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悔之:12萬億財政收入?多乎哉 不多也!

2011年12月28日評論
【新唐人2011年12月28日訊】近幾年,中國財政收入是一路高歌猛進:9萬億,10萬億,11萬億……估計今年要突破12萬億。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引用三十五年前人民日報的一句話就叫:「形勢一片大好,不是小好,而是越來越好!」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不是好事,更不是「形勢一片大好」。剛才,有一位網友便轉來一條北科大教授趙曉先生的微博:

「苛政猛於虎,於今為盛。2011年,中國全年財政估計收入12萬億,相當於每個中國人交稅約9000元,或者相當於4.5億中國人全年的收入。你每天不出門,25元錢的稅先交上。世界上還有比這更恐怖的事情嗎?乾隆中期的1766年,朝廷稅收為4937萬兩銀子,只相當於205萬普通北京人的收入。」

看來,趙曉教授的思想是難於「與時俱進」,更難「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了:怎能拿兩百多年前乾隆爺時代與當今偉大特色社會主義時代類比呢?還有,當今中國,是享譽世界的「負責任大國」。偉大領袖早就教導說:「中國應當對人類有較大貢獻」嘛!既然「中國應當對人類有較大貢獻」,老百姓當然就得多交一些錢——黨和政府雖然英明偉大,卻不產錢。何況,人均每天交25元錢,也只是「公僕」同志半包煙錢。一天貢獻半包煙錢就「苛政」了?比虎哥還「猛」了?思想覺悟也忒低了些嘛!

其實,縱然不談「中國應當對人類有較大貢獻」,「多收了三五斗」,也是62年來的「慣例」——只是過去沒有房地產這一「建國偉業」,老百姓的錢不吃不喝交上去也難湊萬億。更甭說9萬億,10萬億,11萬億,12萬億了。也即是說:當今天文數字的財政收入,並非稅賦比例比以往高了,而是基數大了!光房地產這個「大龍頭」一張牙舞爪的,就足以使國庫(官庫?)銀子堆積如山——當然,也將百姓家中的銀子盡數轉到這裡來了。

談到房地產,讓我想起了一位在西南某市國稅局作副局長的老朋友的一句話,他這樣告訴我:這兩年我們市的財政收入,來自房地產的就佔了60%以上。

一個市的財政收入,僅「來自房地產的就佔了60%以上」,當然並不一定代表這個國家的現狀都如此。但相信不會相差太遠。這些年,有些「房奴」總是大罵王石、潘石屺和任志強這些房地產商「心太狠」,看來似乎是很不公平的——這就難怪任志強總是經常忿忿不平直叫「冤」了;這就難怪這些年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一枝獨秀」了;這就難怪這些年中國的「中產階級」幾乎從人間蒸發了……

不過,一個以「房地產立國」的特色國家,縱然GDP把美利堅遠遠甩在身後,也是且慢「自豪」的了。

有人或者會說:「你李悔之不是茅於軾,不是郎咸平,一個大外行不要對經濟說三道四……」這話聽來也是很有些道理的。不過,會「阿婆算」的老李,對10-6=?一類的算術題還是會一些的!還有我想:一個只會通過強大的政府行為將百姓家銀子「共產」到國庫的政府,是很難說是一個好政府的;一個只對暴利行業感興趣,對民族工業、民營企業的生存、發展、壯大漠不關心的大國,更難說是「負責任」大國的!

談起「對民族工業、民營企業的生存、發展、壯大漠不關心的大國」,我又想起了重慶一位小企業主對我說過的一番話:現在私營企業生存太艱難了,如果都嚴格按國家稅收政策納稅,中國民營企業和工商戶,沒有幾家不破產!所以,逢年過節,業主們都要向工商稅務部門「打點」,否則就「按原則辦事」——果真如此,包你破產!

當今工商稅務部門的同志哥們,用咱們客家人的一句諺語就叫:「石壁打樁——兩頭賺」啊!

有點跑題了,還是言歸正傳吧:12萬億財政收入?多乎哉,不多也!何出此言?如果政府通過高稅賦手段進行二次分配,使絕大多數國民從中得利,仍不失為一宗好事。早在2005年,美國《福布斯》雜誌就發佈報告稱:在全球52個國家和地區中,中國是稅負第二重的國家,僅次於法國。然而。人家法國和許多西方一些國家一樣,高稅負伴著高福利,公民從搖籃到墳墓都被政府關照到了!然而中國呢?甭說「從搖籃到墳墓都被政府關照到了」,不知多少痛感「生不起,養不起,學不起,吃不起,租不起,住不起,病不起,死不起」的國民,還不知何為「國民福利」呢!

高稅負,並不一定是壞事。關鍵在於錢用到哪裡去了,關鍵是錢用得是否有透明度!——錢究竟用於全民的醫療、教育、生活環境和質量的改善中了?還是用於「三公消費」,以及極少數群體無所不包的福利中去了?還是用於比國防開支還高的維穩經費中去了?——這才是最重要的!而讓人揪心的問題恰恰在此!下面且引用孫立平教授的一段話:

「中國科學院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政府投入的醫療費用中,80%是為了850萬以黨政幹部為主的群體服務的。另據監察部、人事部的數據,有40萬名幹部長期佔據了幹部病房、幹部招待所、度假村,一年開支約為500億元。據2005年『兩會』透露的數據,在我國衛生總費用中,居民自費佔60%,集體負擔佔25%,居民投入佔15%。44.8%的城鎮人口沒有醫療保障,79.1%的農村人口沒有醫療保障,48.9%的居民有病不(沒有能力)就醫。」

中央黨校吳忠民教授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我國社會保障、公共教育、公共衛生三項基本民生指標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約分別為3%、2.9%、2%。這說明除了柬埔寨、津巴布韋等比我國低之外,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高於我國。

世界上最高的稅負,在社會保障、公共教育、公共衛生方面的開支卻是最低的!這也太過於特色了了吧?

中國的「三公消費」一年究竟是多少千億?七千億?八千億?九千億?早已成了「國家機密」,而中國每年的「維穩」經費是多少?更是一個高度敏感話題。

所以,12萬億財政收入?多乎哉,不多也!關鍵在於由誰來決定用這些錢;關鍵是這些錢用在什麼地方;關鍵在於這些錢用得是否有透明度!

文章來源:《新浪》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