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一场闭门会议 习近平自曝经济告急?

2021年12月14日世界的十字路口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1年12月15日讯】2022年中国经济,将遭遇哪些严峻挑战?一场闭门会议,习近平自曝经济告急?马云领头急奔,共同富裕拖垮中国企业?中国公务员减薪,竟为攻打台湾?《世界的十字路口》
2022年即将到来,中共官方此前不断宣传“经济形势良好”、“稳中有进”,但近日却悄悄改口。北京当局日前召开一场闭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与李克强抖漏出中国经济非常严峻不乐观,遭遇多项困局的挑战。究竟,2022年中国经济到底是喜是忧?中国经济面临哪些重大挑战?中国多地的公务员为什么减薪?马云带头响应“共同富裕”,又可能对中国企业带来哪些后效应?本集节目,与您探讨。
大家好,我是唐浩,今天都好吗?
今天我们要跟大家来聊聊中国经济。虽然我们过去也多次分析过,中国经济出现许多警讯,现在投资中国的风险非常多,但中共官方却始终报喜不报忧,不但一直强调经济的大趋势是“长期向好”,还声称“实现全年增长目标,中国有底气”。中共的说法和我们的分析,几乎是两条平行线。
不过最近啊,中共已经悄悄转变风向,开始跟我们的观点靠拢了。特别是12月8日到10日,北京召开一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治局七个常委通通出席,会议上习近平自己泄漏了中国经济确实碰上许多困境。所以今天我们从这里谈起,跟大家聊聊,明年中国会遇到哪些重大的经济难题。

2022年中国经济悲观严峻 面临四大挑战

我们就从官媒发出的报导通稿来分析,其实官媒的报导也经常暗藏玄机,只是会需要一些翻译与解读,要去掉中共党文化的调味与粉饰之后才能看懂。
首先,报导中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还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好,这段话等于一开始就做出总结,告诉我们未来一年、甚至未来几年的中国经济整体非常不乐观,面临着至少四项重大考验,包括“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以及“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和不确定”。那这四项考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说,第一,需求收缩,意味着中国民间市场的消费需求持续收缩,出现“消费堵点”,也就是消费不顺畅了、不活络了,这就堵住中共所谓的“国内大循环”。说白一点,就是越来越多人减少花钱、减少购物,让消费经济下滑了。
第二,供给冲击,是指受到疫情和产业外移的影响,加上原材料进口不顺利等等,中国企业的生产工作受到冲击,导致企业能够提供的加工产品、零部件和下游的末端产品,都出现减少下滑。说白了,就是某些商品的生产已经有困难了,供给量被迫减少。
第三,预期转弱,是指最近的经济数据,都跟中共原先预估的不一样,实际的经济数据越来越低迷、越来越衰弱,也让中共对未来的经济预测不能再乐观高估,只能悲观下调。说白了,就是未来的经济展望越来越糟糕,官方也很难管控了。
再加上第四点,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也就是说国际疫情起伏不定,还有美中关系搞得很糟,而且中共还被国际社会联合抵制北京冬奥等等,这些外部的国际因素都会对中国经济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与压力。说白了,就是中国经济整体上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夹击。
其实,这些说法完全不让人意外,因为李克强在11月,就曾经三度公开强调经济出现“下行压力”,要大家顶住压力,这一点已经相当不寻常;加上有“国师”称号的中国经济学家李稻葵,在12月2日也公开说,未来几年会是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经济最困难的时期,提醒人民“苦日子要来了”。
那官方这些发言,都表明同一件事,就是2022年的中国经济非常严峻悲观,而且经济困顿的时间可能还会持续个几年。

连喊25个“稳”字 折射中国经济高度不稳

我们再回到党媒的报导往下看。我们知道,中共明年要召开二十大,会议说,“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所以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会议还说“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好,请注意,我们可以发现这场工作会议,就围绕着一个重点词“稳”,光是在党媒这篇新闻稿里,就出现25个“稳”字。大家知道,中共经常是缺什么,就喊什么。党内不忠诚,就会喊大家要“忠诚”,党内反对习近平,就会喊大家要“拥护习核心”。
现在习近平在会议上喊出了至少25个“稳”,就代表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非常不稳,所以才要一直喊说要“六稳”、“六保”,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那么,中共到底有哪些具体的经济问题非常不稳呢?我们来一一说起:

不稳一:企业裁员减薪 失业问题有增无减

中共最担心的,就是民间的失业问题,因为一旦失业人数居高不下,就可能串连成失业大军,对中共带来严重的政权威胁。所以中共所谓的“六稳”,头一项就是“稳就业”,而“六保”的头一项,也是“保居民就业”。
因此,中共一再高喊“六稳”“六保”,其实就暗示着中国的实际就业情况相当糟,让官方不得不一再强调稳就业。中国的实际失业率有多高呢?我们说过,这是官方讳莫如深的绝对机密,但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透露,中国实际失业率超过20%,实际失业人数超过一亿人。
而且,疫情和贸易战,都导致越来越多企业走向裁员或减薪,就连爱奇艺、快手、字节跳动等等知名的科技大企业,最近也因为入不敷出,纷纷下令缩编裁员,或者大幅减薪,这样就让失业问题更加严重。
另外,别忘记,今年中国的高校毕业生、也就是大学毕业生人数已经超过900万人,他们找工作已经非常困难,更何况明年的高校毕业生将首度超过1,000万人。因此,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也强调,“要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
换句话说,越来越庞大的“毕业大军”,明年将和不断增长的“失业大军”汇流起来,他们不但要彼此争抢工作,还可能对中共政权带来庞大的挑战与考验。

不稳二:供应链紧张 物价飞涨 企业成本大增

最近不论是中国还是海外,都因为疫情导致了产业减产或者运输减少的问题,加上能源和原材料都供不应求,就进一步造成供应链紧张或者中断,最后导致商品的生产供应不足,造成物价大涨。
因此,几乎世界各国都出现严峻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国也一样。根据统计,中国今年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PI)一路飙涨,在10月飙到了13.5%,11月虽然稍微下降到12.9%,但还是高出专家的预期。
说白了,中国的企业生产者面临着越来越高的生产成本,他们采购原材料、能源的成本越来越高,这样就会造成两种结果:第一,企业放弃生产,选择倒闭或停工,这样会扩大失业问题;第二,企业继续生产,把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样就会导致各种消费商品跟着不断涨价。
供应链紧张造成的通货膨胀,中共也知道,所以在会议上他们说,“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请注意,一年前,官方提到国内大循环时,只讲到“消费堵点”,也就是消费疲软不通畅,撑不起国内经济循环。
但现在官方又造了新词“供给约束堵点”,就表明中共的“国内大循环”计划,不但在消费端堵了,现在连供给端也堵了。这就像人体的动脉,有两端都堵了,这样下去会怎样,中国经济当然就会瘫痪了。

不稳三:物价飞涨 收入下滑 民众减少消费

这次会议强调,要“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保供稳价”,要“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为什么要特意强调这些呢?
刚刚讲过,全球都出现通货膨胀问题,中国也不例外。根据官方数据,今年11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上涨2.3%,创15个月以来新高;而且最可怕的是,光是蔬菜的价格,就比去年上涨超过30%,也就是去年一把菜卖你10块钱,现在就要卖你13块。
不过,我认为这个数据还是被低估的、是官方美化过的。因为李克强日前也承认过,如果中国开放电费涨价,也不会影响官方的物价数据。换句话说,中共的物价指数计算方法,其实是有猫腻的,所以官方给出来的数据,应该比实际的物价涨幅要低。
可是,物价上涨了,许多民众却被裁员失业了、或者被减薪了,就连浙江、上海和许多地方政府的公务员都传出被减薪,或者被取消奖金。那么人民收入普遍减少,自然就会跟着减少消费,这样就会给“国内大循环”继续带来“消费堵点”,就循环不起来。

不稳四:政府债务沉重 发薪困难 没钱扩大投资

中国是债务大国,不但有恒大这样的民间企业欠债累累、债可敌国,就连地方政府的债务数字也是不断屡创新高。根据官方统计,今年前10个月,全国地方政府的发债总额已经将近30万亿人民币,也就是30兆。这还只是帐面上可以公开的显性债务,至于帐面下不能公开的隐性债务,那就无法估计了。
在这次会议上,官方说“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换句话说,官方也坦承现在各地政府债务沉重、财政相当困难。
所以不但许多地区的公务员被迫减薪、甚至拿不到薪水,现在官方也罕见地认可公务员利用业馀时间去兼差。像中纪委就说,公务员下班后开滴滴、送外卖等,原则上不算违纪,也就是说默许公务员可以下班后另外打工赚钱,用来填补减薪的缺口。
既然政府发薪水都有困难,那么可想而知,地方政府也就更难有钱去投资公共建设,帮助地方的中小微企业发展了。
只是没想到,不知道是官方派人带风向,还是小粉红爱党爱昏头,竟然说中国公务员减薪是为了“筹钱武统台湾”,言外之意就是要搬出民族主义的大旗,要中国公务员勒紧裤带,相忍为国。我只能说,这叫做脑子进水,没药医。

不稳五:升级监管 强推共同富裕 企业运营风险高

共同富裕,是中共近期的主力政策,这次会议也强调,“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还说“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翻译成白话,就是共产党的“共产”手段,接下来会长期地伸进所有企业的钱袋里。
像马云最近就公开宣布,配合共同富裕政策,要对旗下员工增加五大福利,包括住房补贴、全薪育儿假、带薪年假等等。说穿了,马云当起“领头马”,把自己的企业财产率先献给共产党,当中共的取款机,用这些保护费来交换自己的性命安全。
不过,可想而知,这些配合官方的“共富”支出,一定会大幅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可是如果企业不配合、不想被共产,那就一定会被官方用“加强监管”或者“反垄断”的名义来找麻烦,罚款罚到你手软。
因此,企业经营的政治风险会大幅提高,这样就会降低企业的经营意愿。所以我们看到,最近几家高科技企业纷纷大动作裁员减薪,一方面确实是因为经营遇到瓶颈,不得不缩编规模;另方面,也很可能是有马云的前车之鉴,所以纷纷裁员、大声喊穷,想减少官方的“共富”施压。

不稳六:缺电 缺工 缺芯片 缺核心技术

大家都记得,前阵子中国各地陆续爆发限电、停电问题,造成企业生产困难。但这次官方在会议上说,要“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促进电力充足供应”,很显然意味着,中国未来还存在庞大的电力缺口,所以呢,无预警的限电、断电问题,还将是中国企业运营的一大挑战。
另外,缺工也是中国制造业的困境。因为现在许多人都有大学文凭,当然不太愿意到工厂里当辛苦的蓝领,大家都想进办公室当白领,可是现在工作职缺不断减少,所以就衍生出一种现象,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却宁可去送外卖、送快递、开网约车。换句话说,这些网络平台从制造业手里抢走了许多劳动力。
另外,中国虽然也有半导体产业、也生产芯片,但中国缺乏像台积电、英特尔或韩国三星那样的高端芯片与核心技术,没办法研发生产高端芯片;加上美国已经全面封杀中国的高端芯片来源,所以未来中国的高科技业发展一定会陷入黑暗期。
所以,这次官方强调,“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说穿了,中共被这次的芯片危机重创了,才意识到过去不重视研发、只搞对外偷窃技术,酿成了今天的困局。
但是大家知道,研发芯片不是喊口号、砸大钱就可以立竿见影的,是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的耐心研发才能成功,才能拥有核心技术。所以中共现在想要“亡羊补牢”,可是不知道要多久才能见效,也一定会拖累到中国的产业转型进程。

不稳七:经济数据报喜不报忧 误判风险高

我们频道的老朋友都知道,中共对于各项经济数据,都是报喜不报忧,非常不可信,毕竟他们就是靠着“假大空”的宣传与谎言,来建立他们所谓的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就连李克强自己都透露过,中国的GDP数据是“人造的”,不可信。
而前几天,前财政部长楼继伟在一场会议上公开批评,官方的经济指标都“非常好”,完全没有反映经济下行的风险。说白了,就是中共自己人公开抖漏官方数据不靠谱、不可信,都是报喜不报忧的造假,掩盖了经济风险的真实情况。
我们姑且不论楼继伟为什么要掀开这个“内部机密”,也许跟派系斗争有关,但是我们要重视一个问题是,这些造假数据,不但是政府拿来欺骗百姓,各级政府也很可能会这样如法炮制,用来欺骗上级官员和中央政府。
这样上下交相贼的彼此欺骗下去,会不会导致中共最高层相信了数据、误判了局势,从而做出更多错误的决策与要求,从而为企业与人民带来更沉重的压力与负担?这一点才是最值得我们警惕的。
所以,刚刚我们从中共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现,习近平自己泄漏了中国经济目前的真实情况非常紧张,因此明年的中国经济势必会遭遇多个严峻的经济挑战,至少包括:
挑战一:企业普遍裁员减薪,失业问题有增无减。 挑战二:供应链紧张,物价高速飞涨,企业运营成本大增。 挑战三:物价飞涨,收入下滑,许多民众减少消费。 挑战四:许多地方政府债务沉重,发薪困难,没钱扩大投资。 挑战五:中共升级监管,强推共同富裕,企业运营风险升高。 挑战六:中国缺电缺工缺芯片,更缺核心技术。 挑战七:中共经济数据报喜不报忧,官员误判风险升高。
当然,中国的经济挑战不只这些,像少子化、人口老化、产业外移,还有疫情以及中共的派系权斗等等,都是中国经济的不稳定变数。只是这些我们过去都已经说过好几次,今天就不再重复了。
好,今天先聊到这里,如果您喜欢我们的节目,请记得订阅、留言、按赞,也请您介绍给更多的朋友们知道。感谢您收看,我们下次再会。
—
江雪
飞雪舞江空 月轮出云朦 星汉烟水泛 露冰挂眠松
唐浩
(责任编辑:刘明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