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北京时间2022年09月12日讯】四书五经是传统文化中儒家的重要经典,其中《礼记》为五经之一,成书于西汉,为汉朝礼学家戴圣编纂而成。其主要阐述了君子修身立世的思想理念,记载了先秦时期婚丧嫁娶以及祭祀庆典等礼乐制度,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本文根据明代翁溥校对的《礼记》版本为蓝本抄录并核对,尽量保持和原文一致(除某些输入法没有的异体字外),避免出现错字和漏字。笔者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试将其译为白话文,倘有偏颇之处,还请遵从原文为准。
《曲礼上第一》原文节选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惟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译文
尽管鹦鹉聪明会说话,但它仍是飞禽;尽管猩猩像人会说话,但它还是走兽。假使人不遵循礼,即使会说话,不也和飞禽走兽的性情相同吗?因为只有毫无道德规范的动物,才会出现乱伦交配的事情,所以上天让圣人出世,创造道德准则来指导人的言行,有了道德准则的参照,人就会明白自己和动物的不同。古代三皇五帝时期人们最重视道德,随后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时期,人们更注重投桃报李。礼讲究施恩于人,知恩图报,如果只有一方施恩,而另一方不知报答,就不符合礼的要求。上到王公贵族,下到黎民百姓,言行符合礼就会有善报福寿,不符合礼就会有恶报灾祸,所以说:礼是决不能不学的。
知礼的人,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即使像出苦力和做买卖的百姓,也必然有他们的过人之处,更何况富有显贵的人呢?富有和显贵的人如果努力践行道德规范,就不会骄奢淫逸;贫困和卑微的人如果努力践行道德规范,就不会自暴自弃。
(责任编辑:叶诚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