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06日秦鹏政经观察

【秦鹏观察】中共连出三张牌遭狙击 银行股大跌

【新唐人北京时间2023年07月06日讯】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秦鹏观察》。今天是美东时间7月5日,京港台时间7月6日。
今天焦点:习近平近期连出三张大牌,但都遭遇了狙击:欲让国有银行给地方政府放长期贷款,引来顶级高盛看空中国银行股,股市大跌;祭出芯片原料禁运大招,商务部再放风,中美科技大战一触即发;王奉命要把中日韩关系重新来过,结果被网民群体嘲。

中共要国有银行替地方政府背债 银行股大跌!

最近两天,一个新闻刷屏了,而且严重出圈,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消息称中国国有大型银行,正向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提供超长期贷款。期限25年,远远超过现在的长期贷款10年,而且,消息人士还称,部分贷款在前四年暂免支付利息或者本金,利息将在之后累计。
消息还指出,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等,已经开始向符合要求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开始贷款了。
这个消息吓坏了很多人,因为,一方面,这意味着更多地方政府的城投债要爆雷了,已经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中共当局才出此下策;另一方面,很多城投债利息高达10%以上,让国有银行给它们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是在替地方政府背锅,把风险转嫁给银行。因此,银行还可能不得不减少相对低风险的个人贷款或企业贷款,打击经济复甦。
为此,财经分析人士@老蛮频道说了一句看起来危言耸听的话:“我这句话放在这里:如果真的这么搞,经济撑不到今年底。”
当然,周三(7月5日)就有重磅消息出来,世界顶级投行高盛,发布了一份100多页的中国银行业股票评级报告,其中,对工商银行、农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全部降级,建议卖出(sell);对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态度中性,建议持有;态度积极的只剩建行、储蓄银行、宁波银行和平安银行。五大国有银行工农中建交,居然有3个被建议卖出!
高盛的报告,引发了香港银行股大跌,为七周以来最大跌幅。同时,由于担心中美竞争将蔓延到云计算业务,科技股也下跌。到周三收盘时,恒生指数下跌1.6%,科技指数下跌1.7%,上证综合指数下跌0.7%。
到了周三晚间,大陆财经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发布了辟谣文章,称该传言不实,还说实际上,银行在办理贷款业务时,要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主体的偿债能力、风险水平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后才会审批放贷。
也有财经专业人士,前一天就说这不可能是真的,因为:第一、财政部长刘昆之前说过了,中央不救地方债,谁家的孩子谁抱走;第二、国有银行的大股东是中共财政部,要国有银行兜底城投债,不仅财政部不干,小股东(即市场)也不干啊。
但是,我认为消息是真的,因为很明显,之前的消息也有根有据,而且巨额地方债务是一头巨大的“灰犀牛”,牵扯到中共政权的生死存亡,银行和财政部的部门利益再大,也大不过中共领导人的想法。
而且,7月4日和3日,《中国证券报》还发布了两个重大消息:中国银行承诺未来5年内向河南省提供1万亿元意向性资金支持,投向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银行承销银行间首单市政道路停车位收费收益权ABN。这表明国有银行帮助化解城投债,并非空穴来风!
所以,我认为真相很简单了,财政部改变初衷,同意国有银行给地方融资平台放贷,命令一定来自中共最高层,即习近平,但是他们担心效果,所以要放风试探。后来虽然辟谣,但事情还要继续做,因为避免不断爆雷的地方债务爆炸,是中共当前迫在眉睫的一项重中之重的任务。
这个事件的背后,也和中共央行最新换上潘功胜有关。之前,很多人认为,潘功胜有国际背景,有丰富的银行业实操经验,所以对经济复甦有利。但是,我在周三那期《新闻大家谈》讲过了,习近平选择潘功胜,并不是官方所说的希望让他来推动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而是让他来做补锅匠的。主要想解决三大问题,一、提振经济,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三、稳住人民币汇率。
但是,能不能做到呢?根本做不到。因为,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最大的空头是谁呢?根本不是和中国建立人民币互换的俄罗斯、阿根廷、沙特等国家,而是习近平。捶爆民企、吓跑外企、养肥无用的国企,都是他干的,而清零和对企业的连续打击,则损失了就业和消费能力,如此一来,中国经济和人民币怎么可能稳住?!不用别人做空,自己就坍塌了。他才是做空中国经济的最大空头。
大家知道,中国历史上最着名的、最大的补锅匠是谁?李中堂李鸿章,辛辛苦苦,背负了各种骂名,但是无力回天,大清还是亡了。

中国芯片报复工具很多?一组数据让你无语

习近平最近还做了一件大事儿,就是在继续布局和美国等国家打科技战。其中的一个大举动,是7月3日,中共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表示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该规定自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共官方看起来底气十足,称中国占镓供应的94%和锗的83%。目前这两种稀有金属均被美国列为35种关键矿产目录,也被欧盟列入61种关键原材料目录。似乎,中国的这两种金属,扼住了世界半导体的咽喉。
环球网还得意洋洋地宣称,2022年中国镓产品的最大进口国是日本、德国和荷兰;锗产品的主要进口国是日本、法国、德国和美国。在中国实行出口管制后,外方要寻找替代方案并不容易。
然而,我发现真相可能让你很无语。
因为,消息一出,国际资本市场立即就做出了反应。日本瑞萨电子、美国英特尔、德国英飞凌、荷兰NXP的股价全部都不跌反涨。
真相是,世界上90%以上的原生镓都是从生产氧化铝的种分母液中提取获得,虽然中国企业在前15电解铝企业中占了7家,产量占全球48%,但是中国的铝土矿权高度依赖进口。世界5大铝土矿国家包括几内亚(74亿吨)、越南(58亿吨)、澳大利亚(53亿吨)、巴西(27亿吨)、牙买加(20亿吨)。
而中国生产的镓还存在两个问题,1. 90%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镓消费需求,出口产量仅占全球镓产量的8%;2. 中国虽是生产大国,但是大部分都是粗镓产量;3. 由于缺乏相关技术,中国对高端产品,高度依赖于进口,而这些产品基本被美、日、欧国家垄断。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2年1-11月,中国累计出口镓产品89.35吨,金额373.4万美元,进口10.85吨,金额438.3万美元。也就是说,进口数量只有出口数量的12%,但是进口金额确是出口金额的1.2倍。
这样的情况,怎么能够真正卡了别人的脖子呢?
7月5日,中共大外宣的核心媒体《中国日报》还独家报导,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称,这次中国实施管制芯片重要原材料只是开始,中国反制的工具还有很多。
然而专业人士分析,中国针对战略矿产资源的管制政策早也不是第一次。以罕见的战略资源锑(Sb)为例,2009年,中国开始总量控制。
2016年,要求政府机构统一收购。管制的结果是:2017年,全球前5大国家产量是,中国97,683吨,俄罗斯1.4万吨,塔吉克斯坦1.4万吨,澳大利亚3115万吨,缅甸3060吨;到了2021年,变成了中国6万吨,俄罗斯3万吨,塔吉克斯坦3万吨,澳大利亚4000吨,缅甸4000吨。也就是说,实施管制之后,中共不仅没有在全球市场形成卡脖子效应,反而市场份额还被俄罗斯、塔吉克斯坦蚕食了近4成(38.6%)。
同样尴尬的剧情,还发生在另外2种“四大战略资源”稀土和钨身上。
网友辛辣地说,就像之前粉红们传播的“缺少了东方大国的稀土,美国连F35都造不出来”一样,现在这种禁运打击美国的说法,是更加尴尬的笑话。他讲了一个故事,昨天在楼下,保安在小区门口听到两位00后女生在聊天,其中一个颇有经验地说:其实,你根本用不着去骗一个对你狂热痴迷的男人,因为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会自己骗自己的。

王毅讽刺日韩 网民群嘲王公公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习主席下大棋。比如,中共选在美国商务部长耶伦访华前,做这种禁运,看起来是要给美方一个下马威,好增加谈判的砝码。
7月5日,新华社还发布了一篇特稿《从对华“脱钩”到“去风险”——起底美“政治骗子”》,对美国大加嘲讽和抨击。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样恐怕只能适得其反。彭博社就认为,中共可能因此遭到反噬。因为,这样也将促使其它进口国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还会因此推升价格,以致在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其它国家的扩产更具经济效益。
7月3日,习近平还有一个令人吃惊的举动。我们来看看,代表他会见当天中日韩国际合作论坛的中共外事办主任、政治局委员王毅的一番讲话。他说,美国和欧洲人都分不清中国人、韩国人和日本人。“不管你把头发染得再黄、鼻子修得再尖,你也变不了欧美人,变不成西方人,要知道自己的根在什么地方。”这是嘲讽韩国人和日本人和美国人靠近,也始终变不成欧美人。
这番讲话在网上被很多网友群体嘲笑,网友蔡慎坤说:“一群黄皮肤组成的政党,为什么要把一个大胡子白人视为祖宗,一直到现在还宣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还打着马克思的旗号对黄皮肤进行强制性洗脑,究竟是谁在卖祖求荣?”
王毅还说,要“发出中日韩合作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清晰信号”。我认为,这种从谴责日本韩国到从头再开始的翻大烙饼的做法,只有出自习近平的手笔。王毅还试图离间日韩和美国的关系,称个别域外大国为谋私利干扰中日韩合作。
那么,能不能达到目的呢?我认为中共外交部已经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7月5日,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再次抨击日本的福岛废水排放计划,还说日本不要企图将机构报告当作启动排海的“挡箭牌”。而前一天,国际原子能机构给日本开了绿灯,允许日本向太平洋排放稀释后的废水。
我们都知道,中共自己的核电站排放的放射性元素的浓度是日本的很多倍,为什么要阻止日本把废水排放在它自己家门口呢?是为了关心日本人民还是关心中国人民,还是只是为了政治炒作呢?其实,答案不言自明。
这样的做法,又怎么能够赢得真正的朋友,获得世界尊重呢?
好了,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请大家订阅《秦鹏观察》。让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一起观察世界重大事件。谢谢,我们下次节目见。
《秦鹏观察》制作组
(责任编辑:李红)

推薦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