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09年4月2日訊】(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日電)心臟病童小雅在2年前,由醫師在她的血管插入自動電擊去顫的心臟節律器,不必開胸就可幫她改善心衰竭,她成為台灣年紀最小的經靜脈置入雙心室同步節律器的病患。
台灣馬偕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洪崇烈今天指出,小雅在1歲時感冒看病,醫師聽到她有心雜音而轉診到馬偕,當時她又瘦又小,診斷為先天性擴張型心肌病變,隨著年齡增長,到了9歲時,她的心臟肥大無力,到了藥物不足以收效的程度,再拖下去只有換心一途。
馬偕醫院小兒心臟科和心臟內科會診,決定採用不開胸的方法救小雅,方法是從她的左側鎖骨穿刺,順著靜脈血管回流血液方向,將3條導線插入她的心臟腔室,導線連接的雙心室心臟節律器大約10元銅板的2到3倍大,就埋在她的左胸皮下。
這項手術常用於成年病患,運用於兒科病人的挑戰是血管細小,考驗醫師的巧手,據洪崇烈表示,小雅當時的靜脈直徑約為0.2到0.3公分,若她再瘦小一些,就要改成開胸,手術中到術後加護病房觀察,最怕靜脈血管破裂,術後還可能會血管阻塞。成年病患這些不良作用的發生率約3%到4%,兒科病患資料不足。
洪崇烈說,由於小雅曾經心律不整發作,所以這枚節律器還附帶自動電擊去顫的功效,然而節律器在她的體內發揮矯正心臟電生理的功能,小雅的心臟功能逐漸回復,心律不整不曾再發。
手術前的小雅140公分高、26公斤重,走路會喘,現在已成長為11歲身高超過160公分,體重50公斤出頭,可以小跑步的小少女。她體內那3根導線的長度還可以應付她抽長的身體,醫師評估她過了青春期發育完成,不用開刀更換導線。
台灣馬偕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洪崇烈今天指出,小雅在1歲時感冒看病,醫師聽到她有心雜音而轉診到馬偕,當時她又瘦又小,診斷為先天性擴張型心肌病變,隨著年齡增長,到了9歲時,她的心臟肥大無力,到了藥物不足以收效的程度,再拖下去只有換心一途。
馬偕醫院小兒心臟科和心臟內科會診,決定採用不開胸的方法救小雅,方法是從她的左側鎖骨穿刺,順著靜脈血管回流血液方向,將3條導線插入她的心臟腔室,導線連接的雙心室心臟節律器大約10元銅板的2到3倍大,就埋在她的左胸皮下。
這項手術常用於成年病患,運用於兒科病人的挑戰是血管細小,考驗醫師的巧手,據洪崇烈表示,小雅當時的靜脈直徑約為0.2到0.3公分,若她再瘦小一些,就要改成開胸,手術中到術後加護病房觀察,最怕靜脈血管破裂,術後還可能會血管阻塞。成年病患這些不良作用的發生率約3%到4%,兒科病患資料不足。
洪崇烈說,由於小雅曾經心律不整發作,所以這枚節律器還附帶自動電擊去顫的功效,然而節律器在她的體內發揮矯正心臟電生理的功能,小雅的心臟功能逐漸回復,心律不整不曾再發。
手術前的小雅140公分高、26公斤重,走路會喘,現在已成長為11歲身高超過160公分,體重50公斤出頭,可以小跑步的小少女。她體內那3根導線的長度還可以應付她抽長的身體,醫師評估她過了青春期發育完成,不用開刀更換導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