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專家談五都選舉

2010年03月06日台灣
【新唐人2010年3月6日訊】臺灣將在今年年底舉行五都選舉。現在有關這場選舉的動態已經是臺灣最引人矚目的政治焦點。

所謂五都、是指原來的臺北市、臺北縣改稱的新北市、台中市與台中縣合併為大台中市、台南市與台南縣合併為大台南市、高雄市與高雄縣合併成為大高雄市。今年年底的選舉就是這五個直轄市的市長選舉。

五都的由來

目前臺灣包括外島在內有23個縣市和兩個直轄市。行政院南部聯合中心副執行長林清強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解釋說,馬英九競選總統時,主張將臺灣的行政區域精簡整並,於是提出三都15縣的概念,三都就是臺北、台中,和高雄縣與高雄市。如此規劃原本有理,但是在升格合併過程中出現了抗爭等變數,於是台南縣市合併升格,臺北縣也升格,因此就出現了五大直轄市,也就是所謂的五都。

學者:五都是政治妥協結果

國立政治大學教授金榮勇認為,五都選舉是臺灣政治妥協的結果,以臺北縣為例,為了怕民調和支持度不理想的現任縣長周錫瑋未在去年選舉中落敗而影響到國民黨未來的選情,於是讓臺北縣升格為院轄市。金榮勇說:“所以藉著延遲一年的計畫,一方面讓它升格為院轄市,另一方面讓它有多一年的時間,來把現任縣長要求他不要續任,然後由形象比較好的,能夠贏得機會比較大的候選人朱立倫(立法院)副院長來擔任。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真的覺得臺灣的政治太多的權謀,太多的算計,太多的妥協。”

沒必要設立五都
臺灣大學榮譽教授張麟徵指出,臺灣沒有必要設立五大直轄市,因為五大都市出現後不僅會稀釋中央權力,還會因為地方權力擴大而可能產生葉利欽效應。她認為,原本出於地制改革的構想,結果馬英九為了選舉利益,而沒有做到完善的規劃。

對此,國立政治大學教授金榮勇認為:“三大都北中南各一都是合理的,再加上台南,從我個人角度來講,我覺得未必有那種必要。既然現在決策已做的話,其實從政治的角度來講,並沒有真正的對錯,只是合不合適的問題。當老百姓,當多數的人可能可以接受這項選擇的時候,這就是公共政策的決定。 ”

五都選舉與2010總統大選息息相關

五都人口占全台人口的60%以上。五都選舉結果關係臺灣政治板塊的變化,因此目前執政的國民黨和在野的民進黨都以“衝三都”為目標,也就是至少要贏得五都中的三都,才能有把握贏得2012年的總統選舉。

五都會使得地方發展更不均衡

五都選舉要在今年年底舉行。屆時臺灣就會出現五個大規模的直轄市,相較之下,其餘縣市就更小了。臺灣大學榮譽教授張麟徵認為,這將造成五都以外的城市邊緣化。她說:“五都成立之後人口往都市集中,政府施政的資源也往這些都會去集中,其他縣市能分到的資源就更少。所以在地方發展上是更為不利的。變成假設五都跟其他縣市來比的話是有錢的更有錢,沒錢的越來越沒錢,所以地方不均衡的情況顯然會比現在更惡化。”

臺北市郝龍斌對蘇貞昌

目前,國民黨和民進黨已經進入五都選舉的候選人提名作業。兩黨也為了抬出最有可能打贏選戰的候選人而絞盡腦汁。現在兩黨的臺北市候選人已經底定,是由曾經擔任行政院長的民進黨蘇貞昌,挑戰現任市長國民黨的郝龍斌。

──摘自《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