,人心不古,社会危乱,病情深重。在这种局势中,想“王天下”,就好像“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非唾手可得。艾草虽然是灵药,但针对年久日深的痼疾,想要治好久病,没有三年之艾也起不了作用。但三年之艾不是随取随得的,需要时间,采来之后必须经过三年岁月来成就,若没有准备的功夫,最终也得不到。同样的,君王呀!如果当下不立志于仁政,不积蓄仁政的能量,那么连艾草都不可得,更不用说“三年之艾”。想“王天下”之王侯,面对社会国家的重疾,如果从现在开始行动,去采集蓄积艾草,则可能还有机会得到三年之艾可用。不然的话,病情日益深重,死情日益迫近眼前,而三年之艾终不可得矣,最终就是无奈地陷入死路。
孟子讲“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是为了宣扬“仁政”思想的借喻。将“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放到个人的人生宝库去修为也是很管用。平日为自己建立好习惯,去掉坏思想,行善积德,那就像为自己储存“三年之艾”一样,不怕七年之病来磨,积蓄越多,越有可能不生“七年之病”,不是吗?
注释[1] 孟子说:“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出《《孟子·离篓上》@*
─点阅【成语数来宝】系列─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