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1年9月25日訊】近日,新華社記者和加拿大國會議員的「曖昧」電子郵件曝光引發「間諜說」,前澳洲悉尼使館負責政治事務的領事陳用林揭祕:中共駐外記者都具有多重身份。陳用林稱,許多中共媒體的駐外記者,是雙重任務,一個是政治任務,一個是收集軍事、尖端科技的情報。在收集情報過程中是不擇手段和不講道德底線的。
9月8日,逾240位媒體、學術和政治圈人士收到了大量電子郵件,郵件內容是國會議員鮑勃•德克特(Bob Dechert)寫給中共新華社駐多倫多記者施蓉的,信中包括「你很漂亮」、「我很想念你」等調情內容。現在施蓉據稱已經回中國「渡假」。
陳用林:施蓉的話並不可信
陳用林稱,施蓉的話前後矛盾,並不可信,她開始否認這些郵件的真實性,後來國會議員兼司法部長祕書鮑勃•德克特(Bob Dechert)承認這些郵件,她才承認是自己的丈夫把郵件散發出去的,聽起來是一個家庭矛盾,以此來減少事件的政治影響。
施蓉目前回國,陳用林說:「她為政府工作,本身是沒有選擇的。所以說,是不是她丈夫侵入她的郵箱這種話都是要打問號的。因為她之前已經撒謊。」
「這些間諜為中共做事,就成了它的奴才,一旦事發,為了消除國際影響,為了維護『黨』的臉面,衹有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家庭關係,這樣的事他們是做得出來的。因為『臉皮』對中共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中共駐外記者的雙重任務 新華社是外圍情報機構
陳用林說,中共駐外媒體新華社、光明日報甚至中央電視臺等都是安插祕密情報人員的地方。新華社本身就是情報組織的外圍機構。
他說:「一些駐外記者的身份雖然是掩護,但是本身他也有政治任務,例如通過宣傳、對外面的選擇性報導來影響外界的。他們不感興趣的報導,他們不要,報導內容主要是醜化西方國家,為中共塗脂抹粉。」
「此外,他們承擔的特務間諜的那方面工作,本身新華社就是情報組織的一個外圍機構,是他們工作性質決定的,他們會用盡手段進行滲透、獲取情報。」
從組織結構上講,陳用林說:「可以作為一個情報系統網絡的一部份,新華社這些記者可能有雙重領導,也有可能是三重領導,主要是國內領導,如果是安全部派出去的,那就對安全部負責,如果是總參派出去的,那就對總參負責,他自己祕密任務。同時他在政治上、宣傳上要配合大使館的工作。」
「雖然新華社海外分社和使領館是獨立運作的,但是大使館需要新華社配合的時候,是要讓他配合的。比如說大使館需要對一個事情進行調查,或需要哪方面資料,新華社記者會配合去查的。大使館搞活動,新華社記者也會配合推動工作。」
間諜身份隱蔽 長期收集重要情報
陳用林稱,中共的海外間諜身份通常是祕密的,除以記者(身份)之外,安全部或總參甚至將情報人員安插到使領館,名義上是從某個省的外事辦公室來的,在這些國家有祕密任務,獨立運作。
他說:「如果是安全部,或者是總參派出去的情報人員,那麼他都有自己經費,可以招聘,有自己的運作。本身外面的情報工作,都是單線聯係比較多一些。需要的時候,他們會互相配合。」
陳用林舉例說:「比如有一次,我們去開太平洋論壇會議,我們希望對話能對中共有利,就和國家安全部情報機構要求配合,他們就派了幾個光明日報的記者去搞到一些情報,其中台灣代表跟哪些政府進行了私下交流,簽署了哪些協議,我們馬上能拿到手。他們進行了技術上的竊聽、諜報手段拿到的。」
「再比如,假裝采訪哪國總統啊,因為通過媒體采訪,這個國家的總統會放鬆警惕,或以別的名義,也可能作為一名學者之類的。例如中國派到澳大利亞的光明日報的記者,本身就是這麼一個性質的工作,工作重點還是軍事情報工作,同時兼做新聞業務。新聞業務主要還是為中共的政治服務,所以肯定要跟使館、領館密切配合的。」
陳用林認為,西方記者不同,收集信息也是為了報導服務。他說:「中共駐南聯盟使館被炸中死去的兩人是光明日報的記者,他們就是去收集情報的,他們收集到了美國隱形飛機的碎片殘骸。他們當時去南聯盟戰場的目的不是去采訪,主要目的是去拿到隱形飛機的殘片。」
中共南聯盟使館被炸真相
不過中共一直掩蓋南斯拉夫中使館被炸的真實內幕:中共違背國際法,在中使館的地下室安置了針對北約的間諜儀器。
1999年3月,在聯合國授權下,北約對南斯拉夫進行了持續轟炸。南斯拉夫的重要部門先後被炸,當時就向俄國和中國提出暗中保護的要求。俄國拒絕了,但當時在任的江澤民一口答應了獨裁者米洛捨維奇的請求,允許讓南斯拉夫的情報部門的3個關鍵部門搬到中國大使館去繼續工作。
4月,各國外交使節紛紛撤出南斯拉夫,連南斯拉夫的傳統盟友俄國都撤出了,但中國一直沒有撤,而且繼續更賣力地幫助獨裁者。
5月9日,美國一枚多彈頭導彈擊中了大使館,其中有3枚彈頭擊穿樓層,一直到達地下室爆炸。導致3名工作人員死亡,而地下室有14個人死亡。事後中方只公佈了3個外交人員的死亡,對美國轟炸大使館的反應出奇得軟弱。因為美方出示了南斯拉夫情報部門在中國大使館工作的證據,而且南斯拉夫情報部門的通訊信號,就是在大使館操作時候的通訊信號也給美軍定位提供了方便。江因為這件事情被認為是頭號窩囊廢,不過中共造謠媒體還是藉機煽動了一輪愛國憤青的抗議高潮。
9月8日,逾240位媒體、學術和政治圈人士收到了大量電子郵件,郵件內容是國會議員鮑勃•德克特(Bob Dechert)寫給中共新華社駐多倫多記者施蓉的,信中包括「你很漂亮」、「我很想念你」等調情內容。現在施蓉據稱已經回中國「渡假」。
陳用林:施蓉的話並不可信
陳用林稱,施蓉的話前後矛盾,並不可信,她開始否認這些郵件的真實性,後來國會議員兼司法部長祕書鮑勃•德克特(Bob Dechert)承認這些郵件,她才承認是自己的丈夫把郵件散發出去的,聽起來是一個家庭矛盾,以此來減少事件的政治影響。
施蓉目前回國,陳用林說:「她為政府工作,本身是沒有選擇的。所以說,是不是她丈夫侵入她的郵箱這種話都是要打問號的。因為她之前已經撒謊。」
「這些間諜為中共做事,就成了它的奴才,一旦事發,為了消除國際影響,為了維護『黨』的臉面,衹有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家庭關係,這樣的事他們是做得出來的。因為『臉皮』對中共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中共駐外記者的雙重任務 新華社是外圍情報機構
陳用林說,中共駐外媒體新華社、光明日報甚至中央電視臺等都是安插祕密情報人員的地方。新華社本身就是情報組織的外圍機構。
他說:「一些駐外記者的身份雖然是掩護,但是本身他也有政治任務,例如通過宣傳、對外面的選擇性報導來影響外界的。他們不感興趣的報導,他們不要,報導內容主要是醜化西方國家,為中共塗脂抹粉。」
「此外,他們承擔的特務間諜的那方面工作,本身新華社就是情報組織的一個外圍機構,是他們工作性質決定的,他們會用盡手段進行滲透、獲取情報。」
從組織結構上講,陳用林說:「可以作為一個情報系統網絡的一部份,新華社這些記者可能有雙重領導,也有可能是三重領導,主要是國內領導,如果是安全部派出去的,那就對安全部負責,如果是總參派出去的,那就對總參負責,他自己祕密任務。同時他在政治上、宣傳上要配合大使館的工作。」
「雖然新華社海外分社和使領館是獨立運作的,但是大使館需要新華社配合的時候,是要讓他配合的。比如說大使館需要對一個事情進行調查,或需要哪方面資料,新華社記者會配合去查的。大使館搞活動,新華社記者也會配合推動工作。」
間諜身份隱蔽 長期收集重要情報
陳用林稱,中共的海外間諜身份通常是祕密的,除以記者(身份)之外,安全部或總參甚至將情報人員安插到使領館,名義上是從某個省的外事辦公室來的,在這些國家有祕密任務,獨立運作。
他說:「如果是安全部,或者是總參派出去的情報人員,那麼他都有自己經費,可以招聘,有自己的運作。本身外面的情報工作,都是單線聯係比較多一些。需要的時候,他們會互相配合。」
陳用林舉例說:「比如有一次,我們去開太平洋論壇會議,我們希望對話能對中共有利,就和國家安全部情報機構要求配合,他們就派了幾個光明日報的記者去搞到一些情報,其中台灣代表跟哪些政府進行了私下交流,簽署了哪些協議,我們馬上能拿到手。他們進行了技術上的竊聽、諜報手段拿到的。」
「再比如,假裝采訪哪國總統啊,因為通過媒體采訪,這個國家的總統會放鬆警惕,或以別的名義,也可能作為一名學者之類的。例如中國派到澳大利亞的光明日報的記者,本身就是這麼一個性質的工作,工作重點還是軍事情報工作,同時兼做新聞業務。新聞業務主要還是為中共的政治服務,所以肯定要跟使館、領館密切配合的。」
陳用林認為,西方記者不同,收集信息也是為了報導服務。他說:「中共駐南聯盟使館被炸中死去的兩人是光明日報的記者,他們就是去收集情報的,他們收集到了美國隱形飛機的碎片殘骸。他們當時去南聯盟戰場的目的不是去采訪,主要目的是去拿到隱形飛機的殘片。」
中共南聯盟使館被炸真相
不過中共一直掩蓋南斯拉夫中使館被炸的真實內幕:中共違背國際法,在中使館的地下室安置了針對北約的間諜儀器。
1999年3月,在聯合國授權下,北約對南斯拉夫進行了持續轟炸。南斯拉夫的重要部門先後被炸,當時就向俄國和中國提出暗中保護的要求。俄國拒絕了,但當時在任的江澤民一口答應了獨裁者米洛捨維奇的請求,允許讓南斯拉夫的情報部門的3個關鍵部門搬到中國大使館去繼續工作。
4月,各國外交使節紛紛撤出南斯拉夫,連南斯拉夫的傳統盟友俄國都撤出了,但中國一直沒有撤,而且繼續更賣力地幫助獨裁者。
5月9日,美國一枚多彈頭導彈擊中了大使館,其中有3枚彈頭擊穿樓層,一直到達地下室爆炸。導致3名工作人員死亡,而地下室有14個人死亡。事後中方只公佈了3個外交人員的死亡,對美國轟炸大使館的反應出奇得軟弱。因為美方出示了南斯拉夫情報部門在中國大使館工作的證據,而且南斯拉夫情報部門的通訊信號,就是在大使館操作時候的通訊信號也給美軍定位提供了方便。江因為這件事情被認為是頭號窩囊廢,不過中共造謠媒體還是藉機煽動了一輪愛國憤青的抗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