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祥平:伊利僱人當義工 慈善豈能被污染?

2012年01月20日評論
【新唐人2012年1月20日訊】據媒體報導:伊利僱人充當義工,130元一天。有社會學家直指此類過度商業化的行為是「污染公益」。

春運人流不多時招聘社會青年在車站做義工並大肆宣傳,而在真正的春運最高峰到來前,伊利奶粉義工們全撤退了。130元一天,伊利僱人充當義工搞「公益」。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蘭林友指出,這樣公益和慈善就有點兒變味兒了。真正的公益和慈善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愛心、社會擔當,且不求任何回報的,自願而來的。這種「將公益活動變成自己的廣告,使之成為一個噱頭或給自己戴高帽子」的情況使得公益或慈善被污染了。

公益慈善被污染,活動只是企業的廣告,伊利又讓眾人增添一絲笑料。2008年9月16日,國家質檢總局公佈了嬰幼兒配方奶粉三聚氰胺專項檢查結果,國家本次抽檢了伊利35批次嬰幼兒奶粉和兒童奶粉,其中有一批次2008年7月16日生產的(批號5133811)普通袋裝3+兒童奶粉三聚氰胺含量為12毫克/公斤。「毒奶粉事件」令人記憶猶新,儘管隨後伊利也採取了相關補救措施,但陰影卻在眾人心中久久揮之不去。

質量受質疑,搞公益又被質疑,那麼,伊利的誠信在哪?搞公益活動,出發點沒錯,但是花錢請人做義工,且大肆宣傳,原來只是為企業做廣告,這樣的公益活動到底含金量有多少呢?拋開作秀不說,其究竟做了多少公益還得讓人懷疑。春運人流不多時招聘社會青年在車站做義工並大肆宣傳,而在真正的春運最高峰到來前,伊利奶粉義工們全撤退了。明白人都能看出其公益活動的根本目的所在。將公益慈善當企業宣傳廣告,這樣的誠信度有多少?

公益慈善的路該如何有序前進,如何正確讓公益慈善造福於人,這是我們當今需要重視的問題,也是關係到公益慈善今後的聲譽與發展。以前我們看到戴著小紅帽,熱心幫助他人的可愛青年還覺得心存感激,如今,再看到小紅帽們,我們多了個心眼,得先看看帽子上印的是啥企業標誌,還得看看旁邊是不是有人拿照相機在等著撲捉感人的鏡頭。真正的公益和慈善是發自內心的一種愛心、社會擔當,且不求任何回報的,自願而來的。然而,如今的一些企業卻將公益慈善用作企業的宣傳了,盡搞些偽公益、偽慈善。這種商業化的公益慈善不要也罷,因為糟蹋公益慈善遠比其它讓人更感討厭。

企業的生存靠的是產品質量,而不是鋪天蓋地的廣告,也不是請這個專家那個明星來現身說法,如果真有錢,真想做好事,那麼靜悄悄的去幫助他人也能讓人口碑傳頌。如伊利,花錢請義工,本身就沒誠意,僱人來拍照,更沒有誠意,看到春運人多了,義工全撤跑了,這樣子是在做公益?記得有次曾見過一個公司又是掛氣球又是鋪地毯還請電視台與政府領導,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公司是搞個公益活動,說是捐助貧困生上學,再一打聽,一個活動費用竟然高達數萬元,當時我就搖頭了,這些錢要是省下了不就又可以捐助幾個貧困生了?不過話又說回來,人家有錢就想高調,就想讓世人稱讚而已,那麼,既然要高調,要出名,那就更應該用心去做,否則眾人怎麼知道你不是在演戲,不是在作秀呢?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