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09月18日讯】
第四章 建亲第二
夫六合旷道,大宝重任。旷道不可偏制,故与人共理之;重任不可独居,故与人共守之。是以封建亲戚,以为藩卫,安危同力,盛衰一心,远近相持,亲疏两用,并兼路塞,逆节不生。昔周之兴也,割裂山河,分王宗族,内有晋、郑之辅,外有鲁、卫之虞,故卜祚灵长,历年数百。秦之季也,弃淳于之策,纳李斯之谋,不亲其亲,独智其智,颠覆莫恃,二世而亡,斯岂非枝叶不疏则根柢难拔、股肱既殒则心腹无依者哉?汉初定关中,诫亡秦之失策,广封懿亲,过于古制,大者专都偶国,小则跨郡连州,末大则危,尾大难掉,六王怀叛逆之志,七国受𫓧钺之诛,此皆地广兵强,积势之所致也。魏武创业,暗于远图,子弟无封户之人,宗室无立锥之地,外无维城以自固,内无磐石以为基,遂乃大器保于他人,社稷亡于异姓。语曰:“流尽其源竭,条落则根枯”,此之谓也。夫封之太强,则为嗜脐之患,致之太弱,则无固本之基。由此而言,莫若众建宗亲而少力,使轻重相镇,忧乐是同,则上无猜忌之心,下无侵冤之虑,此封建之鉴也。斯二者,安国之基。君德之宏,唯资博达。设分县教,以术化人,应务适时,以道制物。术以神隐为妙,道以光大为功。括苍曼以体心,则人仰之而不测;包厚地以为量,则人循之而无端。荡荡难名,宜其宏远。且敦穆九族,放勋流美于前;克谐蒸义,重华垂誉于后。无以奸破义,无以疏间亲,察之以德,则邦家具泰,骨肉无虞,良为美矣。
本文将“建亲”篇分为两段,分别讲两个问题:第一,封建(在中文本义上使用这个词,这不同于英语之feudalism,更迥异于中共所谓之“封建”);第二,孝亲。
这两个问题涉及到中国历史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特别重视家族、孝道(《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之一),历来讲家国一体、以孝治天下。中国人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贯穿这四者的就有一个“孝”字。人君更要孝字当先。中国历代流传的“二十四孝”,第一个虞舜,第二个汉文帝,是以帝王为表率。
人君讲孝,“亲亲”尤为重要。这既关乎修身,也关乎政治现实。典籍说“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周易‧系辞下》)而“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大上以德抚民,其次亲亲以相及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帝范‧建亲》:“无以奸破义,无以疏间亲,察之以德,则邦家具泰,骨肉无虞,良为美矣。”清人绘唐太宗像,绢本设色。(公有领域)
怎么“亲亲”?武王伐纣后早逝,周公摄政,“亲亲”而行封建制,亦即“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就是让王族的子弟率领族人到各地建立武装据点,以此为依托控制各个地区,从而形成拱卫宗周的态势。被封诸侯在封国内有世袭统治权。周天子是各封国诸侯的“大宗”,作为“小宗”的诸侯国必须服从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兵役。司马迁称其为“褒亲亲,序骨肉,尊先祖”,所谓“亲亲建国”。
但是,封建制度在春秋战国之际逐步瓦解,秦统一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其后,封建制虽未绝迹,却也渐行渐远,不再占据主流。不过,封建制和郡县制的争论,没有停息,而“封建”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魏晋以降,封爵而不治民的制度也沿用“封建”之名。(清末,西方文化涌入,“封建”一词的含义开始发生变化,更被共产党篡改为人类五种社会形态之一的“封建社会”之“封建”,而与“迷信”、“专制”相连。)
就历史现象而言,周行封建,享年八百;秦弃封建,二世而亡;刘邦复行封建,但“过于古制”,遂有七国之乱;到了曹操,“子弟无封户之人,宗室无立锥之地”,被司马氏篡权夺位;司马氏建晋,大肆分封,又搞出了个“八王之乱”。历史犹如一个循环。
太宗的“封建之鉴”
太宗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第一,封建是必要的;第二,要把握好尺度,否则,“封之太强,则为嗜脐之患,致之太弱,则无固本之基”。第三,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莫若众建宗亲而少力”,使他们既能拱卫王室,又没有过强的实力与朝廷对抗,与朝廷忧乐与共、利害一致,这样就“上无猜忌之心,下无侵冤之虑”,既保全了骨肉之亲,又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太宗的上述“封建之鉴”及其一些相关政策,在大臣中有不同意见。当然,太宗也是务实的,从善如流。
例如,《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十一年,“以子弟荆州都督荆王元景、安州都督吴王恪等二十一人,又以功臣司空赵州刺史长孙无忌、尚书左仆射宋州刺史房玄龄等一十四人,并为世袭刺史。”而被礼部侍郎李百药、中书舍人马周等谏止。
又如,贞观十七年,针对担任都督和刺史的皇子大多年幼,褚遂良上疏说:西汉宣帝说过“和我一起治天下的,只有好的州郡长官啊”!现在皇子幼稚,不了解如何施政,不如先留在长安,教他们儒家经典和政治,等到他们长大了再派他们到各州就任。“太宗嘉纳其言”。(《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这就引出一个问题:群臣大都反对复行封建制,魏征更有“五不可”之说,可太宗为什么这么在意“封建”呢?
太宗的孝心与亲情
笔者以为,在传统影响这个基本因素外,太宗之重孝道、亲情和玄武门之变的刺激,也是重要因素。这里举几件事情,供大家思考。其一,太宗思母。太宗母去世早。唐朝建立后,高祖宴饮,“世民每侍宴宫中,对诸妃嫔,思太穆皇后早终,不得见上有天下,或歔欷流涕”。(《资治通鉴》)
其二,玄武门事变平定后,“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资治通鉴》)太宗伏在高祖的胸前,号啕大哭良久,足见此事变对太宗心理刺激之大。不管什么原因,出了这样的悲剧,这对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来说,情何以堪?
其三,玄武门之变后两个月,高祖内禅,贞观九年五月庚子日去世。太宗29岁即大位,后多历世事,对高祖颇多思念、追悔之情。其中有个 “望陵毁观”的故事:太宗葬文德皇后于昭陵,上念后不已,乃于苑中作层观,以望昭陵。尝引魏征同登,使视之,征熟视之曰:“臣昏眊,不能见。”上指示之,征曰:“以为陛下望献陵(高祖所葬),若昭陵,则臣故见之矣。”上泣,为之毁观。明《帝鉴图说》评说道:太宗一闻魏征说起父皇,心里感动,不觉泣下,自知举动差错,遂命拆毁此观,不复登焉。太宗本是英明之君,事高祖素尽孝道,偶有此一事之失,赖有直臣魏征能婉曲以进善言,太宗即时感悟,改过不吝,真盛德事也。
《帝鉴图说》插图《望陵毁观》,描绘唐太宗体从魏征劝谏,拆毁了台观。(公有领域)
其四,对在玄武门之变中被杀的政敌皇兄建成和皇弟元吉,太宗分别于武德九年和贞观十六年进行追谥,并于贞观十三年封庶出皇子李福为赵王,过继给建成为嗣。后,高宗于显庆年间,令太宗的小儿子、自己最小的弟弟曹王李明,过继给已故皇叔元吉为嗣。
太宗渴望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然而,帝王家最是是非家。
玄武门事变,也是情不得已,后世史家对太宗多持理解、同情甚至赞赏的态度。例如,《旧唐书‧太宗本纪》史臣曰:“或曰:以太宗之贤,失爱于昆弟,失教于诸子,何也?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尧不能训丹朱,斯前志也……”这里举了两个例子来类比玄武门之变。第一,舜当政时有共工、驩兜、三苗的君长、鲧这四个罪人,这并非舜的德行不够造成的,舜不得不处理,所谓“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孟子‧万章上》)。第二,尧那么光明,但偏偏有个不争气的儿子丹朱,不能把天下传给他,而只能传给舜。换句话说,太宗摊上了这样两个兄弟,不是太宗的错,只能说是命吧。
又如,《旧唐书‧太宗本纪‧赞》中又将玄武门之变类比于周公诛管、蔡。周文王、武王、周公父子三个都是圣人,文王也生了管叔、蔡叔这般不肖子;管、蔡跟纣王的儿子武庚一起叛乱,被周公平定,迎来成康盛世。(“昌、发启国,一门三圣。文定高位,友于不令。管、蔡既诛,成、康道正。贞观之风,到今歌咏。”)
废立太子的痛苦
在玄武门事变之外,太宗还有一桩心痛事,就是废立太子事。太宗与长孙皇后育有三子,李承干、李泰、李治。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宗第五子李祐谋反被诛,不成想竟又扯出太子李承干的谋反案,其中还有太宗弟汉王李元昌的参与。李承干被贬为庶人,流放;李泰又谋争太子。太宗十分痛苦,以致于要“抽佩刀欲自刺”。(《资治通鉴》:承干既废,上御两仪殿,群臣俱出,独留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勐、褚遂良,谓曰:“我三子一弟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因自投于床,无忌等争前扶抱;上又抽佩刀欲自刺,遂良夺刀以授晋王治。)
太宗最终立李治,为什么?李治仁厚,不会诛杀李承干与李泰。(《资治通鉴》:上谓侍臣曰:“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伺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泰立,承干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干与泰皆无恙矣。”)
经历了这些痛彻心扉之事,所以太宗对孝道、亲亲特别看重,对“封建”孜孜不忘。“建亲”这篇,可谓饱含血泪之作。
超越苦难和命运的仁厚宅心
“建亲”篇最后举了帝尧、帝舜两个典范。《虞书‧尧典》记载,帝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而帝舜呢,是乐官瞽瞍的儿子。他的父亲心术不正,母亲善于说谎,弟弟象十分傲慢,但舜能与他们和睦相处.他用自己的孝行美德感化他们,使他们改恶从善,不走邪路(“瞽子,父顽,母嚣,像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建亲”篇的最后几句话,尤其是对李治的谆谆教诲和殷切希望,同时也体现了太宗超越苦难和命运的仁厚宅心:“无以奸破义,无以疏间亲,察之以德,则邦家具泰,骨肉无虞,良为美矣。”
清陈士倌《圣帝明王善端录》册《唐太宗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附录:“建亲第二”大意
治理天下之道,至广至大;保持君位,至极至重。治理天下,不可一人独断,必须与他人一道负责;保守君位,不可一人努力,必须与他人一道守成。因此,分封亲戚子弟为侯王,作为王室的藩卫,是非常必要的措施。天子与诸侯同心同德,安危与共,风雨同舟,齐心协力,才能巩固大唐的江山。朝廷与诸侯相互支持,亲近和疏远之人同时并用,就能堵塞兼并之路,防止违抗中央政令事件的发生。周朝兴起时,将天子所属的土地分封给宗族子弟,立他们为诸侯各国,拱卫王室。内有晋、郑诸侯辅佐朝廷,外有鲁、卫国君防备四夷,因此,国运昌盛,达数百年之久。秦朝吞并六国,抛弃了淳于越分封诸侯的主张,采纳李斯推行郡县制的计谋,不以宗族子弟为亲,依靠君主个人智谋统治天下,结果遭遇颠覆势力的进攻,二世而亡。这些史实,难道不是说明枝叶不疏,根本就不可动摇,股肱失去,心腹就无所依靠这一道理吗?汉高祖平定关中,鉴于亡秦废分封、设郡县的失策,便大封宗族子弟为诸侯,规模超过古代分封制的规定,结果,实力雄厚的诸侯国与中央朝廷对抗,实力小的诸侯国,也是跨郡连州,割据一方。这样一来,末大则本危,尾大则难以摆动。到汉景帝时,吴、楚六国反叛朝廷,称兵作乱,而七王也被诛杀,亲族无法保全,这就是诸侯国地广兵强,篡位野心随实力而膨胀的必然结果。魏武帝曹操创业之时,不能深谋远虑,宗族子弟没有分封之人,甚至连立锥之地都没有,造成外无藩王以拱卫,内无磐石以为基,君权旁落他人之手,江山为司马氏所纂夺。
古人说:“水流消失,泉源必然枯竭;枝叶凋落,根本必然枯朽”,就是这个道理。分封诸侯实力过强,就有以下叛上、危害心腹之患;分封诸侯实力太弱,又将没有巩固朝廷的根基。由此看来,最好的办法是采取多分封诸侯而减少其实力的政策,使他们既能拱卫王室,又没有过强的实力与朝廷对抗,与朝廷忧乐与共,利害一致。君主对诸侯无猜忌之心,诸侯对君主没有怨恨、恐惧的念头,这是我从历代分封制的教训中得出的结论。我主张损强抑弱的分封制,是奠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
国君须立德宏大,广博通达。确立法度,教化世人,通权达变,以道制万事万物。治国之术,应隐藏君王心中,才能发挥驾御臣下的妙用;治国之道,应发扬光大,让臣下知道,才能建盖世之功。天子以德配天,体恤民意,那么庶民瞻仰天子,顶礼膜拜而无法窥测其高深;天子宽厚待人,像大地负载万物一样厚重,那么臣下效法,感戴莫名。治国之道,浩浩荡荡,难以用语言表达其宏远之旨。但从历史上看,使宗族和睦相处,帝尧作出了优秀的榜样;克制自己,孝顺父母,爱护幼弟,帝舜亲自躬行,美誉流芳,名传后世。国君应效法古代圣人,不要以奸邪之心去违背大义,不要偏信疏远之人而离间了亲族的情谊。自始至终,以德修身,以德察人,那么国家太平,宗族安宁,这是国君的美行啊。@*#
(转自大纪元/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