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5月31日讯】说起让人立刻联想到爱国忠臣屈原的粽子这一小东西,在中华文化中可谓是源远流长。《续齐谐记》记载楚地人以竹筒贮米投水祭祀屈原:“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后来为了驱逐蛟龙,特在竹筒上盖上楝叶、缠上五色丝绳。
因此,“世人五月五日作粽(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不过,在中华这一地大物博之域,历代的粽子形貌是否呈现了多采多姿的样貌呢?跟纪念屈原的筒粽又有何不同呢?此文就来谈谈粽子作为端午节的民俗美馔,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代究竟开展了多么丰富的样貌?今人包裹的各类粽子,是否有保留这一时期的制粽特点?
首先说说粽名从何而来。话说东汉人以叶子裹米作粽代替竹筒。东汉《说文解字》虽说:“粽(粽):芦叶裹米也。”却未提及米中有包内馅。幸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了“粽”名因何而来:“古人以菰芦叶(*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
从魏晋到南北朝时代的粽子有华丽的形貌和多样的口味。灰汁凉粽、益智粽、甜蜜粽、杂粽,甚至还出现了一种现代已经难以瞧见、巧妙又美丽的九子粽,历代粽子展现出中华文化之民俗美馔是如此的多元、挑动味蕾且极具地方特色。难怪端午吃粽习俗穿越千百年,年年不衰。
灰汁粽 凉夏粽
再往前追溯,晋朝平西将军周处的《风土记》中,则记载了黄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和夏至吃粽子的风俗:“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像也”。周处记载的粽,也叫角黍,是用菰叶,即筊白笋叶裹黍米,放浓厚的灰汁中煮到熟烂而成。周处记载的吃粽风俗并未提及纪念屈原,而是当时人在盛暑的端午和夏至日的食俗,是应天时、应节气的食品。泡在草木灰汁(*碱水)中煮的黍米粽,因为碱性重,黏稠性更强,米粒都融合在一起分不开了,颜色金黄,口感弹滑。这种“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像”,对应了端午、夏至时阴阳循环刚好处在阳气至极的时点,这时阴气尚未萌发,“阴阳尚相裹未分散”呈现纯阳之像。
古人诗词,有着对粽子的形容,例如宋人杨无咎在端午词《齐天乐其二端午》中说道:“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杨无咎说的,正是以菰叶包裹的黄金粽;宋人杨万里在《过乌沙望大塘石峰》中,把冰峰和夏日冰盘上堆叠如山的角黍作了连结,展现古之夏日凉粽:“三峰冰盘饤角黍”;宋人范大成则在《重午》中说明凉粽多沾上蜂蜜、砂糖来吃的这一项特点:“蜜粽冰团为谁好”,而宋人陈造亦在《次韵梁广文重午吊古》中描绘此一特点:“菰粽蘸蜜彩作丝”,清人樊增祥《金缕曲》也记载了承袭数朝的这一吃粽喜甜之民俗特点:“沙糖角黍,依然风味”。上述种种,都是端午风物角黍,即粽子形象化的描写,后人也可看出,古今品尝黄金凉粽的食文化竟这般相似。
益智粽子 益智又甜蜜
岭南广州特产甜蜜益智粽子,晋代广州地方还出现了一款特产--名为“益智粽子”的养生粽。《晋书》记载广州刺史卢循,派遣使者送给后来成为南朝宋的始祖宋武帝的刘裕这一种益智粽子。晋代顾徽《广州记》载:“益智,叶如襄荷,茎如竹箭,子从心中出。一枝有十子,子肉白滑。四破去之,取外皮,蜜煮如粽子,味辛。”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晋代卢循馈赠刘裕的益智粽,就是这种蜜煮的益智粽子。出于崑崙及交趾国的益智,也称为益智子,今日的岭南各地普遍有生产,大如小枣,其中心的核黑而皮白,核小的较佳,益智的子实在五、六月成熟,此时正是粽香时节。李时珍说:“脾主智,此物能益脾胃故也,与龙眼名益智义同。”
九子粽一家亲 “中子”心想事成
魏晋时代还出现一种“九子粽”,成为普遍民俗,亦传名后代。唐玄宗在端午节宴群臣时赋诗,诗中有“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的描写,想必精巧的九子粽在当时已经成为御宴上品,可惜今人已难再见得。传说九子粽是将九个粽子串成一串,一串中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九个形状各异,并且分别以九种颜色的丝线绑扎。这种五彩缤纷的九子粽多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尤其是祝贺人能得子。由于“粽子”谐音“中子”,民间遂有送九子粽代表祝福人喜获儿子的风俗意涵。
在魏晋民间,无名氏的《月节折杨柳歌五月歌》就以九子粽作为五月的抒情主题:“菰生四五尺,素身为谁珍,盛年将可惜。(折杨柳)作得九子粽,思想劳欢手。”(出《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从歌中看到九子粽和角黍一样都是以菰叶包裹的粽子,也看到母为子付出的情义。
甜蜜富足枣栗粽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粽䊦法第八十三》提及一款名为“䊦(*音同叶)”、呈现扁平四方形的甜蜜枣栗粽。制作此粽,首先要先用黏性米的细末加上蜜水调和,再揉出长尺馀、广二寸馀(*古人的尺寸)的米团,从中间四破,在上下铺满枣肉、栗肉,后以涂上油的大竹叶包起来煮到烂熟。竹叶上涂油可避免粽子沾黏竹叶。枣栗在周代已属美馔上品,且因枣子甜蜜、栗子富足,故带给人美味的满足感,也象征生活富足。南土珍品杂粽
“杂粽”属南朝宋之珍品。《宋书・列传第十九・张畅》有“螺杯、杂粽,南土所珍”的记载,也用它作为外交绥靖的礼物,送给鲜卑族的头目索虏托跋焘。所谓的“杂粽”,实物内容无从知晓,顾名思义当是采撷多种山珍海味来入馅吧,巧妙组合各展巧思,总也不离其宗,不离其粽。从魏晋到南北朝的粽子种类又丰富又多元。环视现代人制作的粽子,和魏晋南北朝的粽子比一比,几乎九变不离其宗了,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巧思早慧、博厚涵容和绵延不绝。
知道了粽子的古早历史,让我们在享受各式各样的珍味粽、养生粽时,更能汲取醇厚的内涵珍味。在追想粽子的历史告一段落之馀,最后特以唐人杨巨源《谢人送粽》谢人、谢天迎端午:
来时三月春犹在,到日端阳节又临。
珍重主人意勤腆,满槃角黍细包金。
(转自看中国/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