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昌:中國高鐵 歇一歇又如何

2011年08月04日評論
【新唐人2011年8月4日訊】7月23日發生在溫州附近的高鐵事故,死亡人數不詳(一會兒說34,一會兒是35,也有國外媒體說是43),另外191人受傷。這一事件終結了中國高鐵安全運行的神話。

其實這次事故並非沒有先兆,此前已經有三次高鐵趴窩的情況發生。7月10日,京滬高鐵由北京發往上海方向的G151次發生故障停車,導致後續10趟列車出現不同程度的晚點。鐵路當局在第一時間報道:「是由於山東省境內雷雨大風」。7月12日,G103再次停車。我的朋友、荷蘭華人李劍芒先生正好坐在這趟列車之中,親眼看到外面陽光普照,於是鐵道部不好意思再歸咎於雷電的原因了,所以乾脆說情況複雜,需要進一步研究分析。7月13日,G114也停下來了,只好在鎮江南站啟動備用車替換故障車,到北京南晚點約2小時40分鐘。

頻繁發生的停車故障讓旅客對高鐵的安全性、可靠性產生擔憂。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通過人民網首度公開回應,稱"京滬高鐵三次停車故障原因各不相同,但並不影響運營安全,鐵路部門將想方設法預防和消除早期故障,力爭縮短磨合期,儘快進入運營穩定期"。某些媒體擔心王勇平說話不太到位,進而補充:"業內人士分析,這三起停車事故反映出高鐵設計在某些細節方面考慮不夠周全,但並非危及行車安全的重大缺陷"(北京日報,2011年7月15日)。

幾乎是話音未落,7月23日就發生了高鐵慘劇,可以用慘不忍睹一詞來形容。這一次,第一輛車也是「失去動力停車」,導致後車與之追尾。老實講,高鐵在中國屬新生事物,有問題在所難免。但是,作為政府主管部門的鐵道部不應該把話說得太滿,媒體在不了解真實問題的情況下,更不應該亂附和、瞎幫腔,而應該負起監督和批評的職責。其次,中國有句俗話叫「事不再三」。都已經提醒三次,你再自鳴得意或視而不見就只能讓悲劇發生了。如果鐵道部在三次事故發生後有足夠的重視來排除隱患,當不至於出現如此大的一場災難。

儘管高鐵事故頻頻發生,但鐵道部門並不想讓高鐵主動停下或慢下來。我的德國朋友猜想,高鐵一旦主動停下,高鐵主管部門的面子不太好看,以前牛氣十足的話就算自打嘴巴了。其次,高鐵不停地繁忙運行,也能豐富某些官員的錢袋子。據說,中國鐵道部門熱衷於大規模高鐵建設,也可能和某些人的荷包有關。我不完全認同德國朋友的觀點,至少還是相信部分官員是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人民幣服務的。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鐵道部門不想讓高鐵停下來檢查、休整呢?我懷著最大的好意來猜測,可能是某些官員太自我迷信、自信心太過於膨脹了。通過年長累月的宣傳和被吹捧,連他們都深信自己是中國的先進分子,認為自己代表最先進的生產力,是最優秀的一群人。古往今來,少數優秀的精英註定統治多少不優秀的民眾,因此,多數人的生命在少數人看來並不太值錢,可以成為試驗用的小白鼠。這就能夠解釋,中國高鐵為何在試運行期間就大規模載人了。想當年,德國的ICE 在試運行期間就空載了半年以上,其關鍵原因是,德國人認為,每個生命都是無價的,而且也不以官階來劃分人的尊卑。如果要試運行,那就請專家、官員先乘坐而不是普通老百姓。

高鐵一旦主動停下來,除了面子不好看,裡子也不太樂觀。從中國目前已運營的京津、武廣、鄭西、滬寧、滬杭5條高鐵線來看,沒有看到鐵路部門披露其運營情況的權威數據,但高鐵上座率低、虧損嚴重已不是什麼祕密。如果停下來檢修,恐怕運營業績更要大打折扣。因此,對鐵道決策者來說,帶病運行難,停下來檢修也難。因此,對他們來說最好的出路是繼續運營,希望上天保佑不出大紕漏。可惜,老天不太幫忙。

這次事故發生後,有關部門的表現也反映了其急躁心理。一般而言,一次大災難的發生,人命是第一位的,沒有兩三天的救援行動根本不可能通車。可是,這次高鐵事故發生後,第一天救人,第二天著手恢復通車。有記者質問鐵道部官員:為什麼鐵道部門凌晨四點就判斷車體內無生命體征,而下午五點還又拖出一活八死?為什麼恢復通車比救人重要?最讓人感到蹊蹺的是,他們竟然火急火燎地把受損車體快速拆解、掩埋,這是一個多麼不符合常理的舉動。想當年法國航空公司空難,法國花費巨資打撈碎片,一點點地複原;1998年德國ICE出事故,德國聯邦鐵路也是把全部散落的碎片搜集齊全,然後加以研究。如果你有正常的思維,你將無法理解有關中國部門的這一做法。

答案不言自明:對那些少數精英而言,個人的生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儘快賺錢,快速、高效已經成了主旋律。在當下,賺錢已經成了祕而不宣的重要價值觀,一切以金錢作為衡量尺度。相比之下,那些天天鼓吹自由、民主、博愛、人權的傢伙,他們所謂的普世價值在意氣風發的中國精英面前顯得多麼無力和蒼白。

所以,你看鐵道部發言人在發布會竟面呈燦爛微笑對記者說:「別著急,一個一個問。」按理說死了那麼多人,你就算是裝也要裝出一點沉痛表情吧?那麼多無辜慘死的亡靈,就那麼在你心裡盪不起一絲波瀾?

是的,沒有關係。高鐵馬上就通車,一切將歸於平靜,還是賺錢第一。


文章來源:《博聯社》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