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林:豪宅稅的省思

2010年02月05日評論
【新唐人2010年2月5日訊】日前台灣財政部才召集25縣市稅捐處研議「豪宅稅」,北市府就立即宣布將徵豪宅稅,而北縣府也研擬跟進。一時之間全台譁然、議論盈庭。

細看討論重點,都在「豪宅如何界定」,以及如何課徵和能否因此平抑房價上漲等話題。對於「應不應課徵」這個基本課題壓根兒提都不提,因為應該課徵「已是社會共識」,為的是彰顯公平正義。

的確,由電子媒體大力放送富豪們的豪門婚禮,光是新娘婚紗就上百萬元,而富豪們擁有十來戶豪宅、名貴汽車和各種名牌產品等等,一擲千金面不改色的闊綽行徑都令人嘆為觀止。另一方面,即便是一位中產階級者,一生不吃不喝都無法購買一間像樣住宅,而社會底層三餐不繼、艱苦度日,如為照顧生病的妻子,丈夫每月只賺1萬元的貧窮家庭、一家4口擠在5坪左右的小套房,沒有客廳、玄關、餐廳,最大娛樂就是逛住家附近量販店的類似報導,更是時時可見。

兩相對照,怎不令人血脈賁張,而憤憤不平、「劫富濟貧」的念頭和俠義心腸也油然而生,由政府以政策扮演此角色也很自然受到期待,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以各種名目向富豪們課重稅,以進行有效的所得重分配。不過,我們還是必須冷靜下來,疏理思緒仔細探究,將感性化為理性,或許會有不同的看法。

如果這些富豪們利用黑道暴虐手段致富,或者靠特權、官商勾結等等所謂的「尋租」、「鑽營」(rent-seeking)方式獲得暴利,將這些「不當得利」奪過來分給那些受害者還說得過去。若這些富豪是白手起家,以自身能力並夜以繼日拼命努力抓住商機而致富,為何要強制他們或以類似搶奪的課稅方式硬生生地搶走呢?

進一步言,即便是政府以補貼或賦與特權或諸種免稅方式造就富豪,最好的方式並非再以豪宅稅這種奢侈稅方式來重分配(其實對有辦法的特權們來說會有逃稅、節稅方式免除,倒霉的還是守規矩者)。應該檢討那些最根本的補貼、免稅、特權保護政策並去除之,維持一個公平、公正、安全的競爭環境,讓政府回歸裁判角色,做該做的事,且將對的事做好。

說到底,「租稅當工具」的思維和作法有必要徹底檢討,否則「反商情結」、相互歧視,甚至於共產主義標榜的「造反有理」之各種鬥爭行徑難免不幸出現。

最後必須提醒的是,利用「重稅收」這種強制手段,是無法改變人心的,卻可能淪為「不講暴力革命的共產主義」,反而落入荼毒人民、並非造福人民的悽慘結局!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 轉自《大紀元》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