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人2012年1月31日訊】現在有一種看法,認為中國的經濟改革已經基本實現了,只是政治改革還有待努力。我覺得,這是高估了經濟改革的成就。實際上,連歷次黨代表大會和中央全會對於經濟改革的要求,有許多並沒有實現。
今後的經濟改革,首先要抑制「國進民退」的勢頭,繼續推進國有經濟的佈局調整,著力打破行政性壟斷,完成國有企業的產權社會化改造。對於負責提供公共產品和准公共產品的國有企業,則要制定特殊法人法來規範它們的行為,將它們置於嚴格的監督之下。同時,必須加快推進土地產權制度改革,賦予農民完整的土地財產權利,確保農民集體所有的承包地、宅基地等「沉睡的資產」變成可以流動的資本,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
摒棄政府對市場價格的行政干預,把市場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上,是經濟改革的一項重大任務。如果說早期狹小範圍內的熟人市場還可以靠人際關係來維繫,廣大範圍的現代市場只能建立在法治基礎之上。所以,建設法治國家,實現公正執法,刻不容緩,不能再繼續推遲了。
所有的改革,說到最後,都與國家政權有關。中國整體改革能否順利推進,關鍵在於政府自身。目前的問題是政府支配資源的權力太大,下一步改革必須要劃清楚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必須把直接控制經濟的全能型政府改造為提供公共服務型政府,並將政府機關的官員置於民眾的監督之下。
文章來源:《金融家》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今後的經濟改革,首先要抑制「國進民退」的勢頭,繼續推進國有經濟的佈局調整,著力打破行政性壟斷,完成國有企業的產權社會化改造。對於負責提供公共產品和准公共產品的國有企業,則要制定特殊法人法來規範它們的行為,將它們置於嚴格的監督之下。同時,必須加快推進土地產權制度改革,賦予農民完整的土地財產權利,確保農民集體所有的承包地、宅基地等「沉睡的資產」變成可以流動的資本,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
摒棄政府對市場價格的行政干預,把市場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上,是經濟改革的一項重大任務。如果說早期狹小範圍內的熟人市場還可以靠人際關係來維繫,廣大範圍的現代市場只能建立在法治基礎之上。所以,建設法治國家,實現公正執法,刻不容緩,不能再繼續推遲了。
所有的改革,說到最後,都與國家政權有關。中國整體改革能否順利推進,關鍵在於政府自身。目前的問題是政府支配資源的權力太大,下一步改革必須要劃清楚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必須把直接控制經濟的全能型政府改造為提供公共服務型政府,並將政府機關的官員置於民眾的監督之下。
文章來源:《金融家》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